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Linux是如何發展壯大的

Linux是如何發展壯大的

上篇文章推送後,有網友發給我一張Linux各個分支的發展結構圖,在震撼Linux規模強大的同時,也產生了個疑問,Linux是如何發展壯大起來的呢?於是今天帶著這個疑問去查了一下Linux的發展史:

1991年10月5日, Linus Torvalds在comp.os.minix新聞組上發布消息,正式向外宣布Linux內核的誕生(0.02版, Freeminix-like kernel sources for386-AT)。

1992年12月, Linus Torvalds在GNU/GPL下發布了0.99版。(Linux和GNU的開發者一起把GNU的部件和Linux集成起來,使它成為一個可運行的自由操作系統)

此時Linux 0.99的代碼大約有10萬行,用戶大約有10萬。

1993年,大約100名開發者致力於Linux內核開發(其中核心組由5人組成)。Linux內核逐漸適應了GNU的環境,為Linux創造了巨大的應用空間。Slackware首次發布(第一個Linux發行版);同一年,Debian項目設立,成為最大的社區發布項目。

1994年3月,Linux1.0發布(所有組件已經成熟),代碼量17萬行,XFree86項目組提供了一個圖形化用戶界面(GUI),當時是按照完全自由免費的協議發布,隨後正式採用GPL協議。(接著就是下面RedHat公司和SUSE發行了他們各自的Linux1.0分發版本)

1995年1月,Bob Young創辦了RedHat,以GNU/Linux為核心,集成了400多個源代碼開放的程序模塊,搞出了一種冠以品牌的Linux,即RedHat Linux,稱為Linux"發行版",在市場上出售。(這在經營模式上是一種創舉);同一年,Linux被移植到DEC/Alpha和Sun公司的SPARC平台上,而接下來又被廣泛地移植到更多的平台上。(說明已擁抱POSIX標準)

1996年6月,Linux 2.0內核發布,大約40萬行代碼,並可以支持多個處理器,全球大約有350萬人使用,Linux 進入了實用階段。

1997年,大片《泰坦尼克號》在製作特效中使用的160台Alpha圖形工作站中,有105台採用了Linux操作系統。

1998年1月,紅帽高級研發實驗室成立,同年RedHat 5.0獲得了InfoWorld的操作系統獎項;2月,以Eric Raymond為首的一批年輕的"老牛羚骨幹分子"終於認識到GNU/Linux體系的產業化道路的本質,並非是什麼自由哲學,而是市場競爭的驅動(經濟學上的龐氏模式?),創辦了"Open Source Intiative"(開放源代碼促進會)"復興"的大旗,在互聯網世界裡展開了一場歷史性的Linux產業化運動;4月,Mozilla 代碼發布,成為linux圖形界面上的王牌瀏覽器;10月,Intel和Netscape宣布小額投資紅帽軟體,Linux獲得商業認同的信號;同一年,IBM,Compaq,Oracle等大公司表示支持Linux系統,程序員開始了圖形化用戶界面KDE的開發;微軟在法國發布了反Linux公開信,這表明微軟公司開始將Linux視作了一個對手來對待。

1999年,程序員開始致力於開發圖形化環境GNOME,它可以替代依靠Qt工具包才能工作的KDE;同一年,IBM宣布與Redhat公司建立夥伴關係,以確保Redhat在IBM機器上正確運行。

2000年,Sun公司在Linux的壓力下宣布Solaris 8 降低售價,Linux開始衝擊Sun/UNIX小型機市場;2月,Red Hat發布了嵌入式Linux的開發環境,4月,拓林思公司宣布了推出中國首家Linux工程師認證考試。

2001年1月,Linux 2.4發布,進一步地提升了SMP系統的擴展性,同時集成了很多支持桌面系統的特性如:USB,PC卡(PCMCIA)的支持,內置的即插即用等功能;Oracle宣布在OTN上的所有會員都可免費索取Oracle 9i的Linux版本;IBM則決定投入10億美元擴大 Linux系統的運用;8月,紅色代碼爆發,站點紛紛由windows操作系統轉向linux操作系統。

2002年3月,Linux系統開始支持64位的計算機,Linux開始企業化。

2003年,NEC宣布將在其手機中使用Linux操作系統,代表著Linux成功進軍手機領域。

2004年3月,SGI宣布成功實現了Linux操作系統支持256個Itanium 2處理器;同一年,X.Org基金會成立,促使了XWindowServerLinux版本極其快速而迅猛的發展。

2005年,Linus Torvalds開發了分散式版本控制工具Git 用於代碼管理(很多人說Git的地位等同於Linux

2007年1月22日,OSDL和FreeStandardsGroup合併為Linux基金會,把工作集中在改進GNU/Linux以與Windows競爭。(所以此後很多項目都是Linux基金會推動)

