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絲路源點,漢服漢禮祭絲路使者張騫

絲路源點,漢服漢禮祭絲路使者張騫

相聚絲路源點,緬懷先賢張騫。4月3日,2018(戊戌年)祭祀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大典在張騫故里陝西省城固縣隆重舉行。

上午9點50分,張騫紀念館內古樸莊嚴肅穆,出席嘉賓穿著深色正裝、佩戴黃色圍巾,在司祭官攜輔祭使節的引導下,行三進殿禮,入主祭區。

樂舞告祭《嘉至》拉開了祭祀大典序幕,嘉賓依次向張騫尊位行鞠躬禮並敬獻鮮花花籃。

身著漢服、持祭品道具的舞蹈演員跳起樂舞《登歌》把祭祀引入獻禮環節。百人兒童團體朗誦《史聖頌張騫》《詩經頌漢中》,歌頌了張騫的豐功偉績。

張騫後裔代表、博望侯封地河南省方城縣代表身著漢服,按照漢朝祭祀禮儀,共同行終獻禮,獻上張騫從西域引進的葡萄、石榴、核桃、胡瓜、胡豆等果蔬,並誦讀《家訓》,向先祖尊位行三跪九叩大禮。

祭祀大典主祭誦讀祭文後,司香生引燃焚鼎,並指引主祭將祭帛、祭文放入焚鼎,數千隻白鴿同時放飛藍天,寓意博望侯遺風、精神直達上蒼,告慰偉大先賢張騫。

所有出席祭祀大典人員,向先賢張騫行三鞠躬禮,將中華兒女對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的崇敬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城固縣自1986年張騫首屆學術研討會在城固召開以後,每年清明節都在張騫紀念館舉辦隆重的民間祭祀活動。本次祭祀大典是歷年規模最大、最莊重、影響力最大的一次民間祭祀活動

最大的特點是,不僅回歸了祭祀傳統特色,而且傳承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在儀軌銜接上,將傳統文化的真實性與新時代文化的創新性相結合,將漢代祭禮文化與漢中民俗文化相結合,從不同視角、不同層面反映了中華兒女對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的景仰與緬懷,再現了漢文化的博大精深。肅竹4月3日現場拍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肅竹 的精彩文章:

勉縣大河壩油菜花:不為旅遊而生,只為春天嬌艷

TAG:肅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