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台上台下》隨感心韻隨感精品·感悟人生

《台上台下》隨感心韻隨感精品·感悟人生

《世界經典文學薈萃》海納百川,薈萃精品,平台選編的作品具有多樣性、獨創性、豐富性和唯一性,文學類包含詩歌、散文、小說,遊記,人物傳記等,文化藝術類作品包含音樂歌詞(詞曲)相聲,小品,繪畫,書法,攝影等,無論形式,內容,思想,題材和體裁都不受局限,唯一要求----精品原創首發。

《世界經典文學薈萃》精選有正氣、靈氣、大氣、接地氣的文學藝術作品,它們絕不是曇花一現的嘩眾取寵之作,更不是千篇一律的摘抄之作,它們具有使命感和時代感,包含著強烈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匯入人文主義民主思想的先進思潮,體現當代和歷史的時尚風範和精神理念,特別注重----文友德藝雙馨。

《世界經典文學薈萃》

主編:玙璠(婉馨)

編委:微塵 靖凡 雪野 江南潛夫 玖月河 一線天 王道海(排名不分先後)

編輯:順子 文娟 糖果

【投稿須知】

1·本平台長期徵集精品,詩歌,(古詩詞和現代詩)散文,隨筆,遊記,小說,人物傳記(優秀人才宣傳),相聲(文字版),小品(文字版),歌詞,書法,繪畫,攝影等不同題材的優秀作品。

3·本平台倡導精品風範,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尤其歡迎初出茅廬的新手(中小學生也可投稿),只要作品好就優先刊登,所有稿件投稿時採用「文本文檔」(寫字板格式),作品後附加個人簡介或照片,附件發送,請勿一首詩一個文檔。

5·讚賞稿費結算規則:打賞稿費百分之八十歸作者所有,剩餘百分之二十給編輯。根據最新《微信平台運營規範》,更好地維護讚賞用戶和平台運營,自2017年1月11月起,讚賞將調整為7天後結算,結算後的打賞不在另計,用於維護平台運營,歡迎各路精英踴躍投稿,投稿後作者本人要自己積極轉發自己的作品,以期更多文友和讀者欣賞到您的作品。

《世界經典文學薈萃》2017年6月8日

作者個人創作簡歷

楊勝彪,男,土家族,大學文化,1966年10月出生,貴州省沿河縣人,中國詩歌學會、中國詩歌網認證詩人、中國原創歌詞網、人民文藝家協會、貴州音樂文學會、銅仁市作家協會、鄉土文學、中國詩人年度詩歌編輯委員會、中國西南當代作家協會、詩刊社、散文詩歌學會、銅仁市音樂家協會、銅仁市詩詞楹聯協會等會員,中國人文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作品散見於《中國詩歌學會》、《人民文學詩刊》、《貴州作家》、《貴州作家網》、《中華詩歌》、《中國風》、《散文詩歌》、《鄉土作家》《海峽文學》、《四川人文》、《參花》、《北極光》、《中國鄉村》、《鄉土作家》、《西南當代作家雜誌社》、《作家微刊》、《原創歌詞》、《中國青年報》、《散文百家》、《小說月刊》、《天府詩刊》、《詩詞天地》、《作家薈》、《鄉土作家》、《當代漢詩平台》、《名家詩風骨》、《中華超現實主義詩刊》、《江南作家》、《詩報》、《詩選刊》《現代詩歌詩刊》、《夜聽銅仁》等報刊網站發表古詩詞、現代詩歌、散文詩、散文、隨筆、雜文、歌詞、小說、理論文章等500多篇,部分詩歌入選《中國親情詩典》、《中國現代經典詩選》、《2017年詩歌精品選集》、《中國當代鄉土文學作品選》、《中國當代詩歌大辭典》。著有詩詞集《閑雲詩草》、理論文集《理論與實踐》。《世界詩人》、《中外華語作家》簽約作家(簽約詩人)、《中國詩人年度詩歌編輯委員會》、《大西北詩人》、《鄉土文學》簽約詩人、《中華文學》、《都市文學》、《西南作家》特約(簽約)作家。詩詞集《閑雲詩草》分別於2011年獲《中國西部詩詞學會》二等獎,創作的歌詞《紅紅火火奔小康》2017年獲銅仁市文化部門一等獎,第六屆「多彩貴州」音樂作品創作徵集比賽二等獎,現供職於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文聯。

