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Indonesia-日惹城

Indonesia-日惹城

第55篇

本文共2219字,閱讀時間約6分鐘

1.

我是在朋友圈看到之前的同事曬了護照,配文「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這通俗的模板一下子就啟發了我:無需太多準備,走就是。

所以幾天之後我從上海出發,中轉吉隆坡,到雅加達,出發前幾天臨時又起意決定直接去日惹(Yogyakarta)。於是在一天內轉了3次航班。

在前往雅加達的飛機上遇到一個華裔老奶奶,她有1個兒子和1個姑娘,兒子在新加坡工作,姑娘嫁到了印尼。每年她坐兩次飛機,去看望子女。讓我想到東南亞的國家互動也許和歐洲國家類似,地理和文化的習性相近使得在其中的人們連接更緊密。

首都雅加達的哈達機場(Soekarno-Hatta International Airport)是個活脫脫的迷宮,兩個航站樓相距甚遠,本來想先瞧瞧風土人情的我狂奔著問路,去找航站樓之間的往返空軌.....本來充裕的時間變的不充裕。坦白說,像這樣的並不連棟的機場建築我是第一次見,我猜這就是在項目伊始沒做好未來拓展規劃的好例子。

然後我在候機室候機,發現單單一個候機室與其他通道彼此都是連通的,過道處裝飾印度教或者南傳佛教那種曲線美的花紋。到日惹時已經差不多快10點,在booking上定了一家民宿,我打車直奔那裡。司機師傅會一點英語,有一搭沒一搭閑聊後,我開始觀察日惹街頭。

建築大多不過三層,即使是黑天也可以瞥見其斑斕的色彩。和我見過的大多數國外廣告一樣,字母效果永遠特別絢麗醒目。一路上幾乎沒有見到行人,一輛輛摩托車飛馳而過,即使是這個時間,每隔一段距離總能發現小吃攤。

在矮棟小巷子中尋覓覓到我的民宿,而後就著熱空氣沉沉睡去。

2.

白天里日惹的街頭與夜晚無異,但色調更活潑。

我背著包懶洋洋沿著地圖線路走,準備去皇宮和馬里奧波羅大街(Jalan Malioboro)逛一逛。路過一處公園,說是公園,其實也就是一片被馬路圍繞著的草地,連柵欄也沒有。但我看到有一群中學生在上體育課。從遠處望過去,那蔭蔽下也是一片好景色。

路上我碰到2個好心的大叔騎摩托車帶我閑逛(雖然節省了腳力但也花了好些時間)。第一個日惹大叔帶我參觀了他負責打理的清真寺(Masjid),我光著腳在大廳里張望。

(穆斯林打擊樂器,一手敲擊,另一手控制前一步驟振動停止)

無論是牆壁上的雕飾還是大理石瓷磚。從外從里,這裡的清真寺都和這座城市其他的建築太不相稱了——讓人眼前一亮。

每隔個一兩公里,你總可以發現這些特別的公共祈禱建築。和穆斯林女性的頭巾一樣,清真寺的華麗也是這個穆斯林國家的特徵之一。

第二個大叔帶我去馬里奧波羅大街抖了一圈,間或銷售了他的得意蠟染畫——當地很多人靠此為生。

我沒有買他的畫,倒是在街上偶遇了沙嗲肉串。吃的第一口,我就被沙嗲姜的口感驚呆了,那個甜爽!雖然肉串附帶的當地糯米飯味道一般,絲毫不阻止動了念頭就買來吃!!

(日惹王宮和沐浴池,還是我朝生活更氣派...)

日惹南北分別有兩個建築群聞名世界:普蘭巴蘭神廟(PrambananTemple)和婆羅浮屠(Borobudur)。印度教和佛教我是有點分不清了......總之前者供奉是梵天、濕婆等大神,造型更曲線。

(普蘭巴南遠景)

下午在馬里奧波羅大街,我坐本地公交車去往普蘭巴南神廟,有趣的是公交車採用的是人工基數,站台和車上分別有一個人統計上下車的人數。

烏雲漸密,雖然沒看到日落,這並不影響我愉悅的心情,這些獨立的廟層層堆砌起來的輪廓甚是漂亮。我繞著廟走了一圈,發現不遠處有不少人搭帳篷在搞什麼活動。想起早上第一個大叔告訴我今天是日惹第一任王妃的誕辰,也許是這樣。

3.

這次旅程,是我第一次嘗試用隨性指導自己。這是我親愛的女友影響我的。去婆羅浮屠的行程也是這樣展開。不足3點,一小車人已經抵達婆羅浮屠入口,你懂得,日出票給我們這些外國人爽。

4點開始,穆斯林祈禱的樂聲已經響起。抹黑爬上婆羅浮屠這個蛋糕一樣的建築,望著群山,一種奇異的儀式感油然而生。不知公元750年至850年間,當時統治爪哇島的夏連特拉王朝統治者會不會享受這樣的儀式感。

被火山灰掩埋又被挖掘出來的這個寺廟,真正驚人的不是日出之景,而是這曼陀羅形狀低下流程方形基座邊緣一圈圈連續的雕刻畫,敘事和裝飾並行。我想做建築工作的當時這些工匠和工人,他們一定是自由之身,自願建築而不是被奴役。稍一感知就知道了,只有虔誠的自由之身才有這樣的工整和嚴謹。我堅信不疑。

(婆羅浮屠)

和我同車的有一個健談的德國人,Bastian。做煙草生意,40歲出頭的他週遊世界,有前妻、前女友和一個12歲的可愛女兒。你知道的,就是擁有那種自我人生的人兒。但對我來說,意義就在這裡。這是我第一次實地看到,並且感受到這樣的人生。它讓我感到些許興奮。

我看到了某種現在我還不能很好描述的可能性——當然不是簡單的定義為「一樣的人生之路」。但意識到自己人生還有其他的可能性,就是讓我很開心。

開心的我晚上又來到馬里奧波羅大街逛逛,這會熱鬧多了。人們大多席地而坐,賣茶水的小販和拿著吉他的樂人走來走去。我也坐下來看著這景緻,彈著自己虛擬出來的曲子。

(名叫Bakso的印尼常見小吃,肉丸子+各種)

目光忽然定格在一個身材修長的老者,他身後有個小小女孩拉著他的衣袖。那個老人拿著一個上面掛著棉花糖的竿子叫賣,小女孩也穿著和棉花糖一樣顏色的衣服,時不時走來又回來。他們在人群中穿梭,甚是一副好畫面。我沒有拍照,就讓那奇特的景色留在腦海里好啦。

臨近深夜,月亮高高掛在天上,日惹並未有太多的雨水。

我又一次走在2天前坐車路過的街道上。故意拐進一條小街道,和當地的摩托車男子們吃過炒麵後,遲鈍的我才慢慢意識到日惹的生活方式,差別真的不在於食物或者建築風格上。

(街上有趣的車夫車,乘客座位在前,司機老漢騎車)

這裡的人慵慵懶懶,做什麼都遲到。他們的心理邊界更模糊,因此即時是偶然坐在一起的陌生人,起身離去也會碰拳示意。這樣的互動還有很多。我記不得什麼時候在一個作家的文章中看到他描述過類似的差異。

不是說這樣做就更好,還是那句話,看到不同種的可能性,意識產生波動,這種感覺,很有趣。

To be continued.

縫合知識

記錄感悟

踐行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博451 的精彩文章:

TAG:李博4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