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採訪 醫生的誕生

採訪 醫生的誕生

在學校圖書館書櫥一個不起眼的位置,我偶然發現一本泛黃的書籍,鮮有人手翻閱的痕迹。「住院醫生」這幾個字可能是我拿起它的原因,但是「日記」二字,於我顯然更具吸引力。

對普通人甚至醫學生來說,醫院很神秘、醫生很神秘,連治療都不是我們能夠琢磨清楚的。那麼或許,《住院醫生日記》能幫助我們揭開這「冰冷」的面紗,使我們更用心感受這個角色的每份思考與情緒。

畢竟,每位醫學工作者都是從那過來的。

剛開始,我並不能十分讀懂每篇日記中疾病的來龍去脈,但老實說,這一點不妨礙我去感受他們發奮圖強的態度。

他們並不都是天才,其中還有些年輕作者差點釀成過錯,但學習與檢討,正正才是青年醫生們成長的資本,難得的是他們都做到了。別人不一定都能看到他們的汗水,但是進步卻是值得每個人肯定的,這既令人感動又不由得肅然起敬。

今天DutchUncle很高興能邀請到武鋼二醫院外科主任醫師、武漢科技大學醫學院外科學兼職教授、武鋼二醫院安寧療護中心負責人、知名科普作家、健康時評作家、自媒體人,同時作為《住院醫生日記》其中一位副主編的紀光偉老師接受採訪,來和我們聊聊青年醫生、醫患等問題。

Q

A

DU

某個公眾號

的編輯

紀光偉

武鋼二醫院外科主任醫師,知名科普作家

?關於《住院醫生日記》?

DU

當初你們編纂這本書的初衷是什麼呢?

編輯這本書,是因為看到許多年輕醫生在臨床工作方面,都會遇到不少問題與考驗。人民衛生出版社就和丁香園聯繫,想出版一套住院醫生日記,向群眾講述醫生成長的過程。實際上這本書剛開始編輯時,我並沒有參與。是後來看到了丁香園的徵稿,我投了一些稿件,這些稿件得到了當時主編的認可,於是我收到了參與編書的邀請。我經歷了編書三級跳,也就是從作者,到編委,再到副主編。

紀光偉

紀老師既是醫生,也是一名熱衷於文字的作者

DU

收到眾多來稿後,你們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當時丁香園是在網上進行徵稿的,當我們閱覽了眾多來稿之後,我們發現這些文字當中反映了以下幾個情況。

第一,來稿的水平參差不齊,這與醫生的水平以及所屬醫院的級別有一定關係。第二,臨床的病例千奇百變,許多病例是不典型的,不能所有問題都一律按照醫學教科書上的知識處理。第三就是處處留心皆學問,我們在臨床上應該仔細觀察每一個病人的變化,因為即使是相同的疾病,我們也會有不同的收穫。

紀光偉

DU

你覺得醫生們如此記錄,對他們有什麼幫助?

我覺得把經歷記錄下來,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的,對於我們後來的人都是有借鑒作用的。同時我們應該提倡知恥而後勇,有道說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每一個臨床醫生,都有自己的思考和學習過程。成功的例子大家都願意談,但在我看來,失敗的例子或許更有意義。因此我們應該多討論誤診誤治、臨床治療失敗的病例,從中去學到前輩告訴我們的經驗。

紀光偉

DU

「日記」這種載體,能夠具體反映出什麼?

應該說日記只是一種表現的形式。其實我們每天都會遇到不同的病人,那麼以日記這種形式表現出來,會更貼近生活、更貼近臨床,並且有利於年輕醫生去總結和反思。或許將來,我們還會有更好的形式去展示臨床醫生的工作。

紀光偉

?關於青年醫生?

DU

每名臨床醫生都從那成長過來,能給我們說說你年輕時的一次深刻經歷嗎?

