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沙漠中走過五千年

沙漠中走過五千年

沙漠中走過五千年

提到埃及,馬上想到的就是沙漠中矗立著的金字塔。而說起阿聯酋,儘管很多人對這個國家未曾有過耳聞。但說起迪拜這座城市,卻馬上能聯想到紙醉金迷的現代化大都會。而從埃及走到阿聯酋,這種巨大的古老與現代的反差,定會給人以一種穿越的感覺。

埃及

"Near the Nile River stands the world famous pyramids."

埃及,這座古老而神秘的國度,在尼羅河水的滋養下,於公元前4500年左右就有了古代文明。隨後,各個王朝依次更迭,也成就了如今為現代人所熟知的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埃及神廟等標誌性建築。

在炎熱的7月來到埃及實在不能說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剛下飛機,就立即被35°C以上的燥熱裹挾著前行。隨著人潮蜂擁進室內,本以為能讓空調驅散暑意,不曾想只能在有些破舊的開羅機場內排隊等待入關,地上的黯淡的瓷磚、昏暗的燈光和嗡嗡的吊扇,那是一種無以言說的「阿拉伯」式的感覺。不過於一個非洲國家而言,這樣的規模和配置確實不能算是差的了。

走出機場,重新被熱浪包圍。刺眼的陽光和能讓體內水分不斷蒸發的溫度讓人一刻也不想多待在這裡。匆忙中上了車,留下了這張抵達埃及後的第一張照片後便驅車離開了。

位於尼羅河東岸的舊埃及博物館,是造訪埃及的第一站。這裡藏有約30萬件文物,其中大部分是法老時期的文物,因此也被稱為「法老博物館」。館內不出所料地沒有空調,但卻意外地涼爽。進館後的第一件文物就是著名的羅塞塔石碑。商博良正是以此為突破口,解開了古埃及象形文字之謎。可惜真正的羅塞塔石碑如今被存放在英國的大英博物館內,在埃及所見的是其兩個復刻版的其中之一。

可能由於數量過多,全然沒有了「物以稀為貴」的特點的文物就簡單地陳列在那裡,眼睛一瞥而過可能就錯過了一件稀世珍寶。

在二樓的一個展廳中,展示著各種動物的木乃伊,小到貓,大到鱷魚,隔著玻璃似乎仍能感受到那條千年老鱷強大的氣場。

離開這座堆滿了法老時代印記的博物館,在開羅市內兜兜轉轉,尼羅河就靜靜地流淌著。古時候尼羅河定期泛濫的河水,使得河谷地區的種植和灌溉成為可能。這條世界第一長河就這樣不緊不慢地流淌了幾萬年,在沙漠中澆灌著文明的種子,又滋養著古埃及文明的成長。

而造訪金字塔,必然是此次埃及之行的重頭戲。位於開羅西南吉薩高地上的吉薩金字塔群,是第四王朝的三位皇帝胡夫、哈夫拉和門卡烏拉祖孫三人的陵墓。其中胡夫金字塔是埃及現存96座金字塔中最高的一座,其也是在巴黎的埃菲爾鐵塔落成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

進入景區之前,必須要通過埃及軍方的安檢。不過說到安檢,在這裡連進酒店之前也必須通過安全檢查。但是這種檢查看似十分嚴格,實際上和上海地鐵的安檢形式差不多,甚至可能還要再低級一些。

進入景區之後,空曠的吉薩高地上矗立著的三座金字塔著實令人嘆為觀止。很難以想像這種極為嚴謹的構造和如此巨大的石塊是如何在千年以前被通過精妙的計算而完整地堆疊上去的。

不過,若是換一個角度想。在王朝的統治之下,底層的百姓不過是苦役罷了。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復始地為建造國王的陵寢而賣命。這和秦始皇的阿房宮「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相比,恐怕難分高下吧。 他們的「子子孫孫無窮匱也」,也僅僅是讓王朝馬車得以繼續前行的車輪而已。

↓ 金字塔

↑ 獅身人面像

儘管獅身人面像和門卡烏拉金字塔是同一時期建造的,但是要前去參觀斯芬克斯卻要走上一段不短的路。

出自《俄狄浦斯王》的斯芬克斯之謎可謂膾炙人口,曾經難倒無數過路人的「什麼東西早晨用四條腿走路,中午用兩條腿走路,晚上用三條腿走路?」被俄狄浦斯解開,日夜守衛於此的斯芬克斯羞愧地跳崖而死。

如今,參觀斯芬克斯像不用再擔心被這座石像的突然開口而奪了性命。因此遊人也多了起來,三三兩兩的遊人和駱駝構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不過這裡倒是以歐洲遊客居多,熟悉的中文並沒有像想像中那樣隨處可見。

金字塔之夜?

而到了夜裡,金字塔又是另一番景緻了。打上大燈,配上多語種的解說,就是一場頗具特色的「古埃及歷史之旅」。這對於不遠千里而來的遊客而言,吸引力自然是相當大的。金字塔前的一個區域被專門闢為燈光秀的場地,成片的小板凳放在那裡等待著來自世界各地遊客的到來。面前巨大的石壁是天然的銀幕,從象形文字中擷取出來的部分在石壁上滾動播放,配上解說詞和簡單的動畫,歷史書上的點點滴滴彷彿又在這裡得以重演,著實令人有些驚喜。

在埃及,除了炎熱和沙漠之外,更多的是千年以來的亘古不變的震撼。在夏天踏足這片土地,所能感受到的更像是這片土地真正的風情。不懼酷暑,才能在這座沙漠中發現最真實的埃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條鮪魚海里游 的精彩文章:

TAG:一條鮪魚海里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