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詩之謎:白居易的《臼口阻風十日》中的「臼口」究竟在哪裡?

古詩之謎:白居易的《臼口阻風十日》中的「臼口」究竟在哪裡?

洪濤白浪塞江津,處處邅回事事迍。

世上方為失途客,江頭又作阻風人。

魚蝦遇雨腥盈鼻,蚊蚋和煙癢滿身。

老大光陰能幾日,等閑臼口坐經旬。

——唐.白居易《臼口阻風十日》

愛好古詩詞的人每當讀到這首《臼口阻風十日》唐詩時,總是犯嘀咕:白大詩人寫的「臼口」現在究竟在哪裡呢?因為我們不管百度還是千度都難找到「臼口」的詮釋,哪怕一字半句。 其實,解開這個謎不難。我們先來簡單溯水求源白居易作這首詩的路線圖:公元815年秋,白居易被貶為江州(今九江)司馬。出長安,過武關,經陝縣,在襄陽下馬換舟沿漢水而下(時有詩《襄陽舟夜》)。經郢州(今鍾祥,有詩《登郢州白雪樓》)、臼口(有詩《臼口阻風十日》),來到了從未來到的夏口,受到了地方官員的接待……

溯水求源白居易作《臼口阻風十日》的路線圖

從以上圖示,我們不難發現《臼口阻風十日》的「臼口」就是如今的湖北省鍾祥市所轄的鄉鎮——舊口鎮,一座位於漢水江畔有著悠久文化歷史的小古鎮。現在沒人知道「臼口」,據說這一切只因舊口歷史悠久,是後來一些人錯把「臼」字念「舊」字導致的, 但地方權威史料記載:舊口古稱成「臼」,南朝劉宋秦始六年(470年),成舊劃歸萇壽縣(今鍾祥),元代改成為舊口,明代設舊口驛,清代稱舊口鎮。新中國成立初為舊口區,1950年改為第七區,1958年恢復舊口區後改為舊口人民公社,1987年重設舊口鎮;2001年,撤銷羅集鎮,併入舊口鎮。

舊口古鎮羅集社區航拍

舊口老街上的明清時期的青布瓦

正在修建中的棗潛高速舊口出入口

舊口老街明清老街

舊口古鎮靜謐的鄉村雪景

舊口鎮一角

舊口宜居的鄉村環境

人間四月芳菲盡 舊口梨花正盛開

舊口鎮羅集一中鳥瞰圖

舊口鎮版圖總面積243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末,下轄2個社區、52個行政村,共計326個村民小組,戶籍總人口101211人。2014年,該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36.8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146元。 舊口鎮隸屬於湖北省鍾祥市,位於鍾祥市最南端、漢江東岸,東與屈家嶺管理區、京山縣相連,東北、西北分別與鍾祥市長灘鎮、柴湖鎮相接,南與天門市接壤,西南與沙洋縣隔江相望。舊口鎮是"全國重點鎮" ,為湖北省重要的砂梨產地,被稱作"砂梨之鄉",曾獲"湖北省文明鎮" 、"湖北省小城鎮示範鎮" 等榮譽稱號。

注:本文圖文均系原創,轉載需說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居易 的精彩文章: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我們也為白居易濕一回青衫
大唐第二CP,是怎樣煉成的?

TAG: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