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聖依:你說你愛孩子,可他和你根本不熟啊

黃聖依:你說你愛孩子,可他和你根本不熟啊

這幾天刷了一下《媽媽是超人》第三季,黃聖依和安迪這對母子的疏離,引起了我的關注和感觸。當鏡頭切到黃聖依和安迪的時候,黃聖依就像是個做客的阿姨,安迪更是渾身充滿了抗拒,拒絕和媽媽親近。

當節目組問安迪:「平日爸爸媽媽工作忙的時候,安迪會感到孤單嗎?」

安迪是這麼回答的:「不孤單,因為我習慣了。」

聽到安迪的答案,黃聖依瞬間淚目。

GIF

在去年星空演講中,黃聖依曾坦白:為保護丈夫和前妻的女兒不受傷害,不從八卦中得知自己的爸爸成為了別人的爸爸,黃聖依尊重了丈夫的決定,減少和自己的孩子接觸,避免孩子曝光,就連和兒子一起逛公園都成了一種奢侈。

安迪出生後,黃聖依就將他送到了奶奶身邊,而她一直在北京。和孩子接觸很少,直接導致了如今的疏離。

和給孩子陪伴不夠的每個媽媽一樣,每當面對孩子的時候,黃聖依內心難免愧疚,很想補償孩子,並不由自主地「討好」孩子。

在黃聖依和安迪單獨相處的48小時內,黃聖依使出了「討好」的各種招數:

「討好」招數一:拿「好吃的」來「賄賂

安迪剛到家後,黃聖依就開始翻箱倒櫃地找好吃的給兒子,拿出來一盒自認好吃的「泡芙」,安迪一臉嫌棄。

「討好」招數二:帶孩子去玩喜歡的遊戲

安迪長大後的夢想是做警察,所以黃聖依想,帶安迪去玩「警察」遊戲,讓他的夢想提前實現,安迪應該會喜歡。但是她沒想到,安迪不僅表現得一點兒興趣都沒有,還奪門而出,丟下了黃聖依一個人,不知所措。

黃聖依無奈,只得使出了招數三:

「買買買」。

但是面對琳琅滿目的鞋子、衣服,安迪大聲叫喊:「我不要,我不要,我不要!!!」

最後,黃聖依帶著安迪去拍大頭貼,剛開始安迪還有些好奇,但在拍照的過程中,黃聖依拽著安迪的衣服,想讓他靠自己近一些,反而激發了安迪更加強烈的抗拒情緒,躲在牆角,大聲叫著「我不拍……」

一個個「討好」的招數都失敗了,黃聖依很崩潰,她說:自己很少一個人帶安迪,其實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她總想著要有個人能幫她就好了。

我很能理解黃聖依作為媽媽的這種無助、崩潰和痛苦,自己最親的孩子,在抗拒著媽媽的親近,竟然連和媽媽牽手都是不樂意的。

看完節目,我很受觸動,想起了我侄子的親身經歷,同樣缺少陪伴。

我侄子5歲之前都是在老家跟著奶奶生活,5歲之後,哥嫂將他接到了身邊,到了另一個城市。本來活潑調皮的孩子,在哥嫂面前竟然怯生生的,對他們也不親近。

當時我哥嫂非常著急,他們最開始也是做了跟黃聖依一樣的事情,但不奏效。有一天看電視,嫂子非常想抱著他,但他特別抗拒,用力掙脫後,情願自己跑到一個角落裡去看。

我身邊也有很多職場媽媽,和我嫂子一樣,因為工作對孩子陪伴缺失。當然我寫這篇文章並不是想指責這些媽媽,因為每個媽媽都是愛孩子的,只是因為各種難言的苦衷,才會有這樣的後果,所以今天我特別想來聊聊,當陪伴缺失影響了親子關係時,應該怎麼去修復。

當時我嫂子跟我說這些時,著急得直哭,我告訴她不用著急,其實關係是可以修復的,並跟她說了以下修復關係的辦法,有同樣苦惱的媽媽可以試一試:

孩子缺什麼,就補償什麼

如果孩子缺的是媽媽的陪伴,記得不要經常用物質來補償。然而擁有補償心理的媽媽,會如黃聖依一樣,很少有時間和精力陪伴孩子,充滿愧疚心理,非常著急,就會用最容易達成的補償方式——買買買,來補償孩子。

然而,你要知道,孩子最需要的並不是這些。久而久之,禮物在孩子的眼中就會變了味兒,變成了媽媽補償的工具,反而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和抗拒。

所以,一定要記得,用情感來補償孩子,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真真切切的愛,而不是物質。

越早地讓孩子回到我們身邊,陪伴孩子成長,親子之間的關係修復得越快!