註:Linux基金會最早成立於2000年,Linux基金會項目(原為「合作項目」)是獨立資助的軟體項目,利用協同發展的力量來推動行業和生態系統的創新。 來自世界各地的500多家公司和數千名開發人員為這些開源軟體項目做出了貢獻。

2010年,宣布Yocto Project,目標在於創造出可以提供嵌入式linux發行版的軟體工具,以改善軟體發展流程。次年3月,這個計劃與OpenEmbedded計劃結合,以OpenEmbedded-Core計劃作為另一個名稱,它提供跨平台工具、元數據以及流程,以利於快速和可複製的開發Linux嵌入式系統。

2011年,Linux在與windows的競爭中獲得勝利。

2012年,公布AllJoyn項目,由高通公司主導的高通創新中心(Qualcomm Innovation Center)所開發的開放源代碼專案,主要用於近距離無線傳輸,透過Wifi或藍牙技術,進行定位與點對點檔案傳輸。

2013年4月,Linux基金會宣布Xen成為Linux基金會合作項目;Linux基金會在2013年4月8日公布了OpenDaylight專案,其目標在於開發支援軟體定義網路(SDN)的各種軟體工具,建立網路功能虛擬化的基礎。主要開發語言為Java。

2014年3月,Linux基金會和edX合作,提供了一個免費的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名為「Linux簡介」,這是這兩個組織的進行中的免費產品系列中的第一個,其目前的MOOC目錄包括Devop簡介,Cloud Foundry簡介,和Cloud Native軟體架構,Apache Hadoop簡介,Cloud Infrastructure Technologies簡介和OpenStack簡介。

2015年8月,Linux 基金會宣布了一個新的項目Kinetic Open Storage Project(KOSP),以推進雲對象存儲技術的開源軟體和標準,KOSP 被當作基礎技術,用於給下一代乙太網功能存儲設備(如希捷的 Kinetic HDD )提供開源對象存儲。項目將利用開源軟體和標準,來幫助企業加速存儲技術的發展。雲、虛擬化、容器等新技術的融合帶來的許多複雜問題,這個項目將給企業攻艱克難提供支持;9月,Linux Foundation合作項目中的源代碼總數為115,013,302行源代碼。

2016 年3月,Linux 基金會牽頭,聯合三十家初始成員(包括各大金融、科技公司和相關開源組織),共同宣告了Hyperledger 項目的成立。該項目試圖打造一個超級賬本項目,作為區塊鏈技術的開源規範和標準,讓更多的應用能更容易的建立在區塊鏈技術之上。(該項目的出現,實際上宣布區塊鏈技術已經不單純是一個開源技術了,已經正式被主流機構和市場認可);同一年,JavaScript社區加入Linux基金會。

2017年,DPDK項目加入Linux基金會。至此共有超過260多名企業會員確認了Linux基金會的理念和使命:其中白金會員(12名)每個會員每年捐出50萬美元,其中包括 (按字母順序排列):AT&T、 思科系統、 富士通、 日立、華為、 IBM、英特爾、微軟、日本電氣、甲骨文公司、高通、三星電子(國內只有華為一家,微軟的加入更值得關注)

2018年3月28日,Linux基金會宣布推出LF深度學習基金會,助力開源世界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領域的發展。該基金會的聯合創始公司有:百度、華為、騰訊、諾基亞、中興、Amdocs、AT&T、B.Yond、Tech Mahindra、Univa。

以上是Linux創建發展階段的主要事件,再總結一下,Linux能夠成功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1、有卓越的核心人物---- Linus Torvalds在27年的Linux內核工作經歷足以說明。

2、有精英技術團隊,通過安利模式的組織架構(Linux社區),調動了全球各地無數開源技術愛好者的積極性。

3、Linux一開始就選擇了Intel386處理器----x86是未來,但也意味著同強大的windows直面競爭。

4、採用了GPL協議----Torvalds說,「把Linux發布在GPL下是我所做過的最好的事」(GPL給予了計算機程序自由軟體的定義,並且使用Copyleft來確保程序的自由被完善的保留。GPL許可協議的主旨是說,如果你的軟體使用了受GPL保護的代碼,那麼你的軟體源代碼也要公開出來。不同的開發者對GPL條款的詮釋有所偏重,但不管怎樣,遵循GPL協議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

