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新加坡,看完這些簡直不認識你了!

新加坡,看完這些簡直不認識你了!

在很多外國人的眼裡,新加坡是一個多種族組成的移民社會。沒有什麼歷史,沒有什麼底蘊 ,新加坡更被笑稱是「文化沙漠」,這讓新加坡一直都「抬不起頭」,更讓國人刻骨銘心!

其實,這真的是大錯特錯了!這絕對是對新加坡最深的誤會。正是新加坡是一個移民國家,新加坡由不同的種族組成,所以也才形成了超級多元,而且又十分獨特的文化。

新加坡並不是沒有文化,只是你並不了解罷了!新加坡終於受不了了, 在今年2月22日,新加坡正式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締約國,豪撥6600萬新元啟動了「新加坡文化遺產計劃」,開始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

真正是全球矚目,新加坡一上來就要拿下10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天,首批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熱騰騰出爐啦!看完了這些以後,很多網友直呼,原來我認識了「假」的新加坡。

口頭傳統和表述

01

Dondang Sayang

Dondang Sayang才是真正的愛情歌謠,這是傳統馬來文娛形式。是papa和娘惹譜寫愛情故事的重要一環,他們通過Dondang Sayang暗送秋波,有時輕鬆愉快,有時風趣幽默。

02

Malay Poetic Forms/馬來西亞文學

馬來西亞文學最早的作品是在沒有寫作腳本的情況下口頭傳播的。涵蓋了各種流派的馬來民間傳說。

例如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傳奇,史詩,詩歌,諺語,故事的起源和口述歷史。它描繪了馬來西亞生活的各個方面,並構成了馬來西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03

Xinyao/新謠

新謠是新加坡獨一無二的歌曲風格,它可以清晰地識別出獨特的純凈聲學風格,一群人在一起唱歌和協調,通常由吉他陪伴。後期加入更複雜的鼓,響板等伴奏。

表演藝術

04

Bangsawan

Bangsawan是馬來傳統歌劇或戲劇表現形式,伴隨著音樂和有時舞蹈。Bangsawan文藝演出包括音樂,舞蹈和戲劇。

它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汶萊的馬來文化領域得到廣泛傳播。

05

Chinese Opera/中國戲曲

戲曲文化它是一種複合式的表演藝術,新加坡華人較多,戲曲文化也流傳到新加坡。隨著時間的推移,保留了原有的藝術形式也融入了「新」的特色。

06

Chinese Puppetry/皮影戲

皮影戲也被稱為皮影木偶戲,是一種古老的講故事和娛樂形式。通過移動木偶和光源可以獲得各種效果。

人們可以讓影像看起來走路,跳舞,打鬥,點頭和笑。皮影戲在世界各地許多國家的兒童和成人中受到各種文化的歡迎,它在東南亞也有悠久的歷史。

07

Dikir Barat

它是一種音樂形式,往往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演唱。可以用打擊樂器伴奏或沒有樂器演奏。舞蹈與Endang的動作部分相似,除了手鼓掌的動作被進一步結合以產生節奏。

08

Indian Dance Forms/印度傳統舞蹈

印度傳統舞蹈不僅在影響南亞地區,更涉及東南亞。印度電影中的舞蹈往往以其特質而聞名,並在印度次大陸的流行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

09

Indian Music Traditions/印度古典音樂

印度古典音樂是南亞音樂的一種流派。在動蕩時期,傳統分離並演變成不同的形式,各具特色。

10

Malay Dance Forms/馬來舞蹈

馬來西亞舞蹈是一種來源於馬來西亞地區的地方舞種,輕快流暢、婀娜多姿。

11

Nanyin/南管音樂

是中國古典音樂的一種風格,起源於中國福建,隨著福建人南下,也將南管音樂帶到新加坡。

12

Wayang Kulit

Wayang Kulit是傳統的木偶皮影戲中的文化,偶然在一次wayang kulit表演中,傀儡人物在椰子油燈的繃緊亞麻屏幕上被投影。藝術家操縱燈和屏幕之間雕刻的皮革人物,以使陰影生動起來。

社會習俗、儀式和節日活動

13

Cheongsam Tailoring

是一款女性中式貼身連衣裙,融入了東南亞風情,其實有點類似中國旗袍。

14

Chinese New Year/中國新年

是中國的農曆新年,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重要的節日,在新加坡的華人也會和中國一樣慶祝這一個節日。

15

Chinese Weddings/中式婚禮

中國傳統婚禮形式,是華夏文化的重要部分。男方需向女方支付聘禮,而女方提供的嫁妝最遲需於結婚前一天送到男方。嫁妝的多少象徵女方的身份與財富。除了珠寶首飾和一些生活必需品外,嫁妝主要都是富有吉祥寓意的東西。

16

Christmas/聖誕節

聖誕節是一個宗教節,因為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起源於基督教,基督教徒在每年12月25日一定會做彌撒,彌撒是基督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

