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80%的人錯失了艾灸的最佳效果,關鍵就在這裡

80%的人錯失了艾灸的最佳效果,關鍵就在這裡

現如今,大家對「亞健康」一詞是越來越熟悉了。如果從狀態來描述,亞健康的癥狀簡直多了去了,主要表現為失眠健忘、精神焦慮、抑鬱苦悶、容易激動、食慾低下、消化不良、易感疲勞、頭昏腦漲、抵抗力差等。其實,從中醫理論來講,亞健康就是人體缺乏精、氣、神。

一、人為什麼會生病?

中醫有「百病皆由氣而生」的說法,認為「怒則氣上,喜則氣散,思則氣結,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這些原因導致氣在運行和消耗中,常出現虛、亂、壅滯等失常狀況。

這裡的氣指陽氣,陽氣是人的生命之氣,正是依靠著陽氣的推動與溫煦、蒸騰與生髮功能,血液才能運行全身,營養臟腑經絡、四肢百骸、肌肉皮毛,人體的精和神才能緊隨其後,得到調節。反之,一旦陽氣出現虛、亂、壅滯等失常狀況,人體陰陽就會出現偏差,精和神也會隨之受影響,進而引起一系列健康問題。

二、什麼是精氣神?

我們可以打個比方:

1

精——樹根

廣義上的精,指精、血、津液。精是有形的,是人體生長發育的基礎。如果把人看作一棵大樹,精就是樹根。人的身體強壯不強壯,生長發育正常不正常,能不能繁衍下一代,都與精有很大的關係。

2

氣——樹榦

氣,是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是無形但真實存在的東西。氣就像樹榦,呼吸吐納、水骨代謝、營養敷布、血液運行、津流濡潤、抵禦外邪等,一切生命活動都必須依賴於氣化功能來完成。

3

神——樹葉

神,即精神、意識、知覺,它是生命狀態的反映,比如「神采飛揚」,就是「神」的表現之一。神,就像樹木的枝葉,鬱鬱蔥蔥才健康。神以先天之精為基礎,以後天的精氣為補養培育而成。

綜上所述,在精氣神三者之中,氣是精與神的基礎,在氣的物質活動基礎上,才有精的化生及神的活動。氣足則精足,精氣旺盛,才能精神充沛。因此,養生之要就在於:積氣以生精,積精以成神,也就是要補氣保精調神。

三、艾灸如何調節人體的精氣神?

艾灸對人體精氣神的調節可以分為3步:

1

第1步:調後天

也就是調理脾胃,胃主收納,脾主運化,接收後天的水谷,並轉化成人體需要的津液和氣血,是氣血生化之源。而後,脾升胃降,一上一下,為機體提供源源不斷的氣血精微。所以,艾灸首先調後天,通過扶助正氣、調和氣血,推動人體氣血的運化。

2

第2步:調先天

先天就是腎精。如果把人體比作蓄電池,蓄電池裡的電解質溶液就好比腎精,這是先天之本,為陰,而艾灸就好比給蓄電池充電,陽氣就是充進去的電,為陽。艾灸就是通過後天補充先天,陽充到陰里,陰中有陽,這就是陰陽和合的狀態,人體就有了能量。

3

第3步:調病灶

當後天和先天都得到增強時,人體的經絡就越來越通暢、元氣也越來越充沛,人體也就有了與疾病對抗的體能。「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此時繼續艾灸,艾火的藥性就可以更高效地透達臟腑,直達病灶,疾病就可逐漸痊癒。所以,對於身體不好的人來說,艾灸時間要相對延長,到了第3步,艾灸才能完全發揮對某一病症的「對症施治」作用。

上面3個步驟,就是艾灸調節人體精氣神的一個大方向。

四、態度不對,艾灸白費

接觸艾灸時間稍長的灸友一般都有這樣的體會:即便是普通的保健灸,在施灸過程中,抱著無所謂的態度艾灸,或者邊艾灸邊聊天,與聚精會神地艾灸,效果絕對是有區別的!

為什麼?因為聚精會神有一個「神」字,投入了更多的心神之力!

