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寄棘堂主 論入帖與出帖

寄棘堂主 論入帖與出帖

四篇論入帖與出帖

寄棘堂主云:《易》曰: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學書亦然。故欲談臨帖,須先選帖。人云亦云、恪守師規、盲目崇拜、先入為主等皆學帖之弊也!用筆貴活,用墨貴活,選帖亦貴活。如曹寶麟先生早年學聖教序,遲遲不得法,後受授業先生指點,改學米芾,堅持至今,蔚然成家。選帖不當,或違拗性情,或好高騖遠,或朝三暮四,上述種種於學書一道,率皆徒費年月之歧途耳!故選帖須慎,臨帖須深,方可與言出帖,反之則仍需商榷。又曰:法必從帖中來,欲恨臣無二王法,亦需先得二王法然後可……

一、選帖法

法帖分類

世之學者論書學,多斷然分碑帖兩派。竊以為值得商榷,帖學固自書寫得來,碑學亦源自書寫得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故本文所論,試將法帖分為如下三類:金石類、書寫類、摹搨類三種。如再細分則:金石類包含甲骨、鐘鼎、石鼓、石碑、摩崖、木版等;書寫類包含竹簡、絹本、紙本、題壁、書丹、榜書等;摹搨類包含:雙鉤響搨、單鉤摹寫、印刷等。存世可見法帖,基本可歸入上述分類,恕不舉例……

人與帖

常言道:書者,心畫也!人都說書如其人,是有一定道理的。書法在一定程度上能體現一個人的修養、性情甚至容貌。古人評價王羲之的字:翩若驚鴻,矯若游龍。想必一個帶有脫俗氣質的右軍將軍,言談舉止也給人這一感覺罷。歐陽詢書風骨氣勁峭、法度嚴整,史書上記載的率更也一如其字。柳公權書諫,心正則筆正,確如其言!此種案例,不勝枚舉。故字如其人,學帖亦需符合個人的性格秉性。違拗本性,即使能硯成臼、筆成冢,恐怕也不能造妙!此書者,不可不知也。本文愚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選帖一如選筆墨紙硯,稱心趁手才能快速進步。簡而言之,性剛強者宜選剛強法帖,性柔媚者宜學飄逸法帖,如此方能合乎自然……

二、讀帖法

臨帖之前,讀帖是第一步。此讀帖非指欣賞品鑒,世人讀帖多如此,讀帖亦能溢辭滿紙、舌生蓮花、咳珠吐玉,此正讀帖之弊也!讀帖在於平常心,客觀評價,科學分析才是正道!古之大書家,吹捧的人前赴後繼,我輩是沒必要加入此隊伍的。如果喜歡,可以參閱,百度百科都能吹捧的天花亂墜,何必再挖空心思去跟風呢!故沉下心來,不要讓「歷來論書的比況奇巧」迷住了雙眼,踏踏實實的做足功課才是第一要務……

本文所論所謂讀帖,分四個步驟:1.釋讀。即辨認閱讀原帖文字內容,所言何事;2.考證。即延伸閱讀一下,前人或相關專家學者對本帖的看法或認識。如欲就該帖闡述自己的觀點則需要下很深的考證功夫,但對於純粹為學書法而言,個人認為沒有太大的必要;3.參校。即篩選出來一些與本帖筆法相近或相類或相關聯書家的作品進行比較觀摩,加深對本帖的認識程度;4.讀筆法。上述三件事情做完,就該做這件核心的事情了。先讀章法布白,次讀墨法運用,再結合釋文體會書者心情,到此處再檢查一下自身臨帖紙筆與原帖是否相近(註:相類似更容易出效果,不贅述),瞭然於胸後就需要逐筆、逐字、逐句地研究如何運鋒了……至此方讀帖完成!

