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族尚紅,而滿族為什麼尚白?

漢族尚紅,而滿族為什麼尚白?

編者註:漢族尚紅,至今有中國紅之說,但滿族尚白,如滿族最早的對聯都用白色,大金國的時候也尚白。如果從世界各民族分析,尚白的是主流,如西方各民族也尚白,如婚禮的婚紗都是用白色,而紅色被認為戰爭和流血。下邊是專家就滿族尚白的論述。

滿族尚白藝術形式美解讀

閻麗傑1,左宏閣2

(1.瀋陽大學 文化傳媒學院,遼寧瀋陽110044;2.北方民族大學文史學院,寧夏 銀川750021)

摘 要:滿族自古有尚白習俗,從而使滿族的藝術形式美具有鮮明的色彩特徵。滿族藝術尚白和滿族的歷史文化、社會生活實踐、民族習俗有密切的關係。滿族藝術尚白的特點是滿族深層社會心理的藝術表現。

關鍵詞:滿族;尚白藝術;民族心理

崇尚白色是滿族藝術形式美的重要特徵之一。白色儘管是藝術形式符號,但崇尚白色卻是人們在長期生活實踐中情感積澱的對象化外顯,白色被滿族人賦予了豐富的情感想像,滿族人通過白色在對象世界中肯定自己。

滿族自古就有尚白習俗。滿族先世靺鞨建立渤海國,白色成為滿族先世的部族特徵。「完顏部多尚白。」[1](1396)「金俗好衣白。」[2](552)《滿文老檔》記載滿族用白馬祭天。滿族自古就把白色作為尊貴的象徵,並保留了尚白習俗。

(一)滿族的生息之地常年冰雪覆蓋

滿族以長白山為發祥地,號稱「白山黑水」。長白山是東北的主要山脈,滿語稱長白山為「果勒敏珊延阿林」。長白山的主峰白頭山直插雲天。唐朝稱長白山為「太白山」,金朝時始稱「長白山」。古時記載長白山「山體皆沙石,而草木不生,積雪四時不消,白頭之名,似以此也」[3](1)。從肅慎到滿族,滿族在長白山繁衍生息了三千餘年。長白山的豐富資源成為滿族重要的衣食來源。滿族人喜愛長白山,敬奉長白山。滿族尚白習俗和長白山情結有密切的關係。「個人無意識有一個重要而又有趣的特徵,那就是,一組一組的心理內容可以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簇心理叢。」[4](35)由於滿族世世代代在白色的環境中生活,白色與滿族的和平生活形成了固定的聯繫。長白山冬季長、夏季短,冬令時節,大雪封山,堅冰鎖河,銀裝素裹,玉樹瓊花,一片冰雪的白色世界。滿族在白色中積澱了濃厚的情感,這與滿族的生活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

(二)滿族的民間信仰中崇拜白色

滿族先世認為白色是驅魔潔世的吉祥之色,薩滿祭祀時往往穿白色衣服。滿族薩滿創世神話《天宮大戰》中女神用白色神花戰勝了惡魔。天神阿布卡赫赫被抓,天要塌陷,日月無光,天鳥地獸相繼死亡,在千鈞一髮時刻,者固魯女神們化作了一朵芳香四散、潔白美麗的白芍藥花星。惡魔們爭搶著摘白芍藥花,花朵突然變成千萬條光箭,射向惡魔的眼睛,惡魔痛得滿地打滾,逃回了地穴。因此,滿族人無論戴花、插花、貼窗花、雕冰花,都喜歡白芍藥花。

在薩滿教中,白色的雪花也是滿族人膜拜的對象。「雪花,也是白色的,恰是阿布卡赫赫剪成的,可以驅魔潔世,代代吉祥。」[5](34)滿族雪壇主祭神尼莫媽媽身披潔白皮斗篷,騎著豹花點的白色母鹿。滿族先人熱情地謳歌雪花:「瑞雪降臨了,吉祥的雪呀,幸福的雪呀,富庶的雪呀,災難遠遁,獸群繁盛。」滿族的薩滿教認為白色的雪花可以給人們帶來吉祥。