燃艾扶陽的過程就是以火行氣的過程,在氣的運行過程中,神無處不在,怒喜悲思恐,都是神動的表現,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腎藏志,脾藏意,人體各個器官都有神在掌控。也就是說,艾灸最終的結果就是要攝神,神靠什麼來攝?靠心神之力!

太陽是天之陽,艾草是地之陽,心神之力就是人之陽。艾灸就是用天火引燃地火,用天地的力量來調理身體。為什麼我們給家人施灸時,效果特別好?就是因為我們帶著心神之力和大愛之心艾灸,將心神之力滲透到施灸的行為中,用有形的艾傳遞出無形的愛,將天地的力量發揮到極致!

現代人心緒浮躁,只是將艾灸作為一個「術」來對待,古人則不然。古人做艾灸非常注重「儀式感」,就跟上香一樣,很虔誠,很專註,施灸的時候把氣、意、心神都聚到一起,身體很快就會感到灸感。

所以,在艾灸界有這樣一種說法:百姓之灸在於火,醫者之灸在於氣,聖人之灸在於神。這就是艾灸的三層境界。

五、如何增強艾灸效果?

1

身心放空,精神內守

這一點極為重要,也是絕大多數人最易忽視的一點。

艾灸之前,首先要挑選一個安靜的環境,摒除外界的干擾,讓施灸者與受灸者的意念不為外界所動。所以,千萬不要一邊艾灸一邊聊天,或者一邊艾灸一邊看電視。

其次,施灸者與受灸者都要調整呼吸,沉肩垂肘,放鬆自己,讓心境保持平和,將心神集中到施灸部位,如若兩人達到同頻,則更容易產生共鳴和灸感。

尤其對於受灸者來說,在情緒亢奮、過度疲勞等情況下,經絡氣血運行本身就不平穩,此時艾灸會打亂氣機平衡,很難感受到灸感。反之,在身心平和的狀態下,受灸者的經絡腧穴受到艾熱的刺激,會給予自然的反饋,比如可以感受到氣的運行、感受到穴位的皮膚在跳動等,尤其像關元穴這些穴位,可以體會到氣血在體內衝撞。

還有一點極為重要,就是人體有熱敏穴(其特徵是對艾熱敏感,產生透熱、擴熱、傳熱、局部不熱遠部熱、表面不熱深部熱等灸感,與通常臨床灸療的非熱敏穴位產生局部、表面熱感完全不同),心境平和時更容易找到熱敏穴,而且在熱敏穴施灸效果更好,當人體需要能量時,它就會像嬰兒般吮吸艾的能量,有一股吸力將艾火的熱力和藥性引入體內。

再次,艾灸強調「天陽地陽人陽」三者配合,也就是俗稱的「天人合一」,這也是艾灸效果最大化的根本保證!艾灸時,動用心神之力,信之行之,能量就會從艾火傳導入被灸者體內,事半功倍。

2

手法配合

艾灸需要氣至病所,但有時如果我們的身體經絡堵塞太厲害,在艾灸前,我們可以使用一些通經絡的按摩手法,循著經絡疏通一下易堵穴位,而後再艾灸,效果就會更好,也不會出現能量擁堵。

此外,施灸時如果不動,能量就會浮於表面難以滲透,不僅效果不好,受灸者還會感覺不舒服。建議艾灸時,要以施灸部位為中心,適當擴大範圍轉圈灸,讓能量由點及面——穴位相當於湖面上的一個點,艾條如同一根棍子,當我們旋轉艾條時,湖面就會形成一個漩渦,併產生吸力,將艾火的熱力與藥性吸入身體的深處,更易滲透。

【結語】艾灸不僅僅是一門「術」,更是一種自利利他的修行法門,它不僅僅讓受灸者身心健康,也會讓施灸者身心愉悅。無論是受灸者,還是施灸者,在艾灸過程中,都要保持恬淡虛無的狀態,放空自身,讓人體能量和天地相溝通,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匠心居 的精彩文章:

艾灸祛濕終極大法,醫生都不會輕易告訴你
春雷響,氣血生。一年中灸補氣血的最佳時節到啦,錯過就是一年!

TAG:艾灸匠心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