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愛,不會忘記 懷念王廷風先生》

《愛,不會忘記 懷念王廷風先生》

《愛,不會忘記~懷念王廷風先生》

王廷風(1933—2011)字子風,號虎翁、關外大蟲,別署半耘斎、三樂居。1933 年出生於遼寧海城,祖籍山東煙台福山。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遼寧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鞍山市書法家協會主席、鞍山市書畫院名譽院長、遼寧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其作品多次在國內外重大書展中展出並獲獎,並被多個博物館收藏。出版有《王廷風書法集》。

我的藝術生命,從他發現我開始……

二十餘年前,在王登科老師門下學習的我,第一次參加了鞍山知名賽事「馬良杯」少兒書法大賽。依稀記得在現場寫下四個大字「壯志凌雲」,僅是依著性子全然不知好壞,大筆一揮交捲走人。未曾想數日後,通知我獲得獎項並參評展覽,第一次獲此榮譽全家為我激動不已。那天會場上,有這麼一位先生在會場上點評,他說:「有的家長說為什麼我孩子寫的那麼好,那麼秀美而沒被評上獎呢?那個「壯志凌雲」寫得那麼難看怎麼還能評上呢,那麼就要從專業角度說起了,你的雖秀美但千篇一律,而這四個字呢,寫得渾厚大氣,有魂有魄力,這在孩子的作品中是少見的,所以我們才評他的,不是沒有依據的。」當時也不知其含義,但是聽著像是在誇我的作品,便一直銘記於心。

鞍山市第十二屆「馬良杯」

於是乎,便對書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今於此要感激這位先生,是他的話紮根我的內心深處,也堅定了我對書法的熱愛。這位先生便是北方書壇的領軍書家——王廷風先生。作為文化的傳承基地,市少兒圖書館在先生的鼎力支持下,於1986年創辦了首屆「馬良杯」少兒書法大賽,並每年舉辦一次,在評選中您為指引我市青少年探尋傳統文化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至今「馬良杯」少兒書畫大賽已經成功舉辦了30餘載,此壯舉更是對您最大的懷念......

「鞍山地區首屆馬良杯少兒書畫大獎賽」現場

可謂因緣巧合,家中一直藏有先生墨寶「勤可補拙」。

據說先生的書法學習也是自童稚期就開始了。數十年來,他一直是臨池不輟,上自鍾、張、羲、獻,下自懷素、張旭、米芾、王鐸,無不臨習。晚年尤醉心於右任老,氣象博大,神采飛揚。先生之字不同「二王」一路華美、流走,更多的是厚重與質樸,含蓄簡約而不簡單,開一代之先河,從地域鋼城開端,及至遼海,乃至全國。

著名書法家李仲元稱讚他說:「廷風的書法藝術成就,功力之深,造詣之高,名聲之遠,在當代中國書壇實為一位拔萃者。若細論他的書藝的風格、技巧、氣韻……我看採用『大』『朴』二字最為確當。廷風書作有大家風範,大將氣魄,大材器量,可謂大雲出軸,漠然九州,大川出峽,一瀉千里,以雄大的氣度,追求宏大的藝術效果,如驚濤千疊,落瀑百丈,自然動人心魄,水花和飛沫自然不在視察之內了。作品還具有簡淡的筆墨,清淳的韻味,舒暢的形筆,自然的布局等特點,顯示了質樸純厚的藝術之美……」。

李仲元

曾任瀋陽故宮博物院副院長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博物館協會會員

瀋陽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 ,文物研究會副會長

品讀廷風先生書法和王登科老師為先生撰寫的文字,可以看出先生對傳統文化的熱衷和對修為的恪守。因此也影響了一代代的書家,無疑廷風先生是最可敬的書法家和教育家。而今,先生雖已遠去,但他的精神、他對藝術及人生的感悟仍然存在且不朽。

如今,我也從事著教授書法的事業,我經常向學生們講訴這段佳話,這段機緣,這份不忘的初心。通過我的成長經歷激發孩子們學習書法,崇尚高雅的熱情。那份對先生的懷念和懷揣的敬畏之心,也由此而生髮。

謹以此文獻給先生,並祝先生藝術生命不朽!

於卿雲草堂靜思 傅嶢合十再拜

傅嶢

遼寧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遼寧省青年美協會員,畢業於鞍山師範學院書法系,獲得文學學士學位。

2012年10月留學日本,

自幼酷愛書法,六歲起從師王登科老師。現問道北京它山書院,從師中國藝術研究研究藝術創作院藝委會主任,中國國家畫院吳悅石先生和著名書畫家陳十田老師。結業於榮寶齋畫院首屆書法臨摹、創作工作室。作品參加:

榮寶齋首屆全國青年書法篆刻展

《心經》作品在靈光寺展出並收藏

中國2009世界集郵展覽「千人千郵」邀請展,被洛陽郵票博物館永久珍藏

全國第二屆隸書展,遼寧省第三屆書法蘭亭獎入選

遼寧省高校師生慶祝建國六十周年書畫作品大賽書法專業組三等獎

遼寧省第三屆大學生藝術作品二等獎

2010年和2015年,先後在鞍山市裡仁美術館舉辦個人書畫展覽。

卿雲草堂文創工作室

微信號 : xfls666666

新浪微博:@卿雲草堂文創傅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卿雲草堂文創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TAG:卿雲草堂文創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