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融合傳統與創新的「新老戲」 ——李寶春老師專訪

融合傳統與創新的「新老戲」 ——李寶春老師專訪

為宏揚中國傳統表演藝術,2018年4月17日至18日,著名京劇老生李寶春特率領台北新劇團青年演員再赴上海精演三出經典劇作《斷密澗風雲》、《別窯》以及《路遙知馬力》,並與天津京劇院演奏家共同演出,兩岸菁英藝術家各展所長,以「新老戲」的表現形式將給上海觀眾帶來全新的觀劇體驗。

此次新老戲演出在圈內引發了轟動

新老戲能帶給我們什麼與眾不同的東西?

戲劇的大環境又會如何變化?

我們也採訪了李寶春老師

讓他談一談自己對戲曲、對新老戲的看法

新鮮創意包裝,傳統精華承載

在訪談中李寶春老師說:所謂「新」就是要用一種新的創意來包裝,而「老」就是繼承傳統的精華,因此「新老戲」就是要在保證傳統中的經典、精華的同時,用一些新的創意來包裝。

儘管傳統戲曲劇作與個人的獲獎可說比其它藝術形式,劇種都要多,電視的播放最多,內外行的劇評甚多,項目補助新劇目多,但是當今戲曲界,傳統戲曲不管新戲或老戲的創作演出不易,若說起賣票更是難上加難,觀眾竟多不起來。基於這樣的環境,李寶春老師想多試試不同的方法。

當今社會是時尚社會,可又有人說如今是充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盛事環境,對於時尚和傳統,李寶春老師有著自己的看法。他笑稱:自己也算是個部分遺產繼承人,但又不太清楚要如何保護及傳承這些遺產,但是只要本著一個原則:別讓這些可貴的遺產變成無人欣賞的不動產,便是對文化遺產的保護。

本著這樣的初心,李寶春老師創立了「新老戲」,想借用「品牌」效應,嘗試在這時尚的夾縫中謀生存。

「新」就是重新包裝整理,追求好看、好聽、緊湊明了;「老」是繼承突顯傳統程序精華,名段唱腔、功夫武打、程序功架,都要美而不繁。

「新」是追求,「老」是基礎,李寶春老師在創立「新老戲」的過程中深深體會到傳統的繼承需靜心鑽研,細心品味,才能知道傳統文化妙在何處,精在哪裡。他表示:「古人說:『聽舊曲思鄉,聽新曲懷志。』今日的傳統,就是昨天的新創;今天的新創,便是明日的傳統了。「新老戲」與「新編戲」都是傳統與新意結合有意思的劇情。」

藝無止境,新老戲受熱捧

李寶春出身戲曲世家,作為台北新劇團團長,於京劇藝術不斷求新轉變,終於在2006年「以老為新」,成功創立了自己獨樹一幟的「新老戲」品牌,至今已累積演出新戲、老戲計五十餘出超過三百餘場。李寶春老師將帶來上海的三場新老戲各有千秋,收到了戲劇迷的熱捧:

《斷密澗風雲》雖有點像連續劇的名字,但這是兩出很傳統的劇目《虹霓關》與《斷密澗》的結合。憑藉兩個小人物「辛知」與「杜明」的貫穿,對東方氏的人物理解,及故事情節的結合,起了重要作用。新角色、新台詞,詮釋了更深一層的劇情涵意。戲劇中傳統經典唱段一段不少,不傷筋骨地刪減結合。楊燕毅扮的李密,李寶春扮的王伯黨各展其能。東方氏,京昆武功並重,突顯後起之秀余季柔的全方位功力。陳娟娟的辛知,甜美而柔媚的荀派唱腔,細膩不俗的表演唱做俱佳。

《薛平貴別窯》可以說是一出文戲武唱的折子戲。此《別窯》非《老別窯》中軍官率兵急赴校場點兵,薛平貴跨馬賓士回家。一段唱作程序表演表現王寶釧,薛平貴難捨之情。

《路遙知馬力》是一出喜劇形式的「新老戲」,呈現周信芳先生的經典唱段,並用戲外人唱歌來貫穿劇情,京劇老生騎馬的很多,但騎驢舞唱算是首創,其中有戲、有技,真正做到了「用老出新」。

李寶春老師表示:藝無止境,應當活到老學到老,真想學些新的,再繼承發展些老的,但不再那麼年輕,不再那麼容易。看到年輕人的活力,他常常表示羨慕。但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雖然有諸多困難和迷惘,他也會盡其所能,爭取藉機運再多做幾齣戲,回饋戲劇迷的同時為戲劇界再多做一些貢獻。

長按下方二維碼即刻搶票

《斷密澗風雲》

2018.4.17 19:30

長按下方二維碼即刻搶票

《別窯·路遙知馬力》

2018.4.18 19:30

粉絲福利

李寶春老師的心胸值得敬仰

他為戲劇做出的貢獻有目共睹

2018年4月17日至18日

美琪大戲院的精彩表演

想必也會吸引大家前來觀看

創作不易,歡迎隨手點贊分享~

您的隨手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不要錯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樂姐 的精彩文章:

TAG:樂樂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