30年前,我28歲。那時我發現臨床上闌尾炎的誤診率比較高,於是決定研究B超對診斷闌尾炎的效用。因為年輕,很多事情我還作不了主,對於一個「小屁孩」搞科研,自然是要遭到非議的,甚至遭遇阻力。一天晚上,我們收治了一個懷疑胃穿孔的病人,上級醫生認為這個病人是胃穿孔,叫我做上腹部的切口。經過檢查,我認為這個病人患的是闌尾炎,而且位置偏下。

紀光偉

聽了我的話,上級醫生表示懷疑,並「將」了我一軍:「你敢不敢從你定位的地方進去,如果證實你是對的,我就服你了。」我得到上級醫生的同意後,按照我定位的地方做了切口,發現闌尾就在切口下面,已經穿孔了。

因為定位準確,僅做了一個小切口就解決了問題,避免了造成更大的損傷。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通過這些事情,更堅定了我的信念。

紀光偉

紀老師在做乳腺癌手術的照片

DU

當崗位職責的利益與你個人觀念發生衝突時,你是怎麼權衡利弊的?

在35年的臨床工作當中,我覺得無論發生什麼利益衝突,都應該首先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我們知道,儘管衛生部門三令五申地說醫生的收入不能夠和業務掛鉤,但是實際上每個醫生的業務收入都難免與臨床業績扯上關係。在我的工作當中,我絕不會以犧牲別人的利益為代價來獲取自己的個人利益。

因此,我常常拿著較少甚至最少的獎金,卻非常樂意盡責地完成臨床工作,因為我覺得,當病人出院的時候,能由衷地跟你說一聲謝謝,已經是對醫生最大的鼓勵了。

紀光偉

DU

你認為現在處於接班的年輕醫生,更多地背負著哪些壓力和責任?

我覺得現在的年輕臨床醫生,他們的生存壓力更大。表現在他們有著來自規培與考研,以及專業技術要求等方面的壓力。但儘管如此,現在臨床醫生的成長都相對比較緩慢,其原因有二。

第一,一些臨床醫生不愛學習或者不善於學習。第二,臨床醫生的帶教老師,他們由於經濟上的考核壓力,很少願意放手,把自己的知識都交給年輕醫生。因此「不想學」和「不願教」這對矛盾,正是制約著臨床醫生成長的「絆腳石」。

紀光偉

DU

對還在求學的醫學生來說,應該怎樣去「鑄造」自己的本錢呢?

現在緊張的醫患關係,讓很多人對學醫望而卻步,這勢必就會造成臨床醫生的短缺或質量下降,也將直接影響到我國人民的身體素質。如果您「不幸」選擇了醫生這個職業,我覺得就應該站在行業的角度上思考問題。

首先應該刻苦地學習。儘管會有非常優秀年輕的醫生,但是也有一些年輕的臨床醫生,對於上級醫生的提問,常常一問三不知;或者說這次不知道,老師講解後,下次問同樣的問題,仍然是不知道,這就說明有些醫生並沒有用心也沒有用腦在做醫生。

紀光偉

第二就是要善於培養臨床思維。第三就是要吃苦耐勞。

現在的80後90後往往都是特寶兒,他們不大願意吃苦。我們在臨床上經常會遇到,有時讓下級醫生做手術,但這些醫生往往會以各種理由逃避手術。跟我們年輕的時候搶手術、等手術的場面是完全不同的。

紀光偉

?關於醫患問題?

DU

你覺得當下醫患矛盾背後的根本在哪裡?

我覺得目前的醫患矛盾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首先是患者的期望值太高,我們都知道醫學並不是完美的科學,它是在允許失敗的基礎上才有成功的。但人們認為,我花錢到醫院,就應該獲得滿意的結果,就應該不會死人,實際上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

第二,不良媒體的推波助瀾。這些媒體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嘩眾取寵而作出不公正、不符合事實的報道,極大的誤導了百姓,認為醫院都是黑心醫院,只要死人,一定就是醫療事故。

紀光偉

第三是管理部門的不作為。政府的醫療投入不夠,加劇了醫患矛盾的發生與發展,同時多次醫改失敗,讓百姓喪失了對醫改的信心。第四,醫院的過度醫療和不正之風。醫院片面地追求經濟效益,讓本應屬於公益事業的醫療工作變成了盈利的工作。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一些醫生進行過度醫療,增加了病人的負擔,加劇了社會的矛盾。

因此我們認為,今天的醫患關係,不是單方面的原因,而是一個多方面綜合作用的結果。

紀光偉

醫患應多加相互理解,出於責任,

醫生也應該將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DU

能給我們回憶一下你遇到的一次醫患糾紛,並反思嗎?

