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乍暖還寒時,寶寶更需要精心呵護

乍暖還寒時,寶寶更需要精心呵護

清明節氣,是清氣上升的時節,也是人體陽氣上升的階段,正所謂,「寒氣生濁,熱氣生清。」在清明節前後這段時期,正是滋養身體的好時節。

在這段時間裡,寶寶體內的肝氣,也會隨著春季之時逐漸加深,並在清明之時達到旺盛時期。中醫認為,肝屬木,木生火,火為心,而肝木乘脾土,旺木易克土,土屬脾。因此,在清明時節,寶寶的養肝健脾也很重要。

此外,清明時節乍暖還寒,溫度多變化,身體機能尚處在發育成長期的寶寶們,體質還較為嬌弱,抗病能力不足,極其容易出現各種健康問題,如感冒咳嗽、哮喘、花粉過敏等,也要各位寶爸寶媽們多為注意。

清明節前後,也是各種疾病好發的節氣,因此,帶寶寶外出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防感冒

清明時節乍暖還寒,細菌、病毒容易滋生,如果這個時候出門不注意保暖,很容易引起感冒。由於寶媽們帶寶寶外出遊玩玩得盡興時,忽視了適時增減衣物和勞逸結合,過度的玩耍和勞累,很容易引發感冒。

溫馨提醒:外出遊玩的時候,應帶上備穿的衣服以及感冒藥,遇到不適時,應該及時治療。

防過敏

在清明期間,一些寶寶踏青回來後皮膚就出現紅疹、風團等,有的還出現鼻癢、打噴嚏,這些都是過敏癥狀。加上部分對花粉過敏的寶寶外出踏青時,寶媽們沒有做好充足的防禦工作,以致中招。

溫馨提醒:為預防過敏發生,過敏體質的寶寶應避免接觸可能引發過敏的環境,也可戴上口罩。飲食上也要注意,不要吃蝦蟹、牛奶等容易過敏的食物。另外還需當心一些帶刺的草和草叢中的昆蟲,最好穿長袖衣褲及長靴,避免擦傷寶寶嬌嫩皮膚。

清明氣節重養肝

春季肝氣旺盛,並於清明期間生髮,極易肝氣過旺。給寶寶健脾養氣,為寶寶健康護航。

癥狀:肝開竅於目,又主疏泄。因此,這段時期的寶寶們,極易出現一些眼疾問題,或者變得愛揉眼睛,脾氣也變得暴躁,晚上嘴角不安穩,甚至哭鬧,都可能是肝氣過旺導致。

推拿手法推薦

清肝經

操作手法:自少兒食指指根向指尖方向推,每次1-3分鐘或推300次左右,能平肝瀉火,解郁除煩。

揉大敦穴

大敦穴是肝經的第一個穴位,位於大腳趾內側的趾甲鋒旁,推拿大敦穴,能達到清肝明目的功效。

操作手法:赤腳,用左手拇指按壓右腳的大敦穴,左旋按壓15次,右旋按壓15次。然後用右手按壓左腳的此穴位,手法同前。

按揉太沖穴

太沖穴位於足背一二趾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處,肝經的水濕風氣,是由太沖穴向上沖行。有人把「太沖穴」比作人體的出氣筒,因為它是肝經的原穴和腧穴,通過按揉「太沖穴」,可以把人體鬱結的氣最大限度地衝出去。

操作手法:從太沖向行間方向推揉1-2分鐘,就可以有助於將肝火發泄出去。

清明氣節重健脾

中醫認為,寶寶自身,本就是「肝常有餘,脾常不足」,而肝木克脾氣,清明氣節期間,寶寶肝氣過旺時,就容易導致脾胃功能下降,導致脾虛。而脾胃是後天之本,對於寶寶的脾胃健康,寶爸寶媽們應該多加關注。

癥狀:一些寶寶可能會胃口變差,不愛吃東西,甚至會出現嘔吐、腹痛的情況,從而影響少兒健康。

推拿手法推薦

推三關

操作手法:三關位於前臂內側橫紋到肘橫紋處,用食、中二指自腕橫紋推向肘橫紋,100-300次,可調理脾胃。

補脾經

操作手法:脾經位於拇指外側緣或拇指螺旋面,順著拇指外側從拇指指尖推至指根,100次左右,可用於補脾胃,養氣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金毛懷孕生下純黑狗狗,看了寶寶懷疑狗生,當媽的感覺都沒有了!
家策健康學院:孕早期吃什麼 寶寶更健康?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