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試析:古代玉玦功能的演進

試析:古代玉玦功能的演進

何為玉玦

,古代配身玉器的一種,環形,有缺口,尺寸有大小之分。在古代主要是作為耳飾和佩飾。如山西省聞喜縣上郭墓地55號墓出土的春秋時期玉玦,直徑3.3厘米、孔徑0.9厘米、厚0.26厘米。

春秋時期玉玦 山西聞喜縣上郭墓地出土

「玦」通「決」,後世常用以贈人表示決斷、決絕。《荀子·大略》中有記載:「聘人以珪,問士以壁,召人以瑗,絕人以玦,反絕以環。」意思是:招聘僱人用珪、請教高士用壁、召喚使人前來用瑗、拒絕推辭別人用玦、和好恢復關係用環。

湖南電視台《東方尋寶》第七季全國海選報名:一五零七九九八一四一零

玉玦流行的時間較長,從新石器時期到漢代都有製作,漢代之後主要是以仿製前朝玉玦為主,鮮有新意。新石器時期玉玦,製作工藝簡單古樸,光素無紋;商代、周代、春秋戰國時期的玉玦,製作精細,突出美感,大多裝飾有精美的紋飾。漢代之後慕古之風盛行,玉玦的製作主要以仿製前朝樣式為主,漸漸失去了原有的功用,尤其耳璫的出現代替了玉玦作為耳環的功用。耳璫可穿絲線懸於發簪上,下垂於耳旁,可以作為婦女耳朵上裝飾品使用。明清之際主要作為收藏品為人們所珍愛。

興隆窪文化玉玦 內蒙興隆窪遺址出土

最早的玉器

在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興隆窪遺址的遺骸頭骨左邊露出了一枚淡綠色的帶缺口的半環形物件,後經古玉器專家鑒定,這件玉器叫做玦。它的出現改變了中國考古界的歷史。

興隆窪遺址是中國迄今發現保存較好的,時代最早的一處聚落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總面積約20000餘平方米。1983年起考古工作者已先後對其進行了近10次發掘,發現有聚落房址、環形壕溝、墓葬、灰坑等大量遺迹。遺址中心的兩座房址面積達140平方米左右,除出土有大量的石器、陶器、骨器、蚌器外,發掘出土玉器的總數就達100餘件。經放射性碳素測定,興隆窪文化的年代為距今8200—7400年,由此認定興隆窪文化玉器是迄今所知中國年代最早的玉器,開創中國史前用玉之先河。

另外,在不斷的考古發掘中,全國很多省份都有玉玦的出土。例如距今7000多年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和甘肅秦安大地灣文化;距今6000多年的上海青浦馬家浜文化和江蘇吳縣草鞋山文化;距今5000年前的內蒙紅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安徽含山凌家灘文化;距今4000多年的江蘇南京北陰陽營文化、四川巫山大溪文化、廣東曲江石峽文化、台灣省的卑南文化;其後的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墓葬中,也都有大量的「玉玦」出現。

春秋龍紋玉玦 安徽六安出土

玉玦的用途

從新時期時代到宋、元、明、清近8000年的歷史中,在古代中國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出現如此之多形狀各異的玉玦,它一定有其特殊的功用才會在歷史長河中經久不衰,廣泛流傳。以下就從考古實際和文字史料方面做簡要分析其用途和功能。

耳環從玉玦出土情況來看,出土時位置在耳部的情況不在少數。內蒙古敖漢旗興隆窪文化遺址117號居室墓葬墓主人左、右耳部出土有玉玦各1件,1955年江蘇南京北陰陽營遺址第四層所出兩件玉玦,出土時在頭骨耳根處。商代、西周出土了大量玉玦,部分小玉玦出土於人頭骨周圍。1917年至1918年日本考古人員在國府遺址也發掘出土了6000年前繩文時代的玉玦,玉玦成對的展現在遺骸頭顱的兩側。

考古人員推測,玉玦應該是戴在耳朵上的飾物。1950年以後,東亞地區多有玉玦出土,大部分都出土於頭顱兩側。就此,學術界認定玉玦就是耳環。這種解釋從考古實際出發,最具權威性,但是這又給我們增加了很多疑惑,玉玦是如何佩戴在耳朵上的呢?考古專家給我們的解釋是直接把耳垂放入玦的缺縫裡。如果這樣的話,走起路來左右晃動,玉玦豈不要掉下來了!另外玉玦大小尺寸不定,小者直徑一厘米,大者直徑十幾厘米,佩戴起來不太方便。至於如何佩戴,還需要不斷的考古發掘才能解釋的更清晰、透徹。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不是所有的玉玦都是充當耳環之用,必定還有其它的用途。