中西文化融合,世界越來越多國家都會過聖誕節,得到聖誕老人的禮物是每個孩子的夢。

17

Deepavali/屠妖節

屠妖節是印度的一個傳統節日,又稱為萬燈節。是印度教「以光明驅走黑暗,以善良戰勝邪惡」的節日。

18

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節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華人在這一天會賽龍舟、包粽子,以此紀念屈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中國南方十分流行,在新加坡也深受人民喜愛。

19

Easter/復活節

復活節象徵著重生與希望,為紀念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之後第三天復活的日子,復活節中的食品也很有特點,多以羊肉和火腿為主。

復活節彩蛋也為人們帶來快樂!這些彩蛋精美漂亮且富有裝飾性,它們代表著人們的美好心愿,並與你分享季節更替的喜悅。

20

Eurasian Weddings/歐亞式婚禮

屬於浪漫型的,整個婚禮從一開始就充滿了浪漫的氣息。整個婚禮過程卻有著讓人不可褻瀆的神聖與莊重 。

21

Hari Raya Haji/哈芝節

回教徒前往回教聖地朝聖后隔天所舉行的重要宗教儀式。當日上午參與禱告會,會結束後舉行儀式屠宰羊只,把肉分發給祭拜者與貧窮者。

22

Hari Raya Puasa/開齋節

開齋節當日穆斯林們穿上節日盛裝,到清真寺參加「會禮」和慶祝活動,恭賀「齋功」勝利完成,互道節日快樂,並饋贈禮品。禮拜儀式規模和氣氛都比其他節日要隆重盛大。

23

Hungry Ghost Festival/中元節

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錢的習俗。傳說中元節當天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人們會普遍進行祭祀鬼魂活動,祈福平安,不被鬼怪纏身。

24

Tamil Hindu Weddings/泰米爾印度教的婚禮

按印度教習俗,婚禮一般在新郎新娘出生的時辰之間舉行,正式開始時刻由主持婚禮的印度教祭司決定。還十分盛行嫁妝習俗。姑娘出嫁,女方要拿出豐厚的嫁妝,如果男方不滿意,會拒絕結婚。

25

Pilgrimage to Kusu Island/龜嶼進香

龜嶼在新加坡南部的外海,距離新加坡主島大約5.6公里,每年人們前來進香朝拜都需要攀爬152級階梯才可到達。

26

Lion Dance/舞獅

舞獅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佳節或集會慶典,都以舞獅來助興!舞獅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廣東的舞獅表演最為有名。

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裝扮成獅子的樣子,做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舞獅者還以各種招式來表現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陽剛之氣。

27

Malay Weddings/馬來式婚禮

馬來人的婚俗很有特色。婚禮在女方家舉行,持續一周,包括男方帶聘禮到女方家接親、教長為新人念經祝福、舉行新人沐浴儀式和合婚儀式等,主要儀式均在晚上進行。

七日後,新郎方可偕新婚妻子和嫁妝回自己家裡。 迎親時,男方走一半路,女方走一半路;男方要打扮得像高官顯貴,打著雨傘高高興興去迎接新娘;女方則要顯出悲傷的樣子,因為要遠離親友,故而心情不好。

28

Mid-Autumn Festival/中秋節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29

Nyonya Beaded Slippers and Embroidery/娘惹串珠刺繡拖鞋

心靈手巧的小娘惹們傳承下來的手工藝術,大家來了解一下!

30

Pongal/豐收節

豐收節,也叫「龐格爾節」,盛行於南印度。節日期間,家家戶戶要大掃除,人們要穿戴一新,燒做甜牛奶米粥敬奉太陽神,爾後全家分食。

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團聚。人們還要舉行敬牛儀式,給牛洗澡,染牛角,好食以待牛,牽牛遊行或舉辦賽牛會等。

31

Qing Ming Jie/清明節

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新加坡華人也會在這一天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

32

Silambam/印度武術

Silambam是印度武術,它發源於公元前1000年左右。「Silambam」一詞意味著是一座山,要麼是作為動詞。當Silambam擊劍者正在戰鬥時,武器會發出聲音。這可能是它被命名為「Silambam」的原因。

33

Silat/東南亞土著武術

是來自東南亞土著武術的集體代名詞,在新加坡發展起來,在世界範圍內被用於競技體育運動,類似於中國的武術。

34

Thaipusam/大寶森節

是虔誠的印度教徒贖罪、奉獻及感恩的時節。信徒的祭祀儀式有很多種,例如:剃頭,做法事,用銀針刺穿舌頭、雙頰等,或是背著巨大的鋼製弓形枷鎖。

35

Thimithi

在新加坡,慶祝活動開始在晚上10點左右,信徒舉行盛大遊行。祭司通過穿過燃燒木頭的坑,頭上裝著一個卡拉卡坦 「神聖的充滿水的鍋」,開始Thimithi。他跟隨男性奉獻者意圖履行他們的個人承諾並且證明他們的信仰。

