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燕窩原產地大PK,印尼VS馬來VS泰國,冠軍我猜錯了……

燕窩原產地大PK,印尼VS馬來VS泰國,冠軍我猜錯了……

燕窩的好壞能否單純用國界來區分?我們13班@A1078楊統華同學綜合了一些產地前輩的信息,分享了自己的觀點,各位同學怎麼看?

能用國界判斷燕窩好壞嗎?

13班@A1078楊統華

愛我及窩

氣候季節

印尼和馬來西亞的氣候條件同屬於熱帶雨林氣候,溫度高、濕度大、降雨多。印尼是世界主要的燕窩產地,馬來西亞次之。

印尼是千島之國,國土分布廣闊,而馬來西亞分為東馬和西馬(馬來半島),除了天氣乾旱和金絲燕的換羽季節(每年5月到10月),昆蟲少,金絲燕食物相對不足,所築的窩較小而薄,羽毛較多。

但是乾旱天氣不代表整個產地都沒有好原料,以馬來西亞半島舉例:半島西海岸天氣乾旱時,受熱帶季候風影響,半島東海岸往往是連綿雨季。

綜合以上,兩個國家的氣候條件相同,同樣是金絲燕的棲息地,以這個角度來看,燕窩並沒有好壞之分。

金絲燕種屬

除了天氣乾旱和換羽季節,金絲燕的種類將決定燕窩的品質。我們來看看主要的兩種金絲燕種類的分布。

歷史上第一間燕屋是在中爪哇,由於燕屋興起,金絲燕繁殖速度加快,由於食物相對不足,爪哇金絲燕分東西兩路向東爪哇、巴厘島、蘇門答臘遷移。那個時候,馬來西亞還沒有興起引燕業。

據推測,由於食物不足的原因,加上印尼每年都有燒芭墾荒的傳統,導致環境破壞,爪哇金絲燕跨越馬六甲海峽到達馬來半島西海岸,馬來西亞才開始興起引燕業,後來金絲燕陸續從馬六甲北上檳城、泰國、柬埔寨。

爪哇金絲燕種屬所築的燕窩盞身通常比較薄。

我們再來看看最佳的金絲燕棲息地,婆羅洲。婆羅洲是世界第三大島,面積僅次於亞馬遜河流域的熱帶雨林。

婆羅洲分為東馬的沙撈越、沙巴和印尼的加里曼丹。婆羅洲的金絲燕種類主要是戈氏金絲燕,所築的窩較厚品質更優。

戈氏金絲燕的分布主要是從婆羅洲島的東馬、加里曼丹,再跨越到馬來半島東海岸向北延伸到越南海域。

舉世聞名的馬來西亞哥曼東洞燕和越南會安洞燕就是戈氏金絲燕所築的窩。

如果以金絲燕的種屬來看,印尼和馬來西亞都有分布不同的金絲燕種屬。再說,產地的燕窩原料交易非常活躍,來自印尼的燕窩商會去馬來收購原料,馬來的燕窩商也會去印尼收購原料,加工後的燕窩,產區已經無法考究。

而且,這幾十年來印尼和馬來的燕屋越來越多,金絲燕繁殖加速,族群很大,食物鏈不足和氣候的變化,金絲燕族群就會離開原來的產區遷移到別處去覓食,傳統的優質產區也會發生改變,產量下降造成價格波動。

據考察,近年來發現金絲燕為了覓食而遷移,在泰國、越南、柬埔寨的金絲燕種群越來越多,尤其是泰國當地也開始興起了興建燕屋。

泰國所處的中南半島屬熱帶季風氣候,但是泰國的主要燕窩產區是在泰南,更接近馬來群島的熱帶雨林氣候,與北馬接壤,我表舅在泰南也有燕屋。

泰國的燕窩目前比較貴,是因為當地的燕窩原料產量較少,通常是以競標的方式價高者得而不斷推高了價格。

並不是某些人說的,泰國金絲燕是野生而印尼和馬來的金絲燕是飼養!但是客觀的說,動物為了生存會隨著食物鏈遷移,泰國和越南的燕屋將會越來越多。

但無論如何,金絲燕的生活習性,晚上棲息,白天大部分時間都在飛行,在空中一邊飛行一邊覓食和喝水,只吃活的會飛的昆蟲,不可能餵食,飛行時數可達200公里/小時,不可能圈養。

燕屋地理環境

金絲燕的食物是會飛的昆蟲,分為濕地昆蟲和旱地陸地昆蟲例如果蠅、虻、螢火蟲、白蟻等等。

如果燕屋是在沿海河口紅樹林,由於濕地昆蟲豐富,金絲燕不用飛到遠距離覓食,長期吃濕地昆蟲的金絲燕所築的窩美白細膩而大盞,缺點是嬌嫩和不耐燉。

如果燕屋是在旱地原野,金絲燕長期吃陸地昆蟲。陸地昆蟲主要是樹林果園裡的果蠅和白蟻。

有誰跟我一樣是鄉下的孩子都應該知道,樹林里的枯樹根可能會有白蟻窩,白蟻的蛋白質豐富,當白蟻性成熟後會長翅膀飛到空中,金絲燕最喜歡吃會飛的白蟻。

長期吃陸地昆蟲的金絲燕所築的窩乳白米黃色,燕絲粗大有韌性,蛋清味較香和耐燉。

如果要我回答哪裡的燕窩好,我會一貫的認為,看加工手法和加工理念。看哪個品牌是真正的站在消費者利益的角度考慮。

關於金絲燕種屬分布的信息是分享自馬來西亞的李茂安博士。李茂安博士:沙撈越博物館動物學家,沙撈越大學講師,馬來西亞中央政府顧問,世界燕窩基因庫創建者,南洋著名動植物學家,全球燕窩研究論文發表最多者,哥曼洞保護區首席科學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燕窩大學 的精彩文章:

買1斤燕窩會多嗎?吃了燕窩的你有什麼不同?
清明時節雨紛紛,吃好燕窩來強身

TAG:燕窩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