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4-7複習日記藝術發展史

4-7複習日記藝術發展史

在行進的列車上,我們看到的是窗外倒退的風景。

《Fishing Boats on the Beach at Saintes-Maries》, June 1888. Van Gogh Museum, Amsterdam

—————————————————————————

以下所有內容均摘抄自: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王文娟教授,張建宇教授課堂筆記及課件資料,內部複習資料。

ps:僅供學習交流用,勿作它用。

計劃:每天5個名詞解釋,3個簡答,1個論述。

標重墨的只是「我認為」的關鍵詞。序號為題庫里摘抄的序號。

溫故知新

名詞解釋:

1、饕餮紋

2、帛畫藝術

3、馬王堆漢墓帛畫

4、大小李將軍

5、女史箴圖

簡答:

1、簡答「吳帶當風」與「曹衣出水」指的是什麼?

2、簡單介紹海派的代表人物和風格。

3、簡述明代浙派的代表人物和風格特點。

論述:

1、試論述唐宋兩代書法的不同審美取向。

-----??隨便畫的分割線都是愛你的形狀??------

名詞解釋:

25.安格爾

法國畫家。作為19世紀新古典主義的代表,他代表著保守的學院派,與當時新興的浪漫主義畫派對立,形成尖銳的學派鬥爭。他的繪畫吸收了15世紀義大利繪畫、古希臘陶器裝飾繪畫等遺風,畫法工緻,重視線條造型,尤其擅長肖像畫。如《泉》、《大宮女》、《瓦平松的浴女》、《土耳其浴室》等。

31.波普藝術

20世紀60年代流行於英美藝術運動,代表了對抽象表現主義一類非具象藝術的反叛,以乾淨、硬邊的精確畫法為特徵。波普藝術家用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材料和媒介來製造大眾所能理解的形象,以使藝術和工業機械文明相結合,並利用大眾傳播工具(電視、報紙和其他印刷品)加以普及。它是消費文明的藝術,以安迪·沃霍爾為代表。

24 .《摩西》

高235厘米,創作於1513-1516年間,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十六世紀初,教皇尤里烏斯二世嚮往給自己修建一座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陵墓,並將著名的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招來為他工作。但由於教皇的反覆無常,陵墓的施工幾起幾落,米開朗基羅遭受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失望。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34 .《伏爾加河上的縴夫》

列賓是俄國19世紀後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繪畫主要的代表之一,《伏爾加河上縴夫》是他的成名作。彼得堡涅瓦河上縴夫的沉重勞動引起了列賓的同情,他想描繪一幅表現縴夫的作品,以揭示下層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和社會的不平。畫中十一個飽經風霜的勞動者,他們在炎熱的河畔沙灘上艱難的拉著纖繩。背景運用的顏色昏暗迷濛,空間空曠奇特,給人以惆悵、孤苦、無助之感,切實深入到縴夫的心靈深處,亦是畫家心境的真實寫照。

36 . 洛可可藝術

18世紀法國宮廷繪畫風格。該繪畫標榜的對所謂「純美化」的追求,以呈現肉感的裸體、艷麗的色彩為目標,甜膩、繁瑣、嬌媚的畫風是其普遍特徵。因其產生路易十五統治時期,故又成為「路易十五式」。代表畫家有華多、布歇等。

簡答:

19.簡述波普藝術產生的社會原因。

1)是流行藝術(popularart)的簡稱,又稱新寫實主義,因為波普藝術(Pop Art)的POP通常被視為「流行的、時髦的」一詞(popular)的縮寫。它代表著一種流行文化。在美國現代文明的影響下而產生的一種國際性藝術運動,多以社會上流的形象或戲劇中的偶然事件作為表現內容。它反映了戰後成長起來的青年一代的社會與文化價值觀,力求表現自我,追求標新立異的心理。