滿族的薩滿教離不開白色。滿族的線鎖是用白綾製成。滿族同族祭星,要用白羊、白馬、白兔皮做祭服,用白石壘灶烤肉,「山坡上的祭壇是用潔白的冰砌成的,通往祭壇的梯子也是用冰制的,祭壇的左後方有冰砌的星塔,內有長明獸頭燈。星塔前豎立著冰雕成的神獸偶,稱為護塔神獸」[5](53)。

(三)滿族的漁獵文化影響深遠

滿族尚白習俗和滿族的漁獵文化有關,最直接的原因是有利於獲取獵物。「女真及其先世,長期在冰雪環境中從事狩獵,白衣與冰雪同色,便於靠近被獵取的禽獸,提高命中率,具有保護色的作用。世代因襲,遂成尚白之俗。」[6](65)滿族的先人在長白山林海雪原中狩獵、伐木、砍柴,對潔白的冰雪懷有深厚的感情[3](2)。狩獵結束後需要安全往返,而安全往返的首要條件是辨方向、明路線,其依據是獵人發現白色的鳥屎。白鳥屎也稱「雀書」,是吉祥的預兆,也是滿族獵人的路標。有的滿族獵人在某棵樹上砍掉一塊樹皮,露出白茬,也可以成為路標。滿族先人狩獵要藉助於獵鷹海東青,海東青以有純白的「玉爪」者為上品。滿族獵取的貂皮以毛長三寸的「千金白」為稀珍。可見,滿族的漁獵文化和白色有著不解的淵源。

(四)滿族的採摘習俗中注重白色

滿族經濟是從狩獵、採集經濟向農業經濟過渡的。滿族先人大宗的經濟來源是採集,主要有人蔘、蘑菇、蜂蜜、白附子、蜜蠟、松子、榛子仁、菱仁、樺皮、珍珠、白芍藥、海象牙、鹽等。這些採集物有一個共同的特徵——色彩為白色。如白色樺樹皮有重要的用途:樺皮筐成為滿族人重要的生活生產工具,可以用來挖人蔘、裝松子、揀蘑菇、採藥材等等;樺樹皮還可以苫房頂,製成紙張、樺皮碗、樺皮盆、筷子盒、茶葉盒、針線盒、引誘野獸的喇叭、捕魚的浮標、牛籠頭等等。另外,滿族自古有採食白芍藥之俗。《松漠紀聞》記載:「女真多白芍藥花,皆野生,絕無紅色。好事之家,采其芽為菜,以面煎之。凡待賓客齋素則用,其味脆美,可以久留。」[6](278)

(五)滿族的生產工具多為白色

滿族先民對白色金屬的需求導致了獨特的審美。《金史·太祖本紀》記載:「遼以賓鐵為號,取其堅也。賓鐵雖堅,終亦變壞,惟金不變不壞。金之色白,完顏部色尚白。」[1](17)明朝時的女真人要交鐵賦,女真人用貂皮與李朝換回牛鐵等必需品,牛以厚其農,鐵以利其兵。滿族先民最大的貿易品是鐵。各部女真由於缺乏鐵的來源,陷入男無鏵鏟、女無針剪的困難局面。滿族先人以白色金屬為美,因此,滿族好的生產工具大多是白色的。

尚白藝術是滿族民眾長期審美實踐的結果,是滿族群眾集體審美意識的結晶。它不是某一個天才藝術家獨到的發現和創作,而是滿族民眾自覺自愿、不知不覺、超越時空的一種創作,滿族民眾甚至都沒有意識到這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創作,而僅僅把它看作是生活中的一種必需品,看作是生活的一種程式化的遵循。

