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嚼著青團踏歌行

嚼著青團踏歌行

GIF

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啊

這幾日的雨下的有點調皮

連天氣預報都難以捉摸了

在期待已久的清明假期中

不知道大家都有什麼活動呢

對於吃貨來說

清明有少不了的特色美食

青團

青團是江南地區一帶清明傳統特色小吃

小編髮現室友家的青團和自己家的不太一樣

讓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不同的青團吧

傳統的做法用到的是艾草汁、麥苗、鼠麴草等等,有些地方會加入石灰水處理植物汁液,讓青團顏色和口感更好,餅皮吃起來帶有特殊的清香味。

清明餅兒是溫州的叫法,有時也叫棉菜餅,溫州話就是「扁兒」,這是用一部分的大米粉跟糯米粉混合鼠麴草的汁液做的。如果單純用糯米粉的話會太軟不容易成型。其顏色會比艾草做的深。

除了吃青團

清明還能有哪些習俗可以做呢

清明踏青

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又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放風箏

忙趁東風放紙鳶。把風箏放上藍天之後,變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是為了祈福,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盪鞦韆

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盪鞦韆是可以增進健康的,小孩盪鞦韆能培養勇敢精神。

祭奠先祖、英烈

清明也是追思先輩,寄託感恩情懷的時刻。各地幹部群眾來到烈士陵園,展開多種形式的紀念活動。同時鮮花獻給逝者,種植紀念樹等文明掃墓方式日益增多,成為新風尚。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細雨紛紛,薄霧蒙蒙

我們是路上行者,亦是人生擺渡人

身披驕傲,一往無前

正如余秋雨所說

該慶幸的是年歲還輕,時光未老。

怕只怕杜鵑過早鳴叫,使百花應聲而凋,使荃蕙化而為芽

心有所夢,肩負理想;不懈修身,致力傳承。

為一生所求,為先賢厚望,為天大之魂,為家國富強,

吾輩自當披荊斬棘,奮力攀登。

本期小編:陳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浙海大東科學生會 的精彩文章:

你見過三四月的舟山嗎
你收到一條坦白說……

TAG:浙海大東科學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