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釣快魚如何做到用小葯完美銜接

釣快魚如何做到用小葯完美銜接

釣快魚,技讓於術。一個經常見到的現象:魚口輕了慢了,有口不中魚時有人會把餌團攤開,取釣箱中瓶或罐,將其中的紅、黃、白粉末,香或酸,腥甚至臭的液體,用水稀釋後倒入餌中,再度攪拌後上餌拋鉤,魚口立變。釣魚人把添加在餌料中的藥酒、香料、香精、氨基酸、維生素和具有特殊氣味的濃縮膏、醬稱為小葯,刺激魚的味覺,招魚、誘魚;作用魚的味覺,狂吃、猛吃。

藥用於治病。受水溫、水流、氣壓、風向和溶氧變化影響,魚口變了,由原來的猛咬狂吃變為不咬鉤了,釣魚人視為「病」。與給魚治病的魚葯不同,用於刺激魚的嗅覺、味覺,起改善魚口作用的添加物統稱小葯。氣壓高,風向一致,日溫差超過7℃,水中溶氧充足,魚口正常,無須用藥。日溫差低,風力1級,風向一日三變,魚不適應了,攝食慾下降,吃口變輕,加小葯促魚咬鉤。暴雨過後上下水體交換,一些魚離底了,但仍有一部分魚沉底,於是兩種釣法;釣底加小葯,釣離底求狀態。為滿足釣魚比賽需要,臨時增加了大量新魚,老魚貪香、新魚嗜腥或相反,小葯恰到好處兩種魚兼顧。一日三輪比賽,兩輪過後傷嘴魚增多,是調狀態還是加小葯?雖說各有各的招,但改線組、換浮標折騰得夠嗆,藥用對了,用准了,傷嘴魚、健康魚通殺。

競技影響休閑,釣快魚技術用於休閑釣魚後拋鉤、刺魚、提竿的節奏快了。然而相隔20米的兩位釣手,餌、線組、釣點、環境、釣法相同,一人在魚餌中加了點藥酒,不過釣靈、釣鈍魚口不斷,一人不加小葯,只是把餌一分為二,一坨黏軟、一坨鬆散和持鉤性結合,視魚口變化交替使用,結果兩人釣獲不相上下。由是引出一個話題:加小葯和調狀態哪個重要?其實毋須爭辯,小葯和狀態是互相補充的,技低術差,借小葯逞威;技高術多,以變取勝。

小葯三種狀態:

以藥酒、濃縮的藥液為代表,同時作用於魚的嗅覺、味覺的水劑。

碾成粉末的傳統香料,刺激魚的味覺;

粉狀的合成香精,以招魚為主,作用魚的嗅覺。

介於兩者之間,以魚、蝦、貝類為原料,作用魚類味覺的膏醬類。

魚和人一樣,嗅、味覺聯動,但人的生理反應可以由意志控制。魚無意志,聞香而聚卻不食是氣候、氣象、水情等客觀因素造成的。所以同樣小葯,客觀條件變了效果是不同的。

小葯怎麼作用?

一是正常天氣區分主誘和主釣,同一種小葯有量的不同;

二是反常天氣主釣第一,促魚咬鉤,重味覺刺激;

三是特殊環境隨魚的行為變化,誘釣結合;嗅覺刺激和味覺刺激並重;四是識魚辨口,區別魚情及時調整小葯的添加量,避免過度刺激;五是結合魚餌狀態,加多加少巧作為。

1、釣快魚70-90分鐘一場。首輪,上魚快的拋鉤5竿就中魚了,慢的拋鉤十餘竿未見一口。有此差別是用藥量不同,原則是猛葯招魚,魚多了必然口多。二輪開始,有的釣位拋鉤即中魚,之後均衡上魚是藥用對了;上魚慢條斯理,同樣時間別人釣50尾,他釣10尾是藥用錯了。必須前後一致,前一輪釣手用什麼葯,後一輪就用什麼。三輪招魚不重要了,用藥兩極分化,要麼加大用量刺激魚的味覺;要麼降低用量減少刺激抓實口。以微酸乳香,添加量0.5%-3%的「魚開胃」為例,首輪50克餌料加1/3瓶蓋和1/2瓶蓋比較,前者5分鐘後中魚,後者2-3分鐘即中魚。二輪易位後不知前一輪釣手用的什麼小葯,備兩坨餌,一坨加魚開胃0.5%,一坨加提鮮提香的香虎。如果前者魚口不多,趕緊換另一坨。三輪節奏放慢,二輪放回去的傷嘴魚聚窩不咬鉤,一輪的傷嘴魚恢復平靜,但咬鉤輕,此時邊位減少刺激加淡香型的「池上米」降躁抑亂,中間位增強刺激,加「老鼠藥」促魚開口。