GIF

【感謝圖片原創者!】

台上與台下

作者/楊勝彪

工作三十多年,無論是在鄉鎮還是在縣直部門,面對領導、同事、親友還是百姓從來不敢狂傲,我總覺得自己是一個最普通的人,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對人做事都是以誠相待,打心裡從來都沒有看不起人這種想法,試想紅得發紫的歌星名人,權高位重的高官,背景不錯的高幹子女,富得出油的大款都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何況是我。可是當今社會偏偏就有一部分人,爬上了一個小小的位置,有了一點小小的權利就開始瞧不起人了,他們就不長記性了,記不住"上台要想下台時"這句話了,只記得「有花堪摘只須摘,莫等無花空折枝」這句名言,他們想到的是,稍不留意在台上能混幾十年吧!遲早要離開這個位置,有權不使過期就要作廢了,如果在台上不狂一點,就顯得十分窩囊沒有價值,不傲一點,就顯得沒有領導風度和霸氣,今後下台了、改非了、離崗了、退休了連一般的老百姓都不如。這樣的理解就錯了,我是說,人在台上時,有權就要乾乾淨淨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做一個謙虛的人,做一個受人尊敬的人,認認真真做一個有益於人民的好人,不然下台了,沒有人尊敬你是非常寂寞的。

可是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在台上時怎生了得,可剛下一台,那些當年成天圍著他轉、看上去死心踏地跟著他的人,全部翻了臉,這些人私下說:「現在再去親近他還有什麼作用,如果他在台上為人好點,還可以和他往來」。這些曾經不可一世的「台上老闆」哪裡想到一下子變成了十分寂寞的人。此時,只有他的家人和實在的親戚才理會他。

在咱們周圍有沒有這樣的人?答案是有。他們上台時有不大不小的一點權力在手裡攥著,成天被一幫人圍著捧著,見下面的人板著面孔把架子拉著,對不順眼的人吆五喝六指使著,對曾經一起工作的老領導老同事見面就躲著,自以為了不起,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官氣十足,狂妄自大,目中無人。這些人既不會為人,又沒有一定的工作能為,更沒有一定的文化底蘊,他們的底氣從何而來?究竟有什麼門道?爬上一個小小的位置就派生出一副德性,沒有別的,還是官癮太重,一想起這些上台的人就讓人感到心寒。這些人自認為爬到這個位置不容易,上台後就要抓住機遇,該風光就得風光……終於他們有了下台的那一天,結果「樹倒猢猻散」,當年圍著他轉的那幫人尋找新的主子去了,不理他了。當年的凜凜威風,今天成為孤家寡人,昔日的同事看不起,家鄉的弟兄叔侄不沾邊,想想這些是何等的悲哀!

中國人對死,有一個形象的說法,叫「撒手歸天」。是的,正常死亡的人沒有誰的五指不是撒著的。人活在世上,什麼名利、地位、金錢……等似乎都想抓,且總有抓不夠的感覺。然而,一俟命歸黃泉,似乎一切都沒抓住,一切都不屬於你。官爵亦然,不過「如衣冠耳」,有一身漂亮的服裝穿在身上,表面上看走你是個人物,脫下來你就是平常人了,而人生在台上又有幾日,台下又有多少?

有些人一上台就變了樣,判若兩人,是什麼原因?是權力的膨脹,是虛榮在作怪。人啊,應該想明白點,做多大的官都要先學會做人,有句俗話「僕人眼裡出偉人」。這話怎麼講?因為再偉大的人,其實生活中都是平凡的人,吃喝拉撒,傳宗接代一樣不少,生老病死都一樣,而所有這一切都讓僕人看在眼裡,他們怎麼也感受不到其特別之處。而他們一走出家門,就往往要表現得與眾不同了,拉起架式,打起官腔,顯起官威,故作高態。其實,這些人高大不高大,崇高不崇高,人家心裡全清楚,裝也是裝不出的,日後,終會暴露原形。這樣做,結果如何呢?威風沒抖成,聲譽在降低。茶餘飯後總有人說:有些人很讓敬畏?沒錯,有的人對這些人很敬畏,其實敬畏的是他這個職位和手中的一點權力,但並不一定敬畏其人格。對於這樣的人,其實多數人都在等著一個好日子,那就是看他下台那天會是什麼樣子。

很多人上台後的人都不去想下台後的日子,這既有現行體制機制的原因,也有我們的權力監督沒有監督到位的使然,在一些單位或部門有權者更多是實行家長制,一人拍板,一錘定音,根本聽不見別人的意見,個人說了算。下面的人為了生存和眼前的利益,有一部分人對權力者只能是唯命是從、畢恭畢敬。年年如此,日日如此,有權者心花怒放,你看我多威風,原來他們還是怕我。於是就更加威風了,「遠賢臣近小人」了。有些人在台上時即使不貪贓枉法,但是做人做事很「缺德」,誰又管得了他,只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以我們的體制機制還需要進一步創新完善,用制度管人,用規矩管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人,激勵人。

人最可怕的是悲觀寂寞,意志消沉,孤家寡人。一個在台上受人尊敬的的人,下台後不僅不會寂寞,而且心態越來越好;一個在台上很囂張,很張揚的人,不會處事為人的人,對人不真誠的人,沒有為黨和人民做出貢獻的人,下台後是多麼孤獨多麼悲觀,這是什麼原因?是現實,是生活的辯證法,不信你就看一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經典文學薈萃 的精彩文章:

《石英遊覽名勝古迹·詩錄五首》詩歌精品·詩韻人生
《清明添墳》詩歌精品·詩韻人生

TAG:世界經典文學薈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