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格洛克18手槍:為何我不知道我有個稱呼叫P18C!哪怕叫我G18C呢!

格洛克18手槍:為何我不知道我有個稱呼叫P18C!哪怕叫我G18C呢!

如圖、《絕地求生》有這麼一款手槍,如上圖所示,可以加消音,紅點,擴充彈匣!名字叫做P18C!這款手槍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全自動射擊,堪稱手槍中的衝鋒槍!但詫異的是為何會把它叫做p18c!沒親眼見到之前一直不知道它竟然是GLOCK黨心中的神器!今天咱們就來看一下這款手槍現實中到底有何優點!

如圖,格洛克系列手槍成名已久,其獨特的多重保險機構、廣泛採用聚合物材料、優異的性能對廣大輕武器迷而言如數家珍。但其連髮型號——格洛克18卻因嚴格的槍支管理及特定使用人群而少有人熟識,特別是其機構動作,它是如何實現連發的,本文將帶您一探究竟……

1983年問世的格洛克17手槍憑藉其齊全的保險機構及優異的性能,順利通過奧地利陸軍多種嚴苛測試而被採用並命名為M80手槍。後來奧地利反恐部門及軍警執法機構要求格洛克公司以格洛克17手槍為基礎,設計一種可以實現連發發射的衝鋒手槍。不久之後,格洛克公司完成了試製品,定名為格洛克18手槍,並很快開始量產1989年,格洛克18手槍開始出口到美國。

格洛克18手槍帶槍托射擊時,射彈散布控制得較好

使用受限的全自動手槍

全自動手槍連發發射時的後坐力和膛口上跳比一般手槍都大,不但對周圍的人易造成危險,而且對射手本身而言也有很大的危險性。2008年10月在馬薩諸塞州的一次射擊活動中,就曾有射手採用衝鋒手槍進行連發發射時由於後坐力較大、槍口上翻,射手控制不當導致自身頭部中彈身亡的慘劇發生。由於以上種種原因,美國當局擔心格洛克18會對社會安全造成影響,因此對該槍的管理十分嚴格,導致格洛克18在一般市面上幾乎絕跡。

近年來,美國對格洛克18的管理雖稍有鬆懈,但比起其他類手槍,其持有和使用也還是相當受限的。以美國為例,除軍警執法部門、二級製造商(具有全自動槍械和消聲器等製造資質的槍械製造商)、三級經銷商(具有全自動槍械和消聲器等銷售資質的槍械經銷商)以及特種部隊隊員外,普通人不能購買和持有這種槍械。

不加槍托射擊時,格洛克18手槍的控制不太容易

格洛克18手槍槍口特寫,為了抑制槍口上跳,槍管前部上方開有3個孔

外部特徵異同

格洛克18採用與格洛克17相同的9×19mm口徑。從套筒及套筒座外形上看,格洛克18相比格洛克17,除增設了快慢機外,差別並不明顯,但實際上二者的零件不能互換使用,因此僅憑單獨購買格洛克17的套筒、格洛克18的套筒座,再將二者結合使用是不可能的。格洛克18的快慢機位於套筒左側後方,快慢機柄有兩個位置,下面兩個白點是連發位置,上方一個白點是單發位置。

格洛克18與格洛克17在外形上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配備了一個可拆卸式槍托。加裝這個槍托後,連發發射的精度會明顯提高。另外,該槍托還可以摺疊,不使用時,將其向下旋轉摺疊,槍托抵肩部分的上端正好可以插到扳機護圈前下方,對武器的便攜性無甚影響。

格洛克18槍管長138mm,不加裝槍托時全槍長227mm,全槍質量0.7kg; 加裝槍托時全槍長617mm,全槍質量0.9kg。

格洛克18還有一個明顯特徵就是彈匣容彈量較大。其採用格洛克公司特色的33發彈匣,裝上彈匣後,彈匣突出握把外很大一部分。配用這種大容彈量彈匣的格洛克18與一般衝鋒槍相比已經相差無幾,可以說是以極小的體積實現了衝鋒槍的性能,因此頗受好評。

另外,相比於其他衝鋒手槍,如俄羅斯APS、義大利伯萊塔93R等,握持格洛克18的虎口部位距槍管軸線的垂直距離較近,射擊時,後坐力形成的翻轉力距較小,因此槍口上跳更容易控制。

格洛克18(下)與格洛克17(上)扳機連桿尾部「十字架」部分比較,前者增加了連發阻鐵

格洛克系列手槍中,除格洛克18之外的手槍所用的扳機連桿。格洛克18在其上b位置前部增加了連發阻鐵(a-阻鐵;b-跌落保險突耳)

跌落保險示意圖。上:跌落保險突耳卡入發射機座「 」形槽的前部,形成跌落保險;下:跌落保險突耳位於「 」形槽後部,跌落保險解除

套筒分解狀態:1-套筒尾板;2-擊針組件;3-抽殼鉤頂桿及簧;4-擊針保險桿及簧;5-抽殼鉤

格洛克手槍(除格洛克18外)扳機連桿尾端與單發桿配合圖

連髮結構設計巧妙

格洛克18採用純雙動(DAO)扳機機構,其擊針在待擊狀態下也只是呈半待擊狀態,這樣的結構有利於縮短扳機行程。雖然格洛克18僅是在格洛克17的結構上稍加改動,但其連發機構的設計卻十分巧妙、精湛,並且構造簡單,加之信賴度極高的格洛克公司獨特的扳機系統,因此該槍受到了槍械愛好者的高度好評。

