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黃庭堅被批不會寫草書,最後竟以草書絕品傳世

黃庭堅被批不會寫草書,最後竟以草書絕品傳世

黃庭堅草書《廉頗藺相如列傳》,是中國書法史上最長傳世的經典長卷,這裡面有一個非常勵志的故事。

南宋書畫家曾敏行(1118—1175) 在其著作《獨醒雜誌》中有所記載,該書由其好友南宋大臣、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與陸遊、尤袤、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家」,亦稱「中興四大詩人」的楊萬里作序。

曾敏行在《獨醒雜誌》中是這麼說的:元祐初,山谷與東坡、錢穆父同游京師寶梵寺。飯罷,山谷作草書數紙,東坡甚稱賞之。穆父從旁觀曰:「魯直之字近於俗。」山谷曰:「何故?」穆父曰:「無他,但未見懷素真跡爾。」

錢穆父即錢勰,比黃庭堅大11歲,是吳越武肅王六世孫,杭州人。其文章雄深雅健,作詩清新遒麗,著有《書史會要·梁溪集》。其書法,正書師歐陽詢,草書造王獻之。官至朝議大夫,熏上柱國,爵會稽郡開國侯。

錢穆父說黃庭堅的草書有點俗氣,俗氣是對書法家最嚴重的批評。所以,黃庭堅討教,那是什麼緣故?穆父回答他,沒有其他原因,就是沒有懷素的一點痕迹罷了。

黃庭堅「心頗疑之」,好友蘇東坡很讚賞他的草書,為什麼穆父卻這樣說,心裡很懷疑穆父的判斷。

有過這次在眾友面前,被文章雄深雅健的大才子批評了之後,黃庭堅從此再也不肯寫草書給人看了。這裡有幾種可能,或許還在寫,只是不拿出來給朋友看了;或許被批評了之後,真得感到渺茫,不知道怎麼去寫,而擱筆了。

但是從黃庭堅的經歷來看,他不寫更為可能。因為時間不允許。

被穆父批評的那次朋友聚會,時間是在元祐初,即宋元祐元年(1086年)。當時,宋哲宗即位,召黃庭堅為校書郎、《神宗實錄》檢討官,主要任務是修《神宗實錄》。也在這一年,黃庭堅母親患病在床。黃庭堅性情至孝,孝順到什麼程度,上班回家,日夜察看顏色,衣不解帶。

第二年,黃庭堅提拔為著作佐郎,加集賢校理。《神宗實錄》修成後,提拔為起居舍人。這一年,母親病逝喪。據載黃庭堅「築室於墓旁守孝,哀傷成疾幾乎喪命。」

喪服解除後,黃庭堅提拔為秘書丞,提點明道官,兼國史編修官。不久,終因修《神宗實錄》而遭誣陷,被貶涪州。

在這段時間,黃庭堅應該是心身疲憊,悲傷至極,無心學寫草書。

什麼時候,黃庭堅開始重寫草書的呢?

被貶期間,在唐兵部郎中仲覽之後、喜書畫的石揚休後人的家中見到了懷素的狂草《自敘帖》。借來摹臨,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自此頓悟草法,下筆飛動,與元祐已前所書大異,覺前所作太露芒角。始信穆父之言不誣,而穆父死已久矣。」

所以,黃庭堅自謂「得草法於涪陵,恨穆父不及見也。」

黃庭堅體驗到「草書三昧」,尤其從張旭懷素的醉酒,轉而藉助酒的力量,讓書法變化多端,無人能及。不飲酒的黃庭堅得其法與書中,更覺奇妙,從此重新恢複寫草書。

草書《廉頗藺相如列傳》長卷亦是這年所書。50歲的黃庭堅後一再被貶,以幸災謗國之罪除名官職。

崇寧四年(1105年), 轉到永州,黃庭堅未聽宣布命令就客死在宜州(廣西宜山縣)貶所,終年60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孔見 的精彩文章:

第一女印人——談十娘
陳傳席:當今書法界的「繁榮」,恐怕是件壞事!

TAG:書法孔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