滿族尚白藝術兼有民俗生活和藝術的二重性,是滿族民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滿族民俗生活中的必有之物,同時,滿族尚白藝術也是滿族的一種民間藝術。這種藝術是非專業藝術家創作的,藝術媒介往往是生活中信手拈來之物,包括樹葉、苞米窩、樺樹皮、魚皮等。滿族藝術散發著濃郁的生活氣息。滿族藝術作品往往取材於生活中的用品。滿族藝術媒介與滿族民俗生活、地域氣候密切相連。

(一)滿族尚白藝術在薩滿服飾中有鮮明表現

滿族星祭神服是白色對襟的上衣,衣襟上綴飾七顆黃黑色星星,左衣襟有三顆星星,右衣襟有四顆星星。薩滿海祭神服是白色綴有黑白圖案,黑白圖案位於海祭神服的領口周圍、衣襟下擺、袖肘部位。薩滿祭的骨披肩、骨裙都用白色骨片裝點而成。薩滿鷹祭大白鷹舞曲的表演服飾為白色神鷹。薩滿神偶、冰偶、鷹神神偶、醫病神偶、神鼓、九千歲面具等都為白色。「往昔,在滿族背燈祭時,薩滿要身圍白裙,搖動腰鈴或洪鳥(鈴),兩肘扇動,象徵布星女神卧位多媽媽的非凡來歷,她是創世之姊妹祖之一,她人身鳥翅,身穿白色羽皮袍,背著裝滿星星的小皮口袋。」[5](51)可見,滿族的薩滿教祭祀當中注重白色,彰顯白色。滿族繡花女神伊爾哈生前綉出的花都有生命,死後化作雪白的大石頭,哪個姑娘坐到這個白石頭上就會自動繡花。繡花女神變成白色石頭不是隨意為之,而是滿族傳統的審美習俗使然。

(二)滿族尚白藝術在口承文學中有大量表現

滿族人喜愛的許多土特產都是白色的,食物如人蔘、樺樹、蘑菇、蠶蛹、豆腐,服飾如薩滿祭祀服飾,遊戲用品如嘎拉哈等。滿族人喜愛的笊籬姑娘就姓白,戴著白花。滿族的許多神話傳說都描寫了這些白色的土特產。《罕王賞參》《人蔘蜜》《扇子參》《棒槌姑娘》《棒槌鳥與達六哥鳥》《參女搭車》《人蔘淚》《樺皮簍》《樺樹精求親》《樺樹姑娘》《養蠶姑娘》《蠶姑姑》《不愛財的豆腐兒》《白雲格格》,這些滿族說部都與白色有關,表達了滿族人對白色的喜愛。

(三)滿族尚白藝術在剪紙中有重要表現

滿族舊俗春聯用白,喪事用紅。滿族白色剪紙圖案多為神偶、動物、花卉,表現了滿族豐富的民俗生活,民族狩獵生活、薩滿宗教、英雄故事、飲食習俗等都在滿族剪紙中有所表現。另外,滿族人還用風乾的白色苞米窩剪紙。苞米窩即苞米葉,苞米葉剪紙獨具特色。苞米葉剪紙採用乾燥的苞米棒裡面的2至3層葉片,一般葉寬10至15厘米,最長可達17厘米。苞米葉剪紙粗獷簡括,自然古樸,紋理天成,取材方便,生態環保,圖案吉祥。

滿族祖宗板上的滿文掛箋為白色。祖宗板上的白色掛箋大體呈長方形,下部為鋸齒狀穗子,中下部為蜂巢狀鏤空底子,上面刻有滿文。白色掛箋上的滿文為「佛爾郭出課」,漢語的意思為「奇瑞」,意在歌頌祖宗的功德。掛箋潔白無瑕,莊重肅穆,用來祭祖。祖宗板上的白色掛箋為三至七張不等。