36

Vesak Day/衛塞節

是南傳佛教傳統紀念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祖誕生、成道、涅槃的節日。新加坡佛教徒,均在這一年一度的重要節日中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

37

Making and Wearing of Baju Kurung/Baju Kurung的製作佩戴

38

Wushu/武術

習武可以強身健體,亦可以防禦敵人進攻。修習武術,是讓我們從身到心、由魂而魄得到提升而充滿安全感,精壯神足,具有安然自勝的實力。這是一個民族歷代沉澱而成、安魂守魄的法寶。

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39

Ayurveda/阿育吠陀

「Ayurveda」為梵文,中文一般譯為「阿育吠陀」或「生命吠陀醫學」,阿育吠陀是梵文,由兩個字合成的:Ayur意指「生命」, Veda意為「知識」。

因此阿育吠陀一詞的意思為生命的科學。阿育吠陀醫學不僅是一門醫學體系,而且代表著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40

Making Chinese Medicated Oils and Ointments/製造中藥油和軟膏

新加坡的中藥油非常的出名,很多國內外的遊客都慕名而來,併購買許多新加坡的特色藥油回去!

41

Traditional Malay Medicine/傳統馬來藥物

新加坡旁的馬來西亞也流傳著許多傳統古方,因而傳到新加坡的傳統馬來藥物也受大眾的喜愛,而且藥用價值極高~

傳統的手工藝技能

42

Indian Goldsmiths and Handcrafted Jewellery/印度金匠和手工製作的首飾

作為多元化的國度,新加坡這裡的印度文化早已是遠近聞名,而印度的金匠手工首飾更成為了一門藝術,光看小印度滿大街的首飾販賣店,就知道這門手工藝有多首飾人歡迎了!

43

Making and Wearing of Songkok/宋谷帽的製作和佩戴

「宋谷」是東南亞馬來族群的男士禮帽,是馬來民族服裝特色之一,通常在正式的典禮或者是日常在外時穿戴的。

不過因為絕大部分馬來西亞馬來人是穆斯林,而穆斯林在每個星期五在清真寺的禱告活動是他們心目中正式及莊嚴的儀式,所以不明就裡者就把它錯認為伊斯蘭教特色的服裝,這是需要辨別的。

44

Making of Wood-Fired Pottery/製作木製陶器

論瓷器中國當仁不讓,而在東南亞也有這裡專屬的陶瓷製作工藝喲~

食品文化遺產

45

Chinese Cuisine in Singapore/新加坡的中國菜

在華人居多的新加坡,怎能少了中國菜的存在,稱霸一方的中華美食早已在坡島征服了一批一批吃貨的味蕾~

46

Eurasian Cuisine in Singapore/新加坡的歐亞菜

融入了中西方的歐亞菜色,了解一下~

47

Hawker Culture/小販文化

平均5-10新幣左右的價格,就能在新加坡藏龍卧虎的小販中心和食閣里,品嘗到米其林星級餐點喲!

48

Indian Cuisine in Singapore/新加坡的印度菜

印度菜概括而言就是一種「簡單食材+主要調料+烹飪方式」的組合。而印度菜神奇之處就在於它多種多樣的調料。

印度人早已在日復一日的烹飪中熟練使用各種繁雜的調料,也正是由此造就了印度菜神秘而豐富的味道。印度菜是結合藥材和香料製作的樸實簡單、作工精細的菜肴。

49

Malay Cuisine in Singapore/新加坡的馬來菜

馬來食物一向以它風味獨特而多元化聞名於世。馬來菜以米或麵條作主食,通常以不同風味烹調的肉或魚作主菜,再配上蒸熟的蔬菜伴碟,非常健康。

食物蘸上由新鮮的辣椒、鳳尾魚和酸豆製成的參巴蝦醬,更野味非常!(真是想想都流口水~)

50

Peranakan Cuisine in Singapore/新加坡的娘惹菜肴

娘惹文化作為新加坡必不可少的傳統文化,影響著世世代代在這裡生活的人們,而娘惹菜系更是來新加坡必吃的一種菜肴!

看完這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通心粉們有跟萬事通一樣大開眼界的嗎?還是你覺得有其他能上榜的文化遺產還沒被發覺呢?戳右下角的「寫留言」一起來聊聊吧!

1 新元 =4.79185人民幣

1 人民幣 =0.208688新元

(*截稿前更新)

猛戳下圖,獲得更多最新打折訊息!

猛戳下圖,查看新加坡4月精選招聘信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加坡萬事通 的精彩文章:

海外定居不容易,移民這個國家成了熱點!
中國把十二時辰劃分「錯」了!

TAG:新加坡萬事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