上海博物館館藏西周白玉玦

佩飾玉玦作為佩飾使用的功能普遍被考古、文物學家所接受。不但歷史文獻多有記錄,而且考古發掘也能進一步考證。《左傳?閔公二年》:「佩之金玦」;《莊子》:「儒者授珮玦者,事至而斷」;《禮記?內則》:「右佩玦」;《史記?項羽本紀》:「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解釋:「玦,玉佩也,從玉,夬聲。」大概就是沿襲了春秋戰國時期的用法及說法。考古發掘中出現一種特殊的玉玦,考古學家稱其豬龍玦,又稱獸形玦,形制特殊,形體普遍較大,有的上有細穿孔,發現於紅山文化,多出土於死者胸前,可以確定它不是耳飾,而是充當佩飾之用。

商代殷墟婦好墓出土的龍形玉玦上面雕琢有精美的紋飾,玦上都有穿孔,應是作為佩飾,繫於身上。

山西省曲沃縣晉侯墓地8號墓出土的西周時期玉組佩,出土時置於墓主人頸下部,呈「U」字形擺放,共124件,兩端各為一環,環上放有玦,環下左右各有對稱的兩組串飾,均以綠松石珠、玉管、瑪瑙珠構成。同樣也應屬於佩飾,繫於身上。

玉組佩1992年晉侯墓地8號墓出土

商 婦好墓龍形玦

直徑9cm

孔周量面均凸起,龍的背脊雕成扉棱形

陝西省韓城周代梁代村芮國墓地19號墓出土一組玉器,玉器位置在墓主人腳踝處,其中就包含兩件玉玦。考古學家把這種玉玦稱作玉踝飾,也應歸為玉佩飾一類。

戰國初期的曾侯乙墓出土一對大小相當,直徑5.2厘米的雲紋玉玦,其出於墓主左腿側,佩於腰間懸垂於腿側。所以從考古及文獻資料來看,玉玦作為佩飾之用見於各個歷史時期,成為人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財富 以玉做為財富、貨幣的記載在古文獻中屢見不鮮,《周禮·天官·大宰》曰:「大朝覲、會同,贊玉幣、玉獻、玉幾、玉爵。」鄭玄註:「玉幣,諸侯享幣也,其合如《小行人》所合六幣雲。」《周禮·小行人》謂「合六幣」為「圭以馬,璋以皮,璧以帛,琮以錦,琥以綉,璜以黼。此六物者,以和諸侯之好故」。這就是玉與幣相配合的儀規,這裡,圭、璋、璧、琮、琥、璜六種玉被稱為六幣。

西周 山西曲沃縣晉侯墓地玉玦

直徑4.9cm 31號墓

王國維在《說珏朋》中:「殷時玉與貝殼皆貨幣也……蓋商時玉之用與貝同也……其用為貨幣及服御者,皆小玉小貝,而有物焉系之,系之貝玉,於玉謂之珏,於貝則謂之朋,然二字於古實為一字……古者玉亦以備計,即珏的假借,齊侯壺六璧二備,即二珏也」。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在商朝時玉和貝類都是貨幣,把玉和貝類當作貨幣來用時都是串起來使用,拴成串的玉稱「珏」,拴成串的貝則稱「朋」。

在考古工作中也可以證實以上觀點,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湖南寧鄉出土了三批商代玉器,總數量達到了2000件以上,且都是青銅器窖藏出土,其中有兩處出土了數量較多的玉玦。其中一處位於寧鄉縣黃材公社,在距離地面20多厘米的土中挖到了一件全身滿飾鳥獸花紋、底蓋內均鑄有一「戈」字的商代青銅提梁卣,提梁卣內滿貯了各種玉器330件,有玉玦64件,尺寸大小不一,大的直徑有10.6厘米,小的直徑只有1.4厘米。

西周 山西省洪洞縣水凝堡西周墓地玉玦

直徑2.8cm 3號墓

1991年在江西省新贛大洋洲商代晚期遺址出土了19件玉玦,均素麵無紋,琢制規整,拋光細膩,扁薄,成組大小有序,直徑2.6-7.1厘米不等。廣東博羅橫嶺山商周時期墓地玉玦出土情況也是如此,該墓出土的玉玦都是成組出土,大小相遞,尺寸不一。那麼,一次性出土這麼多形制類似,尺寸大小不一的情況,這些玉玦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呢?做耳環,直徑十幾厘米似乎有點大;做佩飾,一次性出土數量這麼大似乎又有點多。所以這些玉玦作為貨幣、財富的解釋還是比較合理。