2.天氣反常在魚的反應是一部分魚不沉底了,但又上浮有限,離底不超過30厘米,但也有一部分魚會追著釣餌下沉水底。此時。小葯的運用要結合環境和釣法,水質肥,淤泥厚的爛泥水底,釣離底加果酸類小葯,常用的有草莓香精、檸檬醬、酸蛋奶、酸果香;捏散炮,拉腥餌釣底加水果類或氨基酸型小葯,如純漿酒、鯽帥、老冰棍、果源、鯉將、復方液體氨基酸等。釣快魚以鯽魚為主,但不要因為對象魚是鯽魚就排斥適用鯉魚、草魚的小葯。爛泥水底,已養成底攝習慣的鯽魚和鯉魚一樣,淤泥中尋食,熟悉了爛底的環境和氣味。當食物的色和味道與爛底不相一致時,先是視覺刺激,接著是經驗發揮作用——嗅覺認同,然後才是味覺感受。常見一個現象:拋鉤後餌剛觸底浮標即有反應,但提竿無魚,放棄吧就沒口了。加水劑水果或氨基酸型小葯是模仿原底味道,消除魚的戒備,添加量100克餌料20毫克。

3.劃4個區的長方形競技釣場8個大邊,區和區銜接的4個邊稍遜於四角的4個大邊。中間釣位從第二輪下半節開始,節奏放慢,受傷嘴魚乾擾空竿率增多了。這時候兩種情況:水底向中央傾斜,拋鉤遠10厘米水深增加2-3厘米的釣位以招魚為主,用藥適當增加,原來加1%的提高到1.5%,原則是先腥後香;水底平坦,拋遠拋近水深基本一致的釣位由拋九成線調整到釣齊竿梢,甚至趁裁判不注意時溜邊扎蛤蟆,用藥降低,由1%降到0.2%,或乾脆用無味白餌。釣快魚竿長一致,從側面看,相連兩個區30餘釣手的釣點一條直線,受拋鉤提竿影響,在此直線上的以傷嘴魚居多,咬鉤謹慎,魚訊隱晦。拋鉤遠了10厘米健康魚就可能多了,垂線釣竿稍,近了30厘米雖說還是傷嘴魚,但離干擾遠了,是另一種魚口。釣遠招魚用穿透力強的提鮮速效小葯,如香虎、五霸香、千里誘;釣近則用維生素類小葯,如魚寶、魚之戀、一貫香等。

4.「人以類聚,魚以群分」。臨時補充的新魚水土不服,在嗜腥抑或貪香尚不明確的時候只能試。然而魚餌的味型選對了,卻有沉澱咬鉤和離底接鉤不是一個樣子的困惑。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老魚咬鉤也有強弱、快慢的區別。釣快魚有口釣不上魚,同樣動作前一竿中魚,後一竿甚至連續3竿、4竿無魚,釣上魚也是蒙的。能不能利用小葯讓魚訊一致,減少空竿呢?比較好的辦法是區分魚種和四季,調整小葯的配比和用量。例如釣小鯽加麝香酒,但在草藥浸泡的鯽魚酒與蜂蜜、麝香酒調和後得到的「麝香鯽」出現後,夏秋釣猾鯽80克餌料加香麝鯽10毫升,冬春提高到20毫升。釣生口小鯽魚在香麝鯽基礎上,夏秋加「香誘」5-8毫升、腥香膏3-5毫升:冬春減香增腥,不加或少加香誘,將腥香膏提高至10毫升。釣容易上浮,但自小吃慣了顆粒飼料的工程鯽則不分四季,香麝鯽加腥香膏,但減少空竿必須加氨基酸。

5.釣快魚最惱的是沉底、離底,生口、半生口、猾口以及傷了嘴的回鍋魚齊聚一窩,魚訊多變、捉摸不定。於是添減鉛皮,頻繁調整浮標,線組則因釣法的變化勉強可用就行了,如子線60厘米對摺和55厘米對摺差別有限。可是與餌融為一體的小葯一經確定是變不了的,除了扔掉後重新開餌別無他法。然而亂口、亂層遲早總會出現,所以要預作安排,準備些提鮮類促食小葯,以增加餌料的適口性。目前常用的有香虎乳、魚開胃、百香王、百果香、煉香和由活力酶配製的速戰等,以淡香居多。受其影響,一些魚餌產品也有了「香一點」「無名香」和「不太香」的分類,其實就是把以上小葯和氨基酸、酶、維生素結合,用釣手不熟悉的香型張揚個性。釣快魚治亂是關鍵,魚餌的適口性說到底就是治亂制猾。從表面看,一種餌不行了,換一種餌魚立馬中鉤,但掩藏在餌料背面的卻是不同的小葯。

釣魚人不是廚師,更不是藥劑師,聞著香或腥的小葯區分不出是何香型也就說不上破解了。實踐出真知,認識小葯始於實踐,甲地勝出、乙地落敗不是藥用錯了,而是氣候、環境變了必須有劑量的調整才能恰到好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海釣魚 的精彩文章:

水庫野釣草魚餌料配方:韭菜這樣做以後,釣大草魚十分給力!
海鱸魚是清蒸好吃呢?還是紅燒好吃呢?我釣的海鱸魚個頭不算小吧

TAG:四海釣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