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有可能被人工智慧取代的9大職業,你感到危機了嗎?

最有可能被人工智慧取代的9大職業,你感到危機了嗎?

自從人類發明了車輪之後,技術就在逐漸取代人類勞動。如今自動化機器正在取代人類低技能、低工資、高度重複性的工作。我們總認為有些工作永遠不會被取代:譬如醫療人員、社會服務工作者、教師、管理者等。畢竟計算機沒有思想,暫時還無法像人類那樣進行人際互動及快速靈活的思考。

然而隨著人工智慧發展、計算機自然科學語言處理技術提升、廉價的計算能力的出現。那些一度被認為並不適合機器的工作開始逐漸有機器入場。

十年前人們認為計算機無法駕駛汽車繞過障礙物和穿過交通擁堵區域,而現在幾乎所有汽車製造商(甚至包括蘋果)都在研發無人駕駛。短短几年內,計算機能夠勝任的工作數量和類型以驚人的速度增長,有的甚至完全出人意料。

下面這份可能被機器取代的高危職業清單里,有你正在從事的工作嗎?

危機預警:你的職業將被人工智慧取代

去年,世界上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聯合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宣布正在開發一套人工智慧軟體來取代經理,自動管理公司的日常事務,包括招聘、解僱以及其他戰略決策等工作,使公司的管理變得像投資過程一樣系統化。

IBM機器人Watson參加益智類節目《危險邊緣》擊敗人類

這個原則操作系統(Principles Operating System,簡稱PriOS)項目,也稱「未來之書」項目,建立在公司創始人億萬富Ray Dalio的經營哲學的基礎上,Dalio先生相信人類要像機器一樣工作,人的弱點在於被情緒干擾而不能達到最佳水平,他認為這個問題可以通過系統實踐克服。

橋水聯合基金的最新技術會將Dalio慣用的管理方法融合到軟體系統中,就像用 GPS 一樣,員工每一天也按照這些程序化的安排工作,一位熟悉此項目的員工把它描述為 「把 Ray 的大腦複製到電腦上」。該公司希望在五年內推出這個產品。


當你遇到一些棘手的法律問題時,雇個機器人律師吧。DoNotPay公司已幫助超過160000人在倫敦、紐約和西雅圖等地打官司,並將很快擴展到舊金山、洛杉磯、丹佛和芝加哥等地。到時候你填寫一張調查問卷,如果機器人律師認為你並沒有違規,它就會發一封信進行申辯。據稱成功率達到60%。

DoNotPay幫倫敦、紐約等地的人處理非法停車罰單


當你還在為寫稿發愁的時候,Narrative Science和Automated Insights等公司研發的AI機器人已經為福布斯和美聯社等客戶撰寫商業和體育報道了。寫稿機器人大顯身手的領域,往往是體育和財經——因為這兩個領域都涉及大量數據。從龐雜、枯燥的數據中尋找模式,就準確度和速度而言,機器人比人類更有優勢。

Narrative Science聯合創始人Kris Hammond在2015年6月接受《衛報》採訪的時候預測說,到2030年,90%的新聞都將由計算機編寫,而一些勤奮的機器人甚至可以在那之前就獲得普利策獎。


一些和人類外形相似的「社交機器人」已經被用來幫助患有自閉症的兒童進行適當的社交行為。而治療型機器寵物可以陪伴患有痴呆症的老年人。美國軍方也正在使用計算機生成的虛擬治療師在阿富汗篩查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的士兵。

倫敦展出的社交機器人「RoboThespain」


使用McGraw-Hill Connect和Aplia等軟體,大學教授一次性可以管理成百上千個學生的課程作業。網路在線課程(Moocs)可以同時給數以千計的學生上課。而日本和韓國已經開始使用實體機器人來教英語。


1994年去世的彼得·庫欣在2016年的《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中再次扮演了他的老角色,這得歸功於工業光魔公司的神奇技術。電影製作團隊通過最先進的特效技術,將彼得·庫欣的臉部通過數字化重塑,以CGI形式重現,並通過動態追蹤、臉部資料庫等等方式,重新模擬他的臉部表情,完成了有史以來最複雜、最昂貴的CGI人物重塑之一。

事實上,他並不是第一個出現在熒屏上的已故演員。保羅·沃克、奧黛麗·赫本、勞倫斯·奧利維爾爵士、李小龍和馬龍·白蘭度都曾在電影和廣告中被「數字化復活」過。

彼得·庫欣在《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中復活

015年,美食作家界出現了一位炙手可熱的新秀,那就是IBM的智能計算機Watson。大廚們在創作新菜品時往往局限於個人的經驗和對已知味道和香料的運用,來自IBM的Watson大廚此時便凸顯了獨特的創新能力。IBM Watson與紐約烹調教育學院合作推出了一本烹飪書,奉獻了65個創新食譜,比如如何製作「克里奧爾蝦仁羊肉」餃子,如何釀造「蹄子蜂蜜」啤酒等。除了為家宴添彩,專業廚師恐怕都要向Watson大廚來取經了。

