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用反坦克的破甲原理來排爆,我空軍展示新型非接觸排爆「神器」

用反坦克的破甲原理來排爆,我空軍展示新型非接觸排爆「神器」

在昨天的軍事報道節目中,我空軍某部進行了一次模擬機場遭敵空襲的演練,演練的主要內容是對受損機場的搶修。我們知道如果要奪得制空權的話,一開始就把敵人的飛機壓制在地面是最好的,所以在歷次戰爭中,參戰各方都非常注意對對方機場的攻擊,尤其是針對機場跑道往往會投擲大量的子母彈或者專用的反跑道彈藥來進行破壞和封鎖,但是這樣的攻擊往往會形成大量的未爆彈,這些未爆彈藥對跑道搶修人員和設備是巨大的威脅,所以快速排除各種未爆彈就成了機場搶修的重中之重了。而在昨天展示的演練中,我空軍士兵就展示了一種名為非接觸聚能彈的排爆神器,比較有意思的是,該神器的原理其實一直是用在反坦克武器上的。

上圖就是這次展示的非接觸聚能彈,可以看到它的整體結構類似一個我們常用的檯燈,主要分為三部分,分別是一個用於放置穩定的三腳架,一個可以隨意摺疊的「脖子」,還有一個綠色的小戰鬥部。這個綠色的小戰鬥部其實和我們常見的反坦克破甲彈的空心裝葯戰鬥部的結構是類似的,主要也是利用的門羅效應來工作。1888年美國人門羅發現,帶凹槽的炸藥在起爆後,爆炸產物會在凹槽軸線方向進行匯聚,後來瑞士人利用這個效應發明了空心裝葯結構,就是在錐形金屬葯罩的周圍填充炸藥,炸藥起爆後融化的金屬會在葯罩軸向方向形成高溫高速的金屬射流,這種射流可以擊穿鋼板,於是後來的破甲彈藥,比如反坦克導彈、火箭彈等就都採用了這個結構。

RG-43反坦克手雷的空心裝葯結構

非接觸聚能彈綠色戰鬥部的結構和上面的RG-43反坦克手雷的破甲結構應該是差不多的。那麼為什麼要在排爆彈藥上用這種打坦克的破甲結構呢?那是因為很多航彈,尤其是反跑道彈藥的外殼往往都比較厚,因為它要保證穿透堅固的混凝土跑道表層再爆炸,所以要使用厚彈壁來使彈體不至於摔壞變形,而普通的TNT炸藥塊在引爆這類未爆彈時效果並不好,所以設計人員就想到了用高溫高速的金屬射流來擊穿彈壁,引爆未爆彈,於是就採用了空心裝葯結構。

這種非接觸聚能彈的使用是很方便的,只要放在未爆彈的旁邊,然後把綠色戰鬥部的軸向對準未爆彈就可以撤到安全距離外了,最後使用遙控器引爆戰鬥部就完事了。不過這種排爆彈藥只能用來排除地表上或者淺層的未爆彈,對鑽到地下數米的鑽地彈藥就無能為力了,所以我國的軍工人員也研究過兩類使用串聯戰鬥部的非接觸聚能排爆彈,它們的大體結構和用於對付爆炸反應裝甲的串聯破甲戰鬥部也是相似的,但細節上和起爆方式上又有一些不同。

PF89A單兵火箭筒的串聯破甲彈藥

這兩類戰鬥部一種是順序起爆戰鬥部,一種是逆序起爆戰鬥部,一般反坦克用的串聯戰鬥部的前一級主要是為了引爆爆炸反應裝甲,所以第一級的空心裝葯結構不需要很大,像紅箭9和陶2A這些反坦克導彈都把第一級做的很小,而排爆彈的空心裝葯結構都是為了挖洞穿透,所以兩級空心裝葯結構都做的很大。順序起爆彈的起爆方式類似一般的反坦克串聯戰鬥部,是先起爆第一級,然後延時起爆第二級,以此來形成兩股不連接的金屬射流,第二級射流在第一級開洞的基礎上再往前鑽,最後引爆未爆彈。而逆序起爆彈則相反,是先起爆第二級,然後在第二級的射流穿過第一級裝葯中間的洞後再馬上起爆,這樣兩級連續起爆就形成了一個連續的很長的高速射流,這也能提高開洞的效果。不過以上這兩類串聯排爆彈在使用前都需要用航彈探測儀先確定地下航彈的位置和深度才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波震長空 的精彩文章:

輪式版紅箭10A反坦克導彈首現伊拉克防務展,其實我軍對其也有很大需求
劍指三哥,巴基斯坦再次成功試射短腿版水下「核長劍」

TAG:電波震長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