玦、決、絕,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文明程度不斷提高,玉玦又有了超脫實物性之外更深的寓意。《白虎通》中說:「君子能決斷則佩玦。」《莊子》中說:「儒者授珮玦者,事至而斷。」所講的意思是有學問、有修養的君子、高士,遇到某些需要做決定的事情能夠當機立斷,才能夠佩戴玉玦。

西周 玉玦

直徑4cm

山西省洪洞縣水凝堡西周墓地5號墓

「鴻門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扣人心弦的著名典故。公元前207年,楚霸王項羽在謀臣范增的策划下,在鴻門(今陝西臨潼東)設宴欲除掉勁敵劉邦。在宴飲過程中,自知實力不敵的劉邦卑辭言好,搞得項羽則開始猶豫不決,急得謀士范增向項羽頻丟眼色,並且三次舉起隨身所佩之玉玦,希望項羽快做決斷,殺掉劉邦,建立霸業。這裡的玉玦也是指決斷的意思。

《廣韻》所言:「玦如環而有缺,逐臣待命於境,賜環則返,賜玦則絕,義取訣。」根據史書里的描述,古代被流放的大臣要在城郊流連待命,三年不得擅離。在這個期間如果君王送來一塊玉環,那他則不必被流放而可以回來。但如果送來的是一塊玉玦,那他就要出發去凄涼的流放地,永被驅逐,至死不得歸來。玉玦在這裡代表一種品質,一種信念,一種約定。

三門峽市虢國博物館 纏尾龍紋玉玦

不同的釋義

玉玦歷史悠久、分布廣泛、形制繁多,這也決定了其用途的多樣性。玉玦作為耳飾、佩飾、財富等的功能被文物學界所認可,但是玉玦作為「韘具」、「神器」、「玉目」、「帶扣」的用途還存有爭議,有待於進一步考古證實。下面我們就現有資料分析一下玉玦有可能用作射具和帶扣的解釋。

《孔穎達疏》記載:「玦,鉤弦也。」玦亦名決,決又名韘。《毛亨注》:「韘,玦也。能射御則佩韘。」韘大家都很熟悉,韘為射箭時套在拇指上的扳指,用於來開弓弦。玦,這裡是同名異物,與通常所說的耳飾無關。

陝西省何家村窖藏出土的一件銀盒,盒中放置一副玉帶板,其中就包含玉玦。《北周隋唐京畿玉器》一書中提到「玦與帶扣,以墨書文字中的並玦與失玦對照九副玉帶,凡稱並玦者均有帶扣,凡稱失玦者,絕無帶扣,玦指帶扣確切無疑。這是過去不曾知道的事實。」

按照劉雲輝先生的研究和考證,將帶扣稱之為玦,北齊時就有先例,如《北齊書.樂陵王年傳》曰「帝乃發怒,使召百年,百年被召,自知不免,乃割帶玦,留與妃斛律氏。」北齊時,帶鉤早已不再使用,這裡的帶玦無疑是指帶扣。但此玉帶玦與新石器時代延續而來的玉玦形制相去甚遠,應是借用「玦」以通「鐍」。

《仰觀集》一書中提到,《說文·角部》:「鐍,觼或從金、矞。」「觼,環之有舌者。」段玉裁註:「環中有橫者以固系。」則鐍是有「固系」之舌的括結具。與此式扣具的形狀大體相合。因此,沿用原有帶鐍的名稱,稱帶扣為玦也是順理成章。

在中國古代藝術寶庫中,玉器與人們生活關係最為密切,自新石器時代綿延近8000年經久不衰,玉已經深深融合在中國傳統文化與禮俗之中。玉玦是中國古代玉器最有代表性的一類,它出土最早、數量最多、使用最為廣泛,它貫穿於中華民族各個歷史時期,它的發展史就是中國古代玉器文明的發展史,它集實用性、觀賞性於一體,它是古人信仰、意念、靈感的化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共襄收藏 的精彩文章:

嘆為觀止:微觀下的良渚玉器
大唐盛世的絕代陶藝——唐三彩

TAG:共襄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