智能計算機Watson的烹飪書


雅樂軒酒店正在試驗一個名為「Botlr」的機器人管家,讓它把毛巾或洗浴用品送到客人的房間,還不會向你收小費。Starship技術公司的送貨機器人看起來像是一個加強版的掃地機器人,不過它可以把食品和包裹送到附近的地方。DoorDash和Postmates已經宣布與Starship技術公司開展合作。去年12月,亞馬遜使用無人機向顧客配送了第一個包裹。Amazon Prime Air則承諾在30分鐘或更短時間內送達重量不超過5磅的包裹。

送貨機器人


Uber和Lyft毫不掩飾他們想要用機器人替換成千上萬的業餘計程車司機的計劃。儘管早期測試遇到了監管和安全方面的問題,如今還在繼續推進中。預計在2020年代初,計程車和城市公交車會成為最先獲得自動化的交通工具。

Uber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

看完了這些即將被計算機取代的工種,你是否感受到了來自人工智慧的威脅?其實大可不必過分擔憂,畢竟人工智慧在搶走我們工作的同時,也會給我們帶來新的機會。畢竟人工智慧替代不了我們的審美,反而會極大的解放人類的時間,從而解放人類的創造力。人工智慧的時代,我們會有更多的時間去開心地玩玩有趣的東西,不是更好嗎?在未來,人工智慧將不僅是我們的強勁的工作競爭對手,更會成為我們的合作夥伴。

競爭觀望:人類在創意領域佔據上風

2013年牛津大學的一份關於職業的數字化研究曾指出,最不可能被計算機替代的工作是那些對社交和創造力需求最高的工作,但如今這些領域的數字化前景也逐漸浮現出來。

這些年,機器人也嘗試在藝術、音樂和文學領域進行創作,但都算不上什麼精品。機器人寫的詩和計算機生成的音樂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但對人類的藝術創作並沒有造成太大的衝擊。去年2月,第一部由演算法創作的音樂劇《Beyond the Fence》在倫敦上演,但獲得的評價不高。

讓我們再來看一看谷歌AI機器人寫的詩:

There is no one else in the world.

There is no one else in sight.

They were the only ones who mattered.

They were the only ones left.

He had to be with me. she had to be with him.

I had to do this. I wanted to kill him.

I started to cry.

I turned to him.

儘管這首詩寫得並不優美,但如今計算機生成的優秀藝術作品也獲得了一些獎項。計算機和藝術家們還是存在一定的競爭關係。

《只有人類才需要申請:智能機器時代贏家和失敗者》的合著者湯姆·達文波特認為,「需要大量創意的工作可能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仍然是安全的。有一些人嘗試用計算機寫劇本和電視劇,到現在為止,它們寫的作品都很糟糕。」

因此,在計算機學會如何創造自己的作品之前,人類將繼續在創意領域佔據上風。


未來展望:人機共存,友好合作

大多數高技能職位工人,可能會和計算機一起工作,而不是全部都被計算機取代。麥肯錫估計,目前60%的工作都或多或少有些部分可以進行自動化。

在醫學、法律和銀行等領域早已出現了這種情況。例如,IBM 的機器人Watson可以幫助醫生診斷患者病情,並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圖片。eDiscovery和Kroll Ontrack這樣的電子發現平台可以幫助律師在幾個小時內篩選出數千份文件。FutureAdvisor或Wealthfront這些AI驅動的服務可幫助顧客做出投資決策,這樣一來,財務顧問就可以專註於服務高凈值客戶了。

醫療機器人

達文波特說,在機器人佔主導的工作場所中,人類有五種方式可以與他們共存。你可以在組織鏈條中向上移動,成為計算機的監督者,或成為高層決策者,決定將哪些工作進行計算機化。你也可以把精力放在工作中計算機不擅長的內容上,或找一個不會被計算機佔領的新行業。最後一個方法是,你成為自動化技術的研發者。

辛辛那提大學經濟學助理教授Michael Jones說:「自動化不僅能令整個社會受惠,而且也會讓個別工人受惠——如果這些工人能夠調整自己的技能,並利用新的技術來改進自己的工作。但是這些人都能掌握新的技能嗎?即使他們能,他們願意嗎?」

調研公司Forrester的副總裁兼首席分析師JP Gownder表示,就算是在自動化比較容易實現的領域工作機會將日益減少,但它們應該不會徹底消失。「我相信人類勞動會受到珍視,它可能會成為一種奢侈品,」他說,「想像一下,在15或20年後,美甲師都變成了機器人,但富人可能還是希望由一個真人來為自己服務。」

如果你碰巧是被演算法搶走工作的數百萬失業大軍中的一員,不要灰心,智能機器招聘員或許能幫你找到一份新的工作。

地精科技,一個不一樣的科技自媒體平台關注我們,你最關心的科技資訊都在這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精科技 的精彩文章:

車聯網時代已到來,智能互聯汽車的4個超能力,看了想換車!

TAG:地精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