2)20世紀60年代,一個被稱為「雅皮士」的新興階層登上了消費社會的舞台,他們是二戰後出生的年輕人,沒有父輩痛苦的人生經歷,因此花錢不計較。這種消費成為其他西方國家消費的榜樣,在商業設計上,直接導致了面向大眾的「波普」設計潮流的興起,它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商業設計浪潮的來臨。「波普」藝術大眾、通俗、流行的面貌不僅顛覆了傳統的審美觀念,而且打破了藝術與生活的界線,它反映了當時西方青年一代反傳統的文化觀、消費觀、思想意識及審美趣味。

34.簡述19世紀法國現實主義的藝術特點及代表畫家。

1)這個流派是使用現實主義藝術創作方法的,現實主義藝術家讚美自然,歌頌勞動,深刻而全面地展現了現實生活的廣闊畫面,尤其描繪了普通勞動者的生活和鬥爭,此時勞動者真正成為繪畫中的主體形象,大自然也作為獨立的題材受到現實主義畫家青睞。

2)代表畫家:柯羅《蒙特封丹的回憶》、《戴珍珠的少女》、《彈曼陀鈴的女郎》盧梭代表作:《橡樹》、《春》、《楓丹白露森林的入口》

米勒代表作:《播種者》、《拾穗者》、《晚鐘》

庫爾貝(代表作:《石工》、《篩麥女子》、《奧爾南的葬禮》、《畫室》

杜米埃代表作:《高康大》、《七月英雄》、《出版自由》

36.簡述野獸主義的藝術特點。

1)野獸主義是自1898至1908年在法國盛行一時的一個現代繪畫潮流。它雖然沒有明確的理論和綱領,但卻是一定數量的畫家在一段時期里聚合起來積極活動的結果,因而也可以被視為一個畫派。野獸派畫家熱衷於運用鮮艷、濃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從顏料管中擠出的顏料,以直率、粗放的筆法,創造強烈的畫面效果,充分顯示出追求情感表達的表現主義傾向。

2)野獸主義繼續著後印象主義文森特·梵高﹑高更﹑塞尚等人的探索,追求更為主觀和強烈的藝術表現。畫風不再講究透視和明暗、放棄傳統的遠近比例與明暗法,採用平面化構圖、陰影面與物體面的強烈對比,脫離自然的摹仿。

3)對西方繪畫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他們吸收了東方和非洲藝術的表現手法,在繪畫中注意創造一種有別於西方古典繪畫的疏﹑簡的意境,有明顯的寫意傾向。

論述:

24.分析19世紀法國新古典主義的藝術特點和成就。

1)新古典主義是一種藝術風格的名稱,它值得是18世紀末到19世紀半期在歐洲流行的一種崇尚莊重典雅、帶有復古意趣的藝術風格,它的產生,一方面起於對巴洛克和洛可可藝術的反動,另一方面則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為新年,新古典主義的藝術家可以從風格到題材模仿古代藝術。

2)新古典主義美術以希臘、羅馬的藝術為範本,主張以古羅馬神話和英雄故事為題材

3)在藝術形式上強調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現,講究藝術形式的嚴謹完整,體現一種莊嚴典雅的風格,在構圖上強調完整性,在造型上注重素描和輪廓,注重雕塑般的任務形象,對色彩不夠重視。

4)注重古典式的寧靜和考古式的準確,但不是對17世紀古典主義的簡單復古.

5)崇尚古代,以古人的美德為典範,使之為社會服務,專註個人英雄主義和忠實於道德和職責的行為,這是選擇題材的宗旨。

6)在藝術手法上效仿古代藝術的輪廓和構圖,用以取代洛可可藝術的繁縟性和錯覺性。

小結:波普藝術,法國藝術風格流派。

最後建議:一定要動手寫字!

一定要動手寫字!

一定要動手寫字!

The Red Vineyard, November 1888. Pushkin Museum, Moscow. Sold to Anna Boch, 189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忘川荼靡 的精彩文章:

3-19複習日記藝術發展史

TAG:忘川荼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