(四)白色成為滿族人重要的審美標準

白色成為滿族人判斷美的重要標準。滿族說部《薩布素將軍傳》中描寫薩布素「身板像小白樺樹一樣挺拔。」[7](4)「那女子的面容,嬌嫩得就像山坡上剛要開放的芍藥花。」[7](125)白雲格格穿的衣服之所以美,是因為她的衣服是由「九十九朵雪花雲織成的銀花衫」。雪祭的《報祭詞》中歌頌聖潔的雪:「闔族集眾虔誠雪祭。九層天上的雪呀,聖潔的雪呀,吉祥的雪呀,阿布卡格赫賜給人間。」[5](67)滿族歌頌雪,潔白的雪帶給人們子孫綿延,福壽無疆的幸福生活。

色彩能引起人不同的生理與心理感受。滿族人對於白色的喜愛,與滿族長期的社會生活實踐有著密切的關係。滿族棲息地的自然地理環境、氣候的冷暖對滿族民族心理有很大的影響。白山黑水、冰天雪地的生活環境使得白色已經在滿族人的潛意識中積澱、抽象,逐漸成為和平的符號。白山黑水冬季漫長,夏季短暫。常年與冰天雪地打交道,滿族人生活生產環境和白色結下了不解之緣。白色生活環境經過長久的歷史積澱,成為滿族人生產勞作的要素,白色也逐漸抽象為和平生活的象徵符號。白色背後深蘊的社會心理是滿族人對和平生活的追求與嚮往。白色成為平安穩定的生息地的象徵。

滿族曾長期處於民族遷徙、戰爭之中。合併各部落、四處征戰的狀態使許多滿族人內心痛苦、緊張,生活困頓、凄慘。「沙漠萬里程,安得善水草。長嘶西北風,筋力不奈老。」「胡笳曲就聲多怨,破鏡詩成竟自慚。」[8](5)「驚風隨壑轉,殘雪撲鞍飛。戰地人煙少,頹垣雉兔肥。」[8](17)征戰流血是痛苦的回憶,因此滿族人尚白賤紅,把紅色作為喪事時使用的顏色。在滿族人看來,紅色預示著血光之災,意味著流血犧牲。「日暮荒祠,淚下如雨。飢食草根,草根春不生。單衣曝背,雨雪少晴……殺戮流血,禍及雞狗。日凄凄,風破肘。流民掩泣,主人搖手。」[8](1)滿族尚白的藝術形式表現了滿族人追求和平、嚮往幸福的生活觀念,每一個滿族人的內心深處都渴望結束動蕩血腥的征戰生活。

滿族入關後,隨著民族雜居,滿族受漢俗的影響,尚白習俗逐漸減弱。《燕京歲時記》記載:「惟內廷及宗室王公等例用白紙、緣以紅邊、藍邊。」滿族喜愛的顏色開始和滿族八旗所屬顏色相關。晚清以後,滿族人沿襲漢俗,開始喜紅喪白。啟功先生在《古詩四十首》之六中寫過滿族尚白習俗的轉變:「長白雪長白,皓潔迎新年。神板白『掛錢』,門戶白春聯。地移習亦變,喜色朱紅鮮。筋力自此緩,萬事俱唐捐。」[9](242)歷史生境使得滿族的審美習俗有了改變,時至今日,滿族喜愛的顏色越來越豐富。

參考文獻:

[1] (元)脫脫,等,撰.金史·卷一七[M].張彥博,崔文輝,標點.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2] (宋)宇文懋昭,撰.大金國志[M].崔文印,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6.

[3] 王純信,黃千,主編.滿族民間剪紙[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4] [美]C.S.霍爾,等.榮格心理學入門[M].馮川,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7.

[5] 王宏剛.滿族與薩滿教[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2.

[6] 楊英傑.清代滿族風俗史[M].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

[7] 谷長春,主編.滿族口頭遺產傳統說部叢書——薩布素將軍傳[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8] (清)楊鍾羲,撰集.雪橋詩話續集[M].劉承干,參校.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

[9] 啟功.啟功叢稿[M].北京:中華書局,1999.

滿族文化網編輯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網路熱文:馮玉祥的一記流氓拳將中國人的誠信打成了一地雞毛
金代女性婚後家庭關係研究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