讀帖法之釋讀

之所以將釋讀單例,是因為書者往往忽略此處。況且古法帖頗多湮訛,字跡完整清晰易讀的並不多見,所以經心釋文釋讀顯得尤為重要。

舉例如下:歷來法帖天書之陸機《平復帖》

釋文一彥先羸瘵,恐難平復。微居得病,慮不衍計,計已為蒼。年既至男事復失,甚憂之。屈子楊往得來主,吾雲能惠。臨西復來,威儀詳跱,舉動祭觀,自軀體之蓋如思。識黟之邁,甚執所念,意宜稍之旻伐棠。棠寇亂之際,聞問不悉。

釋文二彥先羸瘵,恐難平復,往屬初病,慮不止此,此已為慶。承使唯男,幸為復失前憂耳。吳子楊往初來主,吾不能盡。臨西復來,威儀詳跱。舉動成觀,自軀體之美也。思識□量之邁前,勢所恆有,宜□稱之。夏伯榮寇亂之際,聞問不悉。上兩種釋文均源自百度百科,然而出入頗大。此帖歷來因為釋讀聚訟紛紜……平復帖.jpg

為踐前言,本文試選擇了如下三帖作為入帖與出帖的全程解讀舉例:1.王羲之《奉橘帖》;2.歐陽詢《卜商帖》;3.蘇軾《功甫帖》。

選帖條件:知名度高、具有典型時代特徵、篇幅短小、易於講解。

讀帖法之釋文

古法帖歷來受人珍愛,多數珍品輾轉流傳,賴於歷代收藏家得以保全。然而不乏好事者或俗手橫加篡改,或偽制,或裁割,又有私心頗重者,為謀一己之私竟至於毀損原跡或原碑,加之以朝代更迭,戰亂頻繁,大量珍品慘遭湮滅,此皆法帖之劫難也。時至今日,書家名作之赫赫者,亦有竟至於真偽難辨者。故欲學書法,釋文雖基礎,亦需深加探究,知其前因後果、歷史淵源方能加深讀帖之認識。又,名帖雖多,識文斷句眾說紛紜者亦比比皆是,學者更需用心,詳加甄別,方能領悟釋文之真意。

如羲之法帖唐人臨作之《快雪時晴帖》,台北故宮博物院書畫處何傳馨先生所寫的《晉王羲之快雪時晴帖》一文將法帖作如下句讀:「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啟功先生在《晉代人書信中的句逗》一文中認為是:「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祈小春先生在《佳想安善,未必安善——小議啟功先生的〈快雪時晴帖〉斷句》認為則應:「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一字之差,意義相去甚遠……

讀帖法之考證

前文已論,此考證非彼考證。書學一道艱深,雖古無職業書家,然不曾「耽之若此」者,未必能佳!今之書者,以此為業者也不廣泛。故作為普通愛好者,若耽之書法考證之學,未必是好事(註: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專家會說,人在吃食物時,由於消化道正常菌群的作用,產生了較多的氣體。這些氣體,隨同腸蠕動向下運行,由肛門排出。排出時,由於肛門括約肌的作用,有時還產生響聲。普通人只用兩個字:放屁!有些事情,搞複雜了未必是好事,一笑。故本文所指考證即前文所言:即延伸閱讀一下前人或相關專家學者對本帖的看法或認識,然後得出自己的看法(提醒:人格是應該獨立的。)。當然,讀得越多越廣泛越好。知識不單單可以從經典或教科書中來……

讀帖法之參校

本文所謂參校,即參考校對之意。參考所選帖之同一書家或相關聯書家作品,與選帖進行對比參照。目的有二:1.加深對法帖所含信息本身的認識;糾正或理清所吸收的關於本帖信息認知。如欲臨習《楊大眼造像記》,最起碼則需參校一下龍門二十品的其他碑刻,以加深對本帖的認識程度。拙見:參校乃臨帖之必需流程,否則易陷入厚此薄彼或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怪圈,願天下書者慎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郭璧塵 「點五」1
寵物鎮宅守護神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