職場媽媽如果實在沒有辦法把孩子接到身邊來,也不用擔心,可以通過發達的網路,多給孩子一些心靈上的關注,慢慢修復,比如:不定期和孩子視頻通話,讓孩子感受到媽媽在另外一個地方關注著自己,愛著自己;在一些特別的日子,也可以給孩子朗讀充滿愛意的書信;甚至我們可以通過視頻給孩子講睡前故事,陪孩子入睡,等等。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即使孩子童年時期缺少陪伴,成年後和父母的關係也是能夠修復的,但是我們意識得越早,改變得越早,修復的代價就越小。

愛,並不是簡單說說,

而是要持久地去做

孩子都是很聰明的,如果媽媽做出了改變,孩子都會觀察一陣子,想看看媽媽是不是真的改變了。缺少媽媽陪伴的孩子,本來對媽媽就是缺少信任的,安迪也是如此,所以媽媽為他安排的遊戲,買的衣服,即使有他喜歡的,他也表示拒絕。

我不相信孩子會不喜歡媽媽的陪伴,安迪僅僅是口是心非罷了,根本原因就是對媽媽黃聖依有意見,沒信任感。

如何讓孩子相信,我們是真的改變了呢?那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堅持去做吧。儘管這對於忙碌的職場媽媽而言,是一種考驗,但是我們定期騰出一段時間,無論是通過現實還是網路,將陪伴孩子的質量提上來,放下手機、放下工作,全身心地陪孩子,那個時間就是無比珍貴的,也是你們之間獨有的。

走進孩子的心裡,

就要真正「投其所好」

除了「警察」遊戲外,我感覺黃聖依的很多「討好」不奏效的原因之一,就是太不了解兒子安迪了。

作為媽媽,她甚至不知道安迪喜歡吃什麼零食,飯量有多大;帶著他去玩兒,更沒有和安迪商量,就自己做了決定和安排;沒有考慮到安迪的需求,直接帶著他買買買;最後拍大頭貼,更像是黃聖依自己喜歡的活動,結果遭到了安迪一次又一次的拒絕。

如果媽媽對孩子了解不多,建議多和經常照看孩子的家人交流下,了解孩子喜歡的一切,因為只有這樣,孩子才真正覺得你很關心他,很懂他,你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成本也會大大降低。

正如黃聖依所說,安迪在她面前表現的一面,都是安迪想讓她看到的,她很少看到安迪真實的一面是什麼。那就多跟孩子喜歡的家人和朋友交流,多了解他的喜好,讓孩子看到我們想親近他的渴望和誠意。

另外,在做一些選擇的時候,要讓孩子也參與進來,多尊重和了解他的想法,這樣孩子參與感也會更強。

接納和孩子疏離的現狀,

耐心等待。

如果孩子一時不想和我們太親近,無論是肢體上還是情感上,我們都要接納現狀,不要操之過急,強迫孩子和我們親近。

我看到黃聖依和兒子之間動人的一幕是這樣的:

安迪問媽媽:「你笑什麼呢?」

媽媽:「因為你很可愛啊!」

能看得出來,安迪很高興,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在媽媽的眼中是可愛的,值得被愛的。如果孩子在肢體上暫時不願意和我們太親近,我們可以從言語上表達愛:「之前媽媽太忙,沒有好好陪你,但並不是媽媽不愛你,媽媽很愛你的!」

無論從行為上還是言語上,我們都讓孩子能夠確認到愛,天長日久,總有一天,孩子柔軟的內心會為我們敞開的!

修復和孩子之間疏離的關係,是一場持久戰,沒什麼捷徑可言。可能需要我們內心強大、抗挫力強,無論被孩子扎心多少次,都堅定不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同福客棧女寢 的精彩文章:

這樣讀書給孩子聽,再也不擔心孩子不愛閱讀啦!

TAG:同福客棧女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