1995年11月25日,我被一個病人家屬砍傷,這可能是全國第一例傷醫案。在那個通訊並不發達的年代,手機還是稀罕物,更談不上網路了。

但這一起惡性案件卻在全國迅速傳播開來。全國五十多家媒體報道了這個案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有人想息事寧人,有人想顛倒黑白,我承受著來自方方面面的巨大壓力。

紀光偉

在這一關鍵時刻,《健康報》的記者陳炬,專程從北京趕到武漢,採訪了這件事情。

但由於時間緊急,她並沒有見到我本人。1995年1月10日,《健康報》就在顯著的位置上,以《血染紅包》為題,刊發了整個事件的經過,為醫務人員伸張了正義,在最後處理這一事件上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兇手最後繩之以法,《健康報》是功不可沒的。

紀光偉

DU

在遇到醫鬧或糾紛時,醫生要如何保障自己的權益?

面對眾多的事發突然的傷醫案件,醫生已然成為了一個高危職業。因此,我們作為醫生,在目前的醫療環境下,應該時刻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遇到無理取鬧或有可能發生糾紛的病人,應該及時撤離,向醫院通報、向警方報案。

其次,在臨床工作當中,我們應該盡量使用比較溫和的語言,充分地去理解病人的心情;經常換位思考,體諒病人和痛苦與難處,從而避免激化矛盾。

如果你有良好的技術,那能夠幫助準確的判斷病情,及時解除病人的痛苦,減少醫鬧發生的機會而一旦糾紛發生,應該通過正當手段和法律途徑來解決,而不應該迫於醫院的壓力,或是自己的恐懼而接受病人的不合理方案,要堅決地為自己討回公道。

紀光偉

?關於醫學科普?

DU

你覺得醫學科普能給人們帶來什麼影響?

醫學科普給人們帶來的影響是巨大也是潛移默化的,它可以告訴人們怎樣預防和治療疾病,也可以給不同人群普及健康方面的知識。作為醫生,通過自己臨床的病例,分享各種科普文章,這對於提高醫生自身水平的提高也是有益的。

紀光偉

DU

支持你一直將科普文章寫下去的動力是什麼?

以前看到過很多人對科學知識一無所知而延誤了診斷和治療,這讓我感概良多,也讓我產生了對科普的一種責任和信心。但最重要的,還是對醫學事業的熱愛。

紀光偉

紀老師獲頒「健康傳播影響力人物獎」

DU

可以分享一下怎麼辨別質量參差不齊的科普嗎?

要寫出一篇好的科普文章,不亞於創作一篇優秀的論文,有的大專家寫出來的科普文章,根本沒人看得懂,因為它的內容沉悶乏味,又非常深奧。

但醫學科普,應該將深奧的醫學知識,用通俗的語言來表述出來。這要求作者既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又要有一定的語言功底。另一方面,要學會識別偽科普,我們可以親自去查證,又或者留心是否出自權威之手;另外,偽科普都帶有相關的利益目的,它會留有電話號碼,通訊方式等等。

紀光偉

儘管醫療水平、衛生條件不斷在優化,但醫生從誕生到與社會深切融和的道路,卻並不見得越來越好走。然而,毋庸置疑的,能選擇走上這條路的人,都具有無比的勇氣。

同時,也希望你們,都能多給予每位醫護人員多一份理解與尊重。

文 /DutchUncle

圖 /沈雅靜

- The End -

情感哲理 | 書影音 | 生活 | 心理學 | 科普

DutchUncle

公眾號ID:DutchUncle_24

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utchUncle 的精彩文章:

天籟 一生矛盾

TAG:DutchUnc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