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誦讀靈樞 雜病 第二十六 】主持誦讀:劉豫蓉 紐約中醫論壇

【誦讀靈樞 雜病 第二十六 】主持誦讀:劉豫蓉 紐約中醫論壇

誦讀靈樞 雜病 第二十五

本篇主要論述了一些雜病的表現與治療方法,包括厥病、膝關節疼痛、喉痹痛、牙疼、耳聾卻無痛感、流鼻血、腰痛、易怒且厭食、小腹脹滿、心痛、呃逆等病症。

1【原文】:厥,挾脊而痛者,至頂,頭沉沉然,目(huang1)然,腰脊強。取足太陽腘中血絡。

【譯文】:厥病,(上逆之氣導致)脊柱兩側疼,痛直達巔頂,頭部昏昏沉沉,雙目視物不清,腰背強直,這是足太陽經的病變.治療時應取足太陽經的委中穴處的血絡,點刺出血(以瀉邪氣)。

2【原文】:厥,胸滿面腫,唇漯漯(ta 4)然,暴言難,甚則不能言,取足陽明。

【譯文】厥病,胸中滿悶,面部腫脹,涎液不能收,突然出現言語困難,甚至不能言語的,取足陽明經的穴位。

注釋:「唇漯漯然」:《類經》二十二卷第五十註:「唇漯漯,腫起貌」。馬蒔:「唇漯漯然,有涎出唾下之意。」兩合其義,即謂口唇腫起,涎唾不收之意。

3【原文】:厥氣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取足少陰。

【譯文】經氣厥逆上走咽喉,致使不能言語,手足清冷,大便不通,取足少陰腎經的穴位。

4【原文】:厥而腹向向然,多寒氣,腹中穀穀,便溲難,取足太陰。

【譯文】:厥氣上逆而腹中脹滿有聲,寒氣內盛,腸鳴,大小便不利等,取足太陰脾經的腧穴。

5【原文】:嗌干,口中熱如膠,取足少陰(陰:《甲乙》卷七第一中作「陽」)。

【譯文】:咽中干,口中燥熱,稠粘似膠,取足少陰腎經穴位治療。

【按語】《靈樞·經脈》篇云:「是主腎所生病者,口熱舌干嗌干及痛」 與本文互參。

6【原文】膝中痛,取犢鼻,以員利針,發而間之。針大如氂,刺膝無疑。

【譯文】:膝中疼痛,取犢鼻穴,用員利針刺治,出針,時間上間段治療,(員利)針是大如牛尾長毛,針刺膝部無需質疑。

7【原文】:喉痹,不能言,取足陽明;能言,取手陽明。

【譯文】:喉痹,不能說話的,針刺足陽明胃經的腧穴;能說話的,針刺手陽明大腸經。

8【原文】:瘧,不渴,間(jian4)日而作,取足陽明;渴而日作,取手陽明。

【譯文】:瘧病,不渴,隔日發作,取足陽明胃經;若是口渴且每日發作,取手陽明大腸經。

9【原文】:齒痛,不惡(wu 4)清飲,取足陽明;惡清飲,取手陽明。

【譯文】:牙齒疼痛,不怕冷飲,取足陽明胃經;若怕冷飲,取手陽明大腸經。

10【原文】:聾而不痛者,取足少陽;聾而痛者,取手陽明。

【譯文】:耳聾但不疼痛的,取足少陽膽經;耳聾而疼痛的,取手陽明大腸經。

11【原文】:衄(nv4)而不止,衃(pi1)血流,取足太陽;衃血,取手太陽。不已,刺宛骨下;不已,刺腘中出血。

【譯文】:鼻出血不止,有血塊的,取足太陽膀胱經;(若是出血不多而兼)有血塊的,取手太陽小腸經;仍不止血的,取腕骨穴;若還不能止血,取腘中刺出血。

14【原文】:顑(han2)痛,刺手陽明與顑之盛脈出血。

【譯文】:腮部疼痛的,刺手陽明大腸經與腮部跳動明顯的動脈,使之出血。

15【原文】項痛不可俯仰,刺足太陽;不可以顧,刺手太陽也。

