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喝咖啡致癌?每天喝10公斤咖啡才能達到致癌劑量

喝咖啡致癌?每天喝10公斤咖啡才能達到致癌劑量

原標題:喝咖啡致癌? 沒喝多就別多想

前日一早,李齊走進保利國際的星巴克點單時,就聽到身旁的其他顧客在詢問咖啡師:朋友圈都在傳星巴克咖啡致癌,你們家咖啡到底怎麼啦?

的確,許多消費者前日通過星巴克認識了一種物質:丙烯醯胺,也因為這種可致癌物質對咖啡心存懼意。食品專家表示,丙烯醯胺其實在咖啡、油炸薯片、麵包、餅乾中都存在,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二類致癌物,但食物含有致癌物並不等於食物致癌,市民既不要掉以輕心,也不宜矯枉過正,注意相關食物的製作方式和食用量,就能安全食用了。

「星巴克事件」讓消費者認識了丙烯醯胺

記者查看央視財經報道了解到,美國洛杉磯高等法院法官近日裁定,星巴克和其他咖啡從業者在加州售賣的咖啡產品,必須要貼上致癌警告標籤。原因是當地包括星巴克在內的90家咖啡零售商沒能提供確切的證據,證明咖啡烘焙中產生的化學物質不會對健康造成威脅。

引起咖啡業界商譽受損、讓廣大消費者為咖啡心憂的物質名叫丙烯醯胺。據湖南省食品質量安全技術協會理事長楊代明介紹,咖啡本身是不含這種物質的,但咖啡豆在烘焙過程中溫度超過200℃,便會產生丙烯醯胺這種物質。這個「壞小子」最早是挪威的科學家在研究薯條等快餐食品時,發現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的植物性食物在12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加熱過程中會產生的一種物質。

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專家聯合委員會就24個國家的丙烯醯胺數據進行分析後得出的結論是,包含這種物質的主要食品有法式炸薯條、油炸馬鈴薯片、咖啡、餅乾、麵包和吐司。

每天喝10公斤咖啡才能達到致癌劑量

據了解,丙烯醯胺具有神經毒性,被列為二類致癌物,是指這種物質對人類具有潛在致癌性,但尚缺乏人群流行病學證據表明通過食物攝入與人類某種腫瘤的發生有明顯相關性。

近年來,某種食品的安全性一旦與致癌聯繫在一起,就容易引起大眾恐慌。但食藥專家以及執法部門一直在向公眾傳遞和普及一種觀點:食物的安全性不能脫離攝入量。記者查閱資料了解到,目前各國對食品中丙烯醯胺均沒有限量值規定。食藥專家介紹,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數據顯示,煮咖啡的丙烯醯胺平均劑量為13微克/公斤。而丙烯醯胺的致癌劑量為每公斤體重2.6微克至16微克。據此推算,一個50公斤體重的成年人,每天至少可以耐受130微克丙烯醯胺,相當於攝入10公斤咖啡,才會達到致癌劑量。

專家提醒

「致癌說」既不能掉以輕心也不宜矯枉過正

對於此次咖啡致癌風波,楊代明認為,消費者既不能掉以輕心,也不能矯枉過正,在實際生活中要從兩個維度進行科學飲食。

一方面要科學認識丙烯醯胺,在食用量和食用品種上進行控制,降低食品安全風險;另一方面要注意食用方式,例如許多烘焙愛好者喜歡自製油炸薯條或者自製麵包,其實薯條中的糖類和氨基酸在油炸時會發生化學變化,產生潛在致癌物丙烯醯胺,且隨著油炸時間延長、薯條脫水、顏色變深等過程,丙烯醯胺的含量也會大幅上升。

「星巴克風波」可能導致所有咖啡產品上必須貼上致癌警告標籤。對此,消費者王自佑表示,希望這樣的法律監管思路能被借鑒到中國的食品規範管理中,特別是一些含有一級致癌物的食品,是否也能在標籤標識上就其健康安全風險進行提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致癌 的精彩文章:

食用油要好好保存,保存不當,可能會致癌!
琥珀光學提醒:汽車太陽膜也會成為致癌暗器

TAG:致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