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瞧海龜腳蹼!腳撕海葵 猛劈水母全都不在話下
這裡有
最前言的科學新聞
最精彩震撼的圖片
全文字數:757字
閱讀時間:2分鐘
GIF
腳蹼不僅可用於游泳,還可作為海龜的一種工具,攻擊或者抓住獵物。
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海龜可以進化腳蹼,使其像手一樣,用於切割水母。同時,它們還使用腳蹼抓住獵物,吃珊瑚表面上的海綿,甚至在吃完之後再舔食自己的腳蹼。
之前科學家認為這些動作太複雜,對於海龜的小腦袋而言是不可能完成的。美國加州蒙特里灣水族館研究人員在網路上羅列海龜照片,通過分析這些照片,科學家發現海龜腳蹼具有驚人的敏捷度。
研究人員稱,這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因為海龜的頭部太小,無法協調完成如此複雜的動作。研究報告合著作者、蒙特利灣水族館科學主管凱爾·凡·胡坦(Kyle Van Houtan)博士稱,海龜並未發育形成額葉皮質,獨立清晰的腳趾或者任何學習能力。但是它們會舔腳蹼,就像兒童玩玩具一樣,這一行為表明海龜具有重要的進化特徵——機會可以改變適應性。
研究人員指出,海龜腳蹼除了游泳之外,還具有8種功能。這些功能被分類為:「抓持」、「挖掘」、「打擊」、「攪拌」、「槓桿」、「猛擊」和「敲碎」
研究中的圖像顯示,海龜可以使用腳蹼猛劈水母,滾動海底棲息的扇貝,抓住珊瑚,撕碎海葵。
研究人員指出,海龜腳蹼除了游泳之外,還具有8種功能。這些功能被分類為:「抓持」、「挖掘」、「打擊」、「攪拌」、「槓桿」、「猛擊」和「敲碎」。
他們對3種海龜物種進行了研究——綠海龜(Chelonia mydas)、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和紅海龜(Caretta caretta)。
在海洋哺乳動物身上也有類似的行為,例如:海象、海豹、海牛和海獺。這項最新發現有助於科學家進一步理解海洋四肢生物的進化,並提出了「先天或者後天」的問題——這些特徵是後天學習獲得,還是與生俱來。
圖中是澳大利亞海域一隻海龜用腳蹼「猛劈」水母,之前科學家認為這一動作太複雜,對於海龜的小腦袋是無法實現的。最新研究表明,海龜腳蹼具有驚人的靈活程度
胡坦博士強調稱,我們期望這些事情會發生在一個高度智能、適應性強的群體性動物身上。對於海龜來說,情況就完全不同,它們出生之後就再未見過自己的父母,也沒有接受過媽媽的訓練。令人驚訝的是,它們竟然在沒有任何學徒的情況下想出了如何做到這一點的方法,而且它們的腳蹼並非完全適應這些任務。目前,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PeerJ》雜誌上。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人類想殖民火星?第一步或許需要招募些經過基因改造的人
TAG:新浪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