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遇到急救病號 他驅車200多公里從老家直奔手術台

遇到急救病號 他驅車200多公里從老家直奔手術台

5日,清明節。這是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心外科主任孫強的父親去世後的第一個清明節。但一個「醫院接到危重病人,急需回去手術」的電話,讓他匆匆結束為父親掃墓,從墓地直接驅車趕回濟南,立即上了手術台,歷經6個多小時的手術,一個鮮活的生命被搶救了回來。「從墓地到手術台,從悼念生命到挽救生命,生活中每個人都向死而生,而醫生可以讓你多做停留。」有市民對此這樣感嘆道。

這個清明節 為剛去世不到一年的父親掃墓

6日上午10點多,孫強結束查房,懸著的心暫時放了下來,5日因主動脈夾層接受緊急手術的老人此時病情已趨於穩定。「只要病人病情轉好,我假日不休也很值得。相信父親在天之靈,也很同意我這樣做。」

時間回到清明節當天。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祭奠、祭拜並緬懷先祖與已逝親人的傳統節日。清明小長假的第一天,天氣比往年有些陰冷,這是孫強的父親去年去世後的第一個清明節。按照老家濟寧的風俗,老人過世後的第一個清明節是一個很重要的紀念節點。而且之前家裡已經商定好,在清明這天為老父親立碑。

為此,孫強安排科室里的事情,在清明節前一天晚上就趕回了老家,為的是第二天一早能給老人立碑掃墓。「除了給父親掃墓,還有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我的母親也已87歲了,一直在濟寧老家,我是家裡的老小,母親最記掛我。但因為平時忙,很少能回家陪她老人家,所以本想趁這次回家多陪陪老人。」孫強說。

驅車1個多小時從墓地直接奔赴手術室

但一個科室電話打亂了他的計劃。5日凌晨2點多,科室給孫強打去電話,告知科里接診一患主動脈夾層的老人,病情兇險複雜,需要他回去做手術。但因血源暫時還供應不上,老人家屬也沒趕到濟南,不具備手術條件,手術一時無法進行。「天明掃完墓,我要立馬趕回濟南。」孫強給家裡人說,「這事就不要給俺媽說了,怕她傷心。」

天亮後,一家人按約定驅車到達曲阜九仙山公墓為老父親掃墓、立碑。但孫強還一直惦掛著濟南的病人,不斷電話指揮。當得知血液供應已經到位、病人的親人也已趕回濟南,還沒等掃墓結束,他就匆匆從墓地趕回濟南。清明節的高速非常擁堵,這也讓孫強異常著急,他見縫插針,開車開得比平時都快,同時還要和濟南隨時保持聯繫,關注病人病情發展。200多公里的路程,他用時一個多小時趕回濟南,直奔手術室。

到了手術室,其他醫生已經做好術前準備,孫強立即消毒、換上手術服,他的身份由一個剛為父親掃完墓的兒子立即變換成救人性命的醫生。這場手術從病人上午10點被推進手術室,到中午12點正式手術,孫強一做就是6個多小時,手術結束時已是華燈初上。

守護生命戰場上醫生永不缺席

接受手術的是一個74歲的老人,他突發異常兇險的主動脈夾層,當地醫療條件有限,連夜從蒙陰轉診到山大二院。據了解,主動脈夾層是一類十分兇險的大血管疾病,如未能及時診斷治療,病死率極高。相關資料顯示,未及時治療的此病患者,24小時內死亡率高達33%,48小時內為50%,可謂時間就是生命。在具備手術條件後,手術及時進行,挽救了這位老人的生命。「當時老人的心臟外膜已經很薄了,隨時有破裂危險,破裂即代表死亡。好在我們及時把他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孫強說。

5日晚上,手術結束後,孫強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想起遠方的老母親,又打通了老家的電話,「媽,病人還可能隨時出現問題,隨時監護,我不能再回去了,等不忙了我再回去看您,再去墓地看看俺爸。」但這個「不忙」卻不知等到何年月,因為在守護生命的戰場上,醫生永遠不能缺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濟南 的精彩文章:

健身教練資質「縮水」,還應「誰發證,誰負責」
「門診回基層」不能全靠大醫院「說不」

TAG:愛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