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千億美金誘惑 三大原因制約下,誰會第一個成為中國的奈飛

千億美金誘惑 三大原因制約下,誰會第一個成為中國的奈飛

1200億美金市值,全球訂閱用戶數1.176億,今年收入將達到150億美元。是的,我們說的就是Netflix(奈飛)。

在中國在線視頻行業中,目前愛奇藝,優酷土豆,騰訊視頻三足鼎立,均在爭奪行業內的翹楚地位,想成為第一個中國版的Netflix。

單就2017年Q4來看,Netflix新增的訂閱用戶為836萬人,創下歷史新高。這當中國際市場的發展成為了主要動力,新增用戶為636萬人,貢獻了2.27億美元利潤,並實現了國際市場的首次盈利。

面對Netflix在國際市場上如此迅猛的發展和擴張,其創新高效的運營模式,被國內的視頻網站紛紛效仿,但到目前為止,看到的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Netflix採用的是自製內容+付費會員的運營模式。於是各大視頻網站紛紛砸錢自製內容,希望通過獨家版權的內容來吸引更多的粉絲用戶,然後再通過在線廣告,付費會員等多種營收模式來獲取收益。

愛奇藝在2016年開始了「版權+自製」的內容戰略。其中,愛奇藝的自製劇《老九門》的播放量超過百億,成為全網首個破百億的網劇。

2017年,愛奇藝在內容的自製與版權上持續發力。在網路大電影,網劇和網綜上多點開花,推出近200個頭部項目,針對內容的投資額超過了100億元。其中自製的網綜《中國有嘻哈》耗資2億多,是愛奇藝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網綜頭部節目。

而優酷也同時布局了三大內容策略,即類型化、內容品牌化、和排播自主化。騰訊視頻2017年則在系列王牌節目、開創性節目、受眾定向節目、黃金版權節目四大領域全面發力。

如此效仿Netflix的成功運營模式與經驗,但是三大視頻網站卻紛紛陷入了一種搶奪會員的爭奪戰當中,一直被困在投資成本與營收收入難以平衡的怪圈中無法自拔。

其邏輯是,想要保證用戶的活躍度,就要不斷的製作出能夠吸引觀眾的自製爆款,而自製爆款的製作成本和資源的巨大投入,想要收回成本就只能靠在線廣告和付費會員的營收,雖然目前三大網站還都沒有擺脫虧損狀態。而為了搶奪會員資源,又得繼續燒錢,在內容上加大投資。如此循環往複,導致最終的結果是,三大公司都在盼著對手先於自己燒光手中的錢後出局退場。

齊白石說,學我者生,像我者死。其實除了燒錢以外,Netflix成功的核心除了運營模式的創新外,原因還有以下三點:


1、在家觀觀影習慣的固定群體,給了Netflix發展的土壤

從這一點上講,現在正是中國視頻網站發展的黃金時期。據愛奇藝在美上市的股招書上顯示,截至2018年2月份,其付費會員數達到了6010萬人,比起2017年第四季度的5080萬,在短短數月,增長了近930萬人。

而在收入結構中,付費會員業務的營收比重也在不斷增加,2015年會員服務收入為9.96億,佔總營收的18.7%;2016年會員服務費為37.622億,佔總營收的33.5%;2017年的會員服務則上升到65.36億元,佔總營收的37.36%。

這些數據足以表明,目前中國的年輕一代,正在養成會員付費觀看長視頻的行為習慣。較老一輩人不同的是,這一代人,是有上網習慣,有娛樂文化需求,並且有支付能力的年輕人,而他們正是現在視頻網站快速發展的土壤。


2、Netflix不斷擴充和豐富自己的內容儲備,使自製的內容更具版權和獨有性

這個亦是三家視頻網站所努力的方向,但是在製作的內容的方面,卻忽略了自身的獨特性與豐富性。這方面在網綜的表現上最為明顯,2017年的《中國有嘻哈》創造了網路綜藝的奇蹟,不僅如此,還帶動了年輕人們所推崇的街頭文化的發展。但是隨後的網路綜藝平台上,出現了更多表現街頭和亞文化的節目,而且大多都是相同題材,形成相同形式之間的內耗式對壘。

例如優酷借著街頭文化的東風,推出了街舞題材的網綜《這就是街舞》,愛奇藝方面馬上也推出了相同題材的《熱血街舞團》。愛奇藝製作了《機器人爭霸》,優酷緊接著也播出了《這,就是鐵甲》。

反觀Netflix,雖然製作內容的成本在逐年增加,2012年其在內容方面的投入是20億美元,2016年為60億美元,2018年預計約80億美元,但另一方面,Netflix的內容儲備糧卻在減少:2014年1月,擁有6484部電影和1609部劇集,到了2016年3月,卻減少到4335部電影和1197部劇集,下降了32%。

其原因,是在於Netflix要保持它自製內容的純粹性。舉了例子來說,熱門劇集《飢餓遊戲》就被Netflix賣給了Hulu——因為《飢餓遊戲》的版權並不完全歸Netflix。Amazon公司同樣也有其播放權。於是,Netflix為了保持其內容的獨有性,同時也是為了節約成本,放棄了該劇。

Netflix公司寧缺毋濫的行事風格,以及其製作內容特有的品牌效應,導致在美國二十到三十歲的年輕人中間,形成了其穩定的收看人群。三大公司追尋熱度所製作的內容,在短時間內可能會聚集和吸引到一批用戶,但是隨著熱度的減退,其非興趣驅動的會員用戶的粘性在不斷的下降。用戶人群在三大公司的爆款內容中不斷的轉換,並未針對不同需求形成特定的用戶群體。


3、Netflix一直致力於給訂閱會員更好,更方便的用戶體驗

這是最主要的一點。三家視頻網站公司寄希望於對手的倒塌,總而能夠壟斷市場,而卻忘了如何滿足用戶越來越高的觀影體驗的需求。

對於用戶來說,花費較少的費用,觀看新穎的獨家內容,避免廣告的打擾等等這些,是他們追求的用戶體驗。而這種體驗,也在跟著社會消費模式和觀念的改變,而隨之改變。

總之,當三家公司備足彈藥,屯好糧草,準備打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的時候,卻誰都沒有注意到,他們共同要面對的服務對象---用戶的體驗標準與需求正在發生飛速的轉變,而誰能跟上這種轉變,即是成功的根本。

其實,中國的市場之大,又何止這三家的爭奪,如果一味的求全,圖謀霸主的位置,那麼恐怕也只能是步步自封。但如果各各視頻網站,都能夠前心下來深挖自己的自製內容,擴充其內容的存儲量和豐富性,那麼對於行業內來說,會節省一些不必要的重複資源的浪費與投入,另一方面,根據其製作內容中,帶有自己特色的品牌氣質,逐漸的在市場中,觀眾就會形成一種有導向的分流。每個視頻網站根據自身特點,都會擁有固定的與之相配的粉絲群體。

在現如今年輕人主導網路消費,並崇尚視覺享受的土壤下,可預期的,將會有不只一個中國Netflix的出現。它們各自針對不同需求的特定人群,為其提供更專業,更細緻的用戶體驗。

同時,我們也歡迎您的投稿,一經採用,不少於200元/千字的報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科技 的精彩文章:

吃雞遊戲開發商鼻祖陷冰火兩重天:玩家人數和差評均創新高
安卓之父嘲諷中國手機:vivo的全面屏設計是我們玩剩下的

TAG:電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