在介紹格洛克18的單、連發發射原理之前,先來了解一下除格洛克18外其他格洛克手槍的扳機連桿的工作原理。其他格洛克手槍的扳機連桿後端有一個「十字架」結構(如下圖所示)。其中「a」為阻鐵,手扣扳機時,扳機連桿向後運動,阻鐵將擊針由半待擊位置向後推至待擊位置,繼續扣動扳機,阻鐵向下偏移而釋放擊針;「b」為跌落保險突耳,平時,該突耳卡入發射機座側面的「 」形槽的前部,使阻鐵不能向下偏移,即不能釋放擊針,形成跌落保險。只有扣動扳機時,扳機連桿向後運動,該突耳進入「 」形 槽的後半部,解除了跌落保險,阻鐵才能向下偏移,即才能釋放擊針。這種扳機連桿只能單發發射。而格洛克18的扳機連桿在此基礎上做了改動,即在跌落保險突耳的前端增加了一個向上的突起,起連發阻鐵的作用,使其既可單發又可連發。

格洛克1 8手槍的發射原理具體如下:

單發射擊:將快慢機撥至單發位置即可實現單發射擊。

拉套筒向後到位並鬆手,套筒在復進簧力作用下向前復進,推彈入膛並閉鎖,此時阻鐵將擊針掛於半待擊狀態。扣扳機向後,扳機連桿前端的擊針保險解脫突起將擊針保險向上頂,解脫擊針保險;跌落保險突耳由發射機座側面的「 」形槽前半部運動至後半部,解脫跌落保險;同時,阻鐵將擊針由半待擊位置向後推至待擊位置。繼續扣動扳機,扳機連桿抵在單發桿後端的斜面上,並在此斜面作用下向下偏移,阻鐵隨之向下偏移而釋放擊針。

擊針在擊針簧力作用下向前沖,打擊槍彈底火而擊發槍彈。在火藥燃氣作用下,槍管、套筒一起後坐一段距離,而後槍管尾端向下偏移而開鎖、停止後坐,繼續後坐,壓縮復進簧,並完成抽殼、拋殼動作。槍機後坐時,其內部一側的突棱將單發桿下壓,扳機連桿則在簧力作用下上抬,阻鐵隨之上抬。槍機後坐到位後,在復進簧張力作用下復進,推次發彈入膛並推動槍管向前復進到位而閉鎖。套筒復進到位時,下壓單發桿的突棱向前越過單發桿,單發桿在簧力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在套筒復進過程中,阻鐵將擊針掛於全待擊位置,但由於無外力下壓扳機連桿後端,即阻鐵無法下落,故雖扣著扳機不放,卻不能擊發槍彈。此時,只有鬆開扳機,使扳機連桿前移,扣合在一起的阻鐵、擊針向前移至擊針半待擊位置,再扣動扳機,才能進入下一個射擊循環。

連發射擊:將快慢機撥至連發位置,便是連發射擊狀態。此時連發阻鐵釋放桿自套筒內部底面突出。

連發射擊過程與單發射擊時大同小異,惟一區別是次發彈的發射方式,套筒在簧力作用下向前復進將次發彈推進彈膛、閉鎖,同時阻鐵將擊針掛於全待擊位置。套筒復進到位時,連發阻鐵釋放桿下壓連發阻鐵,使扳機連桿尾端下移,阻鐵隨之下移而釋放擊針,擊針遂擊發槍彈,開始下一個射擊循環。扣住扳機不放,槍彈將一直發射下去,直至將彈匣內的槍彈發射完畢。如果中途鬆開扳機,扳機連桿前移,阻鐵隨之前移,將擊針掛於半待擊位置,此時連發阻鐵在連發阻鐵釋放桿之前,二者脫開而停止射擊。

格洛克18(右)與格洛克17(左)套筒底部比較,前者處於連髮狀態時,連發阻鐵釋放桿自套筒內部底面突

出,而後者無此裝置

全自動射擊威力難擋

格洛克18是衝鋒手槍中為數不多的採用聚合物套筒座的手槍,因此握持時十分輕巧。一般來講,由於採用連發發射方式,加之全槍質量較輕,射擊時保持槍的平衡所需力量就會更大,後坐力及膛口上跳也都會相應增大。而格洛克18的握持虎口部距槍管軸線較近,則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在連發發射時,射手手上承受的力並不大,膛口上跳得到了很好的抑制,這與格洛克公司的宣傳完全一致。但在射擊時,為了防止發生意外,還是對射擊場地進行了很好的安全保障工作。

該槍在試射過程中,動作平滑,抽殼鉤強而有力,未發生任何故障,也沒有發生任何安全事故,膛口上跳在可控的範圍內,發射時的景像十分壯觀。

目前,在美國各地方執法機構中,對衝鋒手槍還是相當青睞的,其中格洛克18的人氣極高,有很多警員配備了該手槍。但其在使用過程中,平衡控制較一般手槍難,散布圓直徑較大,因此在連發射擊時,分散的射彈可能傷及無辜者,由此也有人建議禁止使用衝鋒手槍。的確,格洛克18在連發射擊時比單發射擊的後坐力、射彈散布大許多,因此射擊時需要十分謹慎。但如果是射擊經驗豐富、實際操作水平較高的射手使用格洛克18,就可以在CQB(室內近距離戰鬥)中發揮相當大的威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輕武器小講堂 的精彩文章:

如果它出現在《絕地求生》中,會不會像現實中一樣取代M24嗎?
【視頻】Mk14步槍實彈射擊,全威力彈後坐力太大了,這怎麼用呀

TAG:輕武器小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