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生是場馬拉松,贏在起跑線上還重要嗎?答案也許不是你想的那樣

人生是場馬拉松,贏在起跑線上還重要嗎?答案也許不是你想的那樣

文丨林西 圖丨源自網路

趁著放假,我把由伊爾凡·可汗主演的電影《起跑線》看了。這部打敗了阿米爾·汗主演的《神秘巨星》獲得印度年度最佳影片的電影,反映了印度當下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所導致的富人假扮窮人,搶佔窮人孩子上學指標的現象。看完影片,只能說它保持了印度喜劇片笑中有淚的一貫風格,所呈現的雖然是比較尖銳的社會矛盾,但是跟《神秘巨星》一樣,帶著濃濃的說教意味且十分生硬做作的結尾成為本片的硬傷。把觀眾都當智障,硬生生的把電影要表達的主題通過台詞全部講出來,這讓我看得十分尷尬。但是它確實帶給了我一些思考——我們接受教育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起跑線》中在月光集市開服裝店的老闆拉吉期待通過所謂的精英教育讓女兒能躋身上流社會,而不僅僅是永遠停留在中產階級。階級固化,寒門再難出貴子,這是我們無法改變的現狀。但是通過教育和自身努力,現狀就會不斷的改善。在我看來,接受教育的意義在於,不斷的突破自己,從而最終達成自我實現,完成人生目標。然而,現在的教育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它已經成為了一種用來突破階級的手段。真正的教育應該教會我們什麼是人生,以及教會我們如何去面對人生。而不是填鴨式的灌輸那些已經過時的知識,去過分追求各種考試的「奇淫巧技」,與教書育人的初衷這個「道」漸行漸遠。變了味的教育,還值得我們如此追捧么?為上那些所謂的「好」學校買學區房,為送孩子出國留學砸鍋賣鐵,這樣盲目的投資真的有價值嗎?用這些錢為自己投資增值,成為更合格的父母,通過言傳身教來影響自己的孩子,這樣的投資會不會更明智一些?前有李天一,後有孫安佐,歷史總在不斷的重演,我們為什麼還不能從中吸取一點教訓呢?

人生是場馬拉松,贏在起跑線上的人往往不是第一個衝過終點的人。那我們該怎麼做?又將如何度過這一生?我覺得一部法國電影《小尼古拉》可以幫助我們來找到答案。

本片根據由法國作家勒內·戈西尼(René Goscinny)創作,改編自漫畫家讓-雅克·桑貝(Jean-Jacques Sempé)配畫的系列同名漫畫故事。影片在法國本土上映後一舉拿下全法雙周票房冠軍,並獲2010年凱撒獎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影片用小男孩尼古拉的視角來記錄與朋友們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那些故事搞笑而浪漫,卻又不失真實。你完全可能從尼古拉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生活。許多觀眾會驚呼「尼古拉就是小時候的我!」,身為爸爸媽媽的觀眾還會看到更多,從尼古拉的身上反觀到自己的孩子,從尼古拉的爸爸媽媽身上反觀到我們自己。這部有點小浪漫小溫情的影片不但值得孩子們看,更值得大人們看。

小尼古拉在一次作文課上犯了難,老師給的作文題目是:你長大了想當什麼?他的朋友們都知道自己未來要幹什麼:想當大官的亞斯特、以後會繼承父業的傑夫、夢想成為自行車冠軍在班上卻總是被罰站的克勞岱、長大要當黑道的奧德、希望跟老爸一樣成為警察的魯夫。

有一天,尼古拉的媽媽建議爸爸請老闆及夫人來家裡吃飯,以期獲得老闆的青睞而漲工資;但從小尼古拉聽到和觀察到的結果卻是父母要給自己生個小弟弟,而不要他了。沮喪的小尼古拉請求朋友們的幫助,大家七嘴八舌給他出了一堆建議,包括送花、大掃除,甚至找罪犯領養弟弟等荒謬辦法。與此同時,教育部長也要來學校參觀,班級又換了嚴厲的代課老師……

影片結尾,小尼古拉通過對自己那些荒唐有趣的日常生活的回憶,最終給出了這次作文題目的答案:要成為一個給人們帶來快樂的人。相信各位在看完影片後,也能夠得出你自己的人生答案。

如果你愛電影,愛讀書

恰巧還愛生活

歡迎關注林西LifeStyle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關注公眾號?

評論功能現已開啟,灰常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讚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封閉陽台黨的養花攻略
乍雨乍晴,輕暖輕寒,漸近賞花時節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