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湖詩鑒賞 | 風情又復宕漾,最是中唐佳調

西湖詩鑒賞 | 風情又復宕漾,最是中唐佳調

西湖之美給看過她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描寫西湖之美的詩詞文也是數不勝數。她的美,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是「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是「黑雲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在這做官的古人,紛紛都為西湖的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822年,白居易向朝廷論反應河北的軍事,但是不被採納,於是自己請求到外地任職,7月被任命為杭州刺史,10月到任。白居易就開始了在杭州任期的三年。在這任職的期間,白居易主持疏通了許多古井,解決了杭州人民的飲水問題,看見西湖淤泥堆積,便想出了修築堤壩,蓄積湖水的方案。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這首詩便是白居易在西湖旁踏青所寫。從孤山寺的背面走到賈公亭的西面,湖水漲潮時剛好與堤齊平,白雲層層疊疊,壓的很低。這邊寫雲用了「雲腳低」,非常的形象。把雲看成一個人,她的腳壓的很低,非常的傳神。從此可見當時的天氣非常好,春天氣溫慢慢回升,天氣多雲,正是踏青的好時間。接下來描寫了天空中的景象。幾隻早出的黃鶯開始爭相的飛向已經被太陽照暖的樹,也不知道哪家的燕子已經開始銜著春泥開始築巢了。春天生機勃勃,鶯和燕都是春的使者,她們紛紛開始活動,向人們訴說的春天的到來。頸聯這兩句描寫了西湖的花草。「亂花漸欲迷人眼」寫的非常傳神。春天來了,萬物復甦,所有的花都開始生長,湖邊花的種類也很多,紛繁的花迷住了人們的眼睛,緊緊的抓住了人們的視線。草也剛剛發芽,沒有長得很高,才剛剛到了馬蹄的高度。可以想像的到,白居易享受著春日的陽光,漫步在「沒馬蹄」的草坪上,賞著花。尾聯表達了白居易對西湖的熱愛。我最喜歡在西湖邊散步,但是這還不夠,我還要去綠色楊柳下的白沙堤去看看。詩人被美麗的西湖所迷住,詩人最愛的西湖東邊已經滿足不了詩人了,只有更加美麗的景色才能滿足詩人的心。詩人在西湖邊踏青,看了一個又一個生機勃勃的美景,從湖面寫到天上的飛禽,再從飛禽寫到湖邊的花草,最後在表達了對西湖美景的依依不捨和流連忘返。 可見白居易對杭州對西湖的喜愛之情。

胡以梅在《唐詩貫珠》中評到:何言乎上半首專寫湖上?察他口氣所重,只在「寺北」、「亭西」、「幾處」、「誰家」,見其間佳麗不可勝紀,而初不在「水平」、「雲低」、「早鶯」、「新燕」、「暖樹」、「春泥」之種種布景設色也。何言乎下半首專寫春行?察他口氣所重,只在「漸欲迷」、「才能沒」、「綠楊陰」之一路行來,細細較量春光之淺深,春色之濃淡,而初不在「湖東」、「白沙堤」幾個印板上之襯貼字也。要之,輕重既已得宜,風情又復宕漾,最是中唐佳調。誰謂先生之詩近於俗哉! 對白居易的這首詩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風情又復宕漾,最是中唐佳調」。這首詩確實把西湖美麗的風景寫的非常的傳神。

白居易在離任前,將自己一部分的供奉留在了杭州,用來給後面官員治理杭州由此可見白居易對西湖對杭州的熱愛,所以給杭州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下來介紹一個和杭州更有淵源的人,他叫蘇東坡。

1089年,蘇軾任龍圖閣學士、知杭州。由於當時西湖淤泥堆積,湖水乾涸,湖中長滿雜草,影響農業發展,西湖也沒有白居易時代的風光,所以在任第二年開展了清湖活動,把西湖淤泥清除,修建了堤壩,就是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蘇堤。蘇軾在杭州還做了一件很有名的是就是教了人們怎麼做東坡肉。當時貧窮的人們對豬肉並不知道怎麼處理,富貴人家看不上豬肉。在禮記中記載,天子是豬牛羊三牲都吃,諸侯吃牛,卿吃羊,大夫吃豬,士吃魚,平民只能吃素。到了唐代,李白詩寫到「烹羊宰牛且為樂」,這時豬的地位也很低。平民老百姓不知道怎麼處理豬肉,蘇東坡就想了一下,把製作了方法告訴了杭州人民,這才有了現在的東坡肉。當時,蘇軾自比唐代的白居易,都在杭州做官,都整治了西湖,也留下了千古名作。但是3年之後,卻被朝廷所召回。但著短短的3年,西湖的美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夜泛西湖

蘇軾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這首詩是寫蘇軾晚上夜遊西湖的詩。開頭一句寫到湖裡長滿了菰蒲,湖水也一望無際。第二句鞋到了何方在夜晚開放,荷花的香味隨著風向我飄來。詩人看著一望無際的湖水,看著湖中的雜草,不一會起風了,聞到了荷花的香味。隱隱約約看到了遠方的寺廟裡有燈光閃現,更加期待天黑了看湖光粼粼。這首詩畫面感很強,讓我想像出了一個畫面。詩人獨自坐船在湖中,點著一隻蠟燭,憑藉著蠟燭的微光,欣賞著夜晚的西湖。遠遠望去都是菰蒲,他自己一個人劃著船,在尋找著菰蒲中的荷花。但在這時,吹起了夏風。夏天的夜晚比較炎熱,風吹來很是宜人,更何況這風中帶著看不到的荷花的香味。詩人深深的吸了一口帶著香味的風,這風帶給他的不僅是身體上的涼爽更是精神上的寧靜。詩人在這其中沉醉,但就在這時,遠處出現了寺廟的燈火,那他們是在幹什麼呢?詩人陷入了沉思,或許是也在欣賞著西湖的美景,亦或是發生了急事。但是詩人猛然驚醒,這和我欣賞西湖的美景又有什麼關聯呢。他看著湖面的微光粼粼,從寺廟出來的燈光照射到了湖面,讓著湖面更加美麗,希望天更加黑一點,讓我好好欣賞著著湖光吧!讀完這首詩,我也沉浸在詩人描寫的意境當中,這可太美了。夜晚的西湖不同白天的西湖,少了喧鬧,少了浮躁,有的僅僅是人與景之間精神的溝通,是給自己靈魂的一種休憩。當靈魂和美景同頻,兩者共振,所能欣賞到的西湖美景定是極美的。

兩者的經歷類似,都在西湖做過官,都欣賞過各種各樣的西湖美景。因為所處的時期不一樣,雖然都寫西湖的美景,但給人的體驗是不一樣的。白詩寫於中唐,有的只是美景的描寫,表達的僅僅只有對西湖美景的喜愛,對自然景觀的喜愛。蘇詩雖然寫的也是西湖的美景,但不免給人一個孤寂落寞的感覺。蘇軾到杭州是被貶的,即使西湖美景在怎麼美,也無法完全癒合他的心靈。但是不管如何,二人所寫的西湖,都是極美的西湖,都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居易 的精彩文章:

白居易說:春天這麼好的季節不出去玩,怕是傻了吧?
白居易和他的長恨歌

TAG: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