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新研究:飯後是吃糖的最佳時候!告訴你怎麼健康地吃糖

最新研究:飯後是吃糖的最佳時候!告訴你怎麼健康地吃糖

對不少人來說,甜食就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食物,可偏偏有人說吃甜食會發胖、會得糖尿病、會死的早。更有人說糖才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毒品」···

這些說法簡直反人性,連糖都不能吃了,人生的樂趣起碼得少了一半啊喂!相比起來,接下來這群科學家就要可愛的多了,因為他們沒有「敦敦教誨」我們不要吃糖,而是告訴大家:如何科學健康地吃糖。

吃貨們,快快獻上你們的膝蓋吧!

近日,普林斯頓大學的Joshua D. Rabinowitz教授以及他的研究團隊,在頂級期刊《細胞代謝》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告訴我們:水果、果汁等各種甜點,在飯後食(飲)用更健康。

單單一個結果當然無法令人信服,接下來看看Joshua D. Rabinowitz教授是如何解釋的。

30秒速讀版:

1、甜食中的糖類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而引起肥胖、脂肪肝等疾病的主要是糖類中的果糖成分。那我只吃含葡萄糖的甜食行不行?恐怕不行,因為葡萄糖不甜,果糖才甜啊。

2、Rabinowitz教授發現,當我們吃下去的果糖量比較少時(低0.5g/kg,對於60KG的人來說相當於1個300g的蘋果),果糖幾乎全部由小腸消化轉變成可以循環利用的葡萄糖和脂肪酸。但吃得太多,多餘的果糖就會進入肝臟轉化成脂肪,引發一系列代謝問題。

3、吃飯之後,小腸消化果糖的能力比空腹時足足增強了一倍。所以,吃飯之後吃糖,糖更難被轉化成脂肪。這一研究告訴我們,甜食最好不要吃太多,要吃也要在飯後吃。

果糖才是我們不能吃糖的主要原因

我們常常吃到的甜食中,主要的糖類就是葡萄糖和果糖,例如我們常常吃到的蔗糖中,葡萄糖和果糖對半分,各佔50%。而工業上最常用的甜味劑高果糖玉米糖漿中,果糖的含量達到了55%。

正常情況下,葡萄糖被人體吸收後,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維持機體的能量供應,或者是合成糖原儲存起來,只有很少一部分被合成脂肪,並且當肝臟脂肪含量過高時,這一過程還可以被抑制。

但是果糖不同,在肝臟內果糖主要參與肝臟脂肪的合成,同時,這一過程無法被限制。所以,果糖攝入過多,肝臟就會積累大量的脂肪,誘發胰島素抵抗,造成一系列代謝相關疾病。

那為什麼還非得使用果糖呢?這倒不是商家黑心,非得使用不好的果糖,而是因為果糖甜,而葡萄糖不甜。

在過去的200年里,果糖的人均消費量增加了100倍。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也證明,果糖攝入增加,與包括肥胖,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脂肪肝在內的一系列代謝相關疾病密切相關。

少量果糖由小腸代謝為葡萄糖,大量果糖由肝臟轉化為脂肪

Rabinowitz教授的團隊通過標記果糖代謝產物的方法,發現小腸和肝臟都是代謝果糖的場所。而且當體內的果糖含量低於0.5g/kg(60千克的人果糖攝入量低於30克)時,絕大部分果糖都由小腸代謝,其中大部分的果糖被轉化成了葡萄糖,一部分被轉化為有機酸,只有少量的果糖進入肝臟。

但是如果攝入的果糖超過0.5g/kg,那麼多餘的果糖就會進入肝臟被轉化為肝臟脂肪,引發一系列代謝問題。

飯後小腸消耗果糖的能力翻倍

Rabinowitz教授通過小鼠實驗發現,在餵食後的2小時內,小鼠的小腸代謝果糖的能力相比於空腹顯著增強。相比於空腹狀態,餵食後小腸代謝果糖的能力幾乎增加了一倍。這也意味著,飯後吃甜食時,更多的果糖被轉化成了可以循環利用的葡萄糖和脂肪酸,而不是被轉化成脂肪存儲起來。

總而言之,新的研究告訴我們:

1、甜食最好不要吃太多;

2、嚴格避免空腹時食用大量的甜食和含糖飲料;

3、甜食最好要在飯後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客健康諮詢 的精彩文章:

14歲少女狂吃肥肉增重,只為捐髓救活患「血癌」的父親!

TAG:健客健康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