5、快速擁抱POSIX標準----使Linux攻佔其他市場成為可能。

6、Git的問世,讓龐雜的內核開發工作變得並行有序且高效。有調查顯示,接近92%的項目,已經在使用git,git的統治地位,已經無可動搖。

7、與互聯網革命浪潮產生了疊加反應,很多網路設備用了Linux開發,反過來網路的傳播加快了Linux的普及。

8、規範的認證、培訓教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高科技人才。

9、Linux基金會等背後組織處理了複雜的多方關係,並且大力推廣了Linux。通過商標處理的事件就能看到其套路多多:Torvalds在Linux國際的幫助下得到了Linux這個被別人搶注的商標,然後他把這個商標轉讓給了Linux國際。對這個商標的保護後來就由一個專門的基金會(非營利性的Linux標識協會)來管理。2000年,Linux Torvalds指定了分配許可權的基本規則。這意味著任何要想以Linux的名義發布產品和服務的人,都要擁有許可證。而許可證要通過購買獲得。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Linux在嵌入式、手機、網路設備、PC伺服器、超算等多個領域具有優勢,這使Linux越來越成為一個大一統的OS,事實上,Linux也是這麼做的,Linux將涵蓋開源的各種趨勢,包括大數據,雲原生應用程序,容器,IoT(物聯網),網路,安全性等。如下為7大Linux IoT項目(Linux基金會將這七個項目列為連接的開放源代碼系統中的關鍵角色)

1、Automotive-Grade Linux

開始時間:2012年

主要成員:大型汽車公司(包括馬自達,鈴木,豐田,本田,日產和福特),多家知名科技公司:從運營商(中國移動,NTT)、矽片製造商(英特爾,ARM,Nvidia)到電子產品企業(LG,三星和松下等)

理念:該計劃是為汽車物聯網的所有領域制定的一個總體標準——從遠程信息處理到儀錶到自駕車到流媒體Netflix,它是唯一一個瞄準所有這些目標的生態系統。

2、EdgeX Foundry

開始時間:2017年

主要成員:AMD,戴爾-EMC和VMware等大企業,還有像Canonical和Linaro這樣的操作系統玩家,以及許多小公司(其中許多與雲有關)

理念:EdgeX Foundry是一個專門為工業IoT創建開放標準的項目,確保連接感測器上的集線器、路由器和伺服器都在統一標準下進行運作。

3、Tizen

開始時間:2012年

主要成員:最開始是三星,其他幾個主要的東亞科技巨頭現在成為了這個項目的顧問委員會成員,包括SK電訊、LG、華為、KT和NTT,另外還有Intel,Orange和Vodafone。

理念:Tizen原本目標是一個替代操作系統,因為三星想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Google Android取得一定的抗衡。如今,Tizen在三星製造的智能手錶和電視領域,比在智能手機領域得到了更好地展現,但最近有一個壞消息是它可能存在大量嚴重的安全漏洞。

4、Dronecode

開始時間:2014年

主要成員:美國3D機器人和中國Yuneec國際,這兩個都是無人機航空公司;還有一大批與無人機相關的知名企業。此外,還有英特爾、高通。

理念:旨在提供一個開放源碼的無人機平台,涵蓋從飛行控制和自動駕駛技術到「高級用例」的定製開發人員API,Dronecode的代碼庫可以用於為定製無人機創建軟體。

5、AllJoyn/ IoTivity

開始時間:2016年

主要成員:除了像英特爾和高通之類的常規玩家,還包括CableLabs、LG、微軟、三星和思科。所有從電纜ISP到無線供應商到智能手機製造商都是Open Connectivity Foundation的會員。

理念:這原來是兩個不同的項目,但2016年在Linux Foundation OCF的支持下它們進行了合併,旨在將IoTivity的發現和管理數據工具與AllJoyn的服務框架和路由器功能結合在一起,用於完整的通用IoT平台。

6、Zephyr Project

開始時間:2016年

主要成員:Intel、Linaro,恩智浦半導體和電子設計自動化公司Synopsys等鉑金會員。

理念:Zephyr是一種實時操作系統,它既保證了高度安全,又能夠運行在極其有限計算能力的設備即大量的物聯網端點上。從連接的感測器,到無線網關級別的所有設備都應該能夠運行Zephyr,目前這個項目只是確保在各種設備上的兼容性。

7、Yocto Project

開始時間:2010年

主要成員:除英特爾、AMD和Linaro外,還有瞻博網路、戴爾、康卡斯特等公司。

理念:Yocto是一個旨在幫助用戶創建可定製的Linux發行版的項目,可以在任何嵌入式硬體上運行。該項目的核心是開發環境,其中包括創建這些系統的工具和指導原則,以及使用戶可以隨時更新用戶想要運行的系統的最新方法。這個項目是允許應用創建者更多地關注核心功能,更少地調整他們在特定平台上運行的軟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犁雨鉭雲 的精彩文章:

TAG:犁雨鉭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