【譯文】:頸項疼痛而頭不能俯仰的,刺足太陽膀胱經;頸項部疼痛而不能回頭的,刺手太陽小腸經。

注釋:「刺手陽明與顑之盛脈」:馬蒔:「手陽明當是商陽穴,顑之盛脈是胃經頰車穴。」

16【原文】: 小腹滿大,上走胃(胃:《甲乙》卷九第九作「胸」),至心,淅淅(xi1)身時寒熱,小便不利,取足厥陰。

【譯文】:小腹脹滿感,向上波及胃脘心胸,全身惡寒瑟縮感伴時發惡寒發熱,小便不利的,取足厥陰經。

17【原文】:腹滿,大便不利,腹大,亦上走胸嗌,喘息喝喝(he4)然,取足少陰。

【譯文】:腹中脹滿,大便不利,腹部脹大感,上逆沖胸甚至咽喉,張口喘息並發出喝喝的聲音的,取足少陰腎經。

18【原文】:腹滿食不化,腹向向然,不能大便,取足太陰。

【譯文】:腹中脹滿,食谷不化,腹中鳴響聲,大便不通利,取足太陰脾經的腧穴。

19【原文】:心痛引腰脊,欲嘔,取足少陰。

【譯文】:心痛牽引腰脊痛,(伴噁心)欲吐的,取足少陰經。

20【原文】:心痛,腹脹,嗇嗇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陰。

【譯文】:心痛,腹中脹滿,大便時滯澀不通,取足太陰脾經。

21【原文】:心痛引背不得息,刺足少陰;不已,取手少陽。

【譯文】:心痛牽引至後背喘息不利,取足少陰腎經。若不愈,取手少陽三焦經。

22【原文】:心痛引小腹滿,上下無常處,便溲難,刺足厥陰。

【譯文】心痛,痛引少腹,上下無定處,大小便困難,刺足厥陰肝經。

23【原文】:心痛,但短氣不足以息,刺手太陰。

【譯文】:心痛,有氣短而呼吸困難的,刺手太陰肺經。

24【原文】: 心痛,當九節刺之,按已刺按之,立已;不已,上下求之,得之立已。

【譯文】:心痛,當針刺第九椎的穴位,(先)按診痛減處針刺再按壓,可以馬上止痛。如果無效,在九節的上下再尋找陽性位置,找到正確的位置,再刺馬上奏效。

25【原文】顑(han2)痛,刺足陽明曲周動脈,見血,立已;不已,按人迎於經,立已。

【譯文】:腮部疼痛,針刺足陽明胃經穴曲周動脈,針刺出血之後會馬上見效;若是不能止痛,用手按人迎穴旁邊的動脈,立刻止痛。

26【原文】:氣逆上,刺膺中陷者與下胸動脈。

【譯文】:氣逆上沖,針刺胸前足陽明胃經的膺窗穴或者屋翳穴,以及胸下的動脈。

27,【原文】:腹痛,刺臍左右動脈,已刺按之,立已;不已,刺氣街,已刺按之,立已。

【譯文】:腹痛,針刺臍兩側的的動脈,刺後按壓,立好;如不能好,針刺(足陽明胃經的)氣街,針刺後按壓,立效。

28【原文】:痿厥為四末束悗,乃疾解之,日二;不仁者,十日而知,無休,病已止。

【譯文】:痿厥病,表現在四肢(痿軟無力且寒冷),將四肢都纏束起來,感到閉悶不舒,然後迅速將其解開。這樣的治療方法每天做兩次;有四肢不仁的,十天之後就有感覺,堅持治療,直至病癒為止。

29,【原文】:噦,以草刺鼻,嚏,嚏而已;無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驚之,亦可已。

【譯文】:呃逆,用草刺激病人的鼻腔,使其噴嚏,打噴嚏之後,呃逆可止;屏住呼吸,到呃逆將至之時,迅速吸氣以迎其逆氣,能立止;(當發作的時候,)突然驚嚇他一次,也能治癒。

雜病篇到此告一段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