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學者解惑:中華文化真的過時了嗎?

學者解惑:中華文化真的過時了嗎?

綿延數千年的中華文明,積澱了輝煌燦爛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1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白燁

中華民族最獨特的精神標識

中華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最優秀的精神元素,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最獨特的精神標識。中華文化造就了歷史的輝煌,也滋養了民族的成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內含了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豐厚而獨特的精神元素,其中所蘊涵和展示的文化精神、文化氣度,在世界上也是獨樹一幟的。像這樣的思想和理念,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其鮮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應用價值。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我們民族引以為傲的文化創造,也是我們民族取之不盡的精神源泉。這些優秀的文化遺產與精神遺存,不僅為中華民族自身的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的滋養,也為世界人類文明的發展進步做出了獨特的貢獻,是世界文化不可多得的精神養分與重要構成。

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需要在多個方面、多個環節,結合新時代的新形勢、新變化新要求,在理論與研究方面進行創造性闡釋、創造性轉化,同時要走出文化與學術的圈子,實施社會性的工程,開展群眾性的活動,把研討與傳播結合起來,把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讓中華文化從輿論陣地到文藝園地,從具體的工作到日常的生活,都看得見、摸得著,融入我們的人生理念,體現於人們的行為規範。

2

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教授沈湘平

要「盤底」「維新」「化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中華文化,也植根於中華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科學的大眾的文化,但首先是民族的文化,即中華文化。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是一個民族的深層根據、精神家園和根本力量。對於不同民族來說,文化是他們相區分的個性。當今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激蕩,只有堅持中華文化立場,繼承和發展中華文化,才能從文化上也是根本上解決人們的自我認同問題,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與其他文化真正區分開來,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遠流長,真正繁榮興盛。

當今世界,人類面臨著許多共同的問題、挑戰和危機,這些主要是西方文化孕育和造成的。尋找解決之道,要反思西方文化,更要激活非西方文化資源。中華文化是強大的非西方文化,擁有與西方迥異的智慧,許多與現時代具有共鳴點,例如崇生、尚和、重情的中華文化特質,是矯正西方文化弊端的良方,對解決人類困境具有重要啟示。中華文化也是四大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文化傳統,其獨一無二的生命力足以讓歷史告訴未來。我們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等等,都是繼承、發展中華文化對於世界文化的貢獻。我們相信,進一步繼承、發展中華文化一定能為解答世界問題貢獻不同於西方文化的、更多更好的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從而推動世界文化發展、促進人類進步。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建設,特別是基於堅定文化自信高度重視傳承發展中華文化。成就體現在:一是有國家高度的戰略安排;二是教育普及有了很好的基礎。在全社會形成了傳承創新中華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基礎教育中不但增加了語文等課程中的傳統文化內涵,而且逐步形成系統的中華文化教材;三是一些優秀文化產品成為影響全國乃至世界的現象級事件。例如將中華文化與當代世界格局中的現代中國結合起來的電影《戰狼2》;四是最為重要的,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率先垂範,推動中華文化創新發展,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一系列很快被世界認同的理念、方案,為人類進步作出了突出貢獻。但是,從總體上,推動中華文化繼承創新方面的工作還是只布好了局、開好了局,真正的再鑄中華文化的輝煌還要假以時日。

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一要「盤底」,深入研究挖掘,真正弄清楚中華文化的內容特別是其優秀、精華部分,具有永恒生命力的部分,這樣才能精準把握繼承、發展的對象。二要「維新」,結合新時代新實踐,一方面實現優秀中華文化內容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另一方面實現新媒體時代傳播形式的創新。特別需要以青少年所喜聞樂見的方式讓中華文化落地,使年輕一代真正親近中華文化。三要「化人」,通過有效的教育普及使中華文化真正成為人們認知、認同與踐行的文化基因、文化本能和精神家園。尤其是針對青少年來說,要使之內在化,真正預防和糾偏「香蕉人」(外在中國,內在西方)現象。「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只要確保中華兒女永遠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中華文化就自然擁有生命力。

3

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李宗桂

新的文化自覺和更高基礎的文化自信

繼承、發展中華文化是個內涵十分豐富的重要理念。這裡的中華文化既包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包括近代以來中國社會和中國文化從傳統向現代轉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以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個革命文化,既有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文化,更有而且特別是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文化。孫中山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以其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為核心,以振興中華為職志,努力光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天下為公和大同世界為追求,自覺地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民族民主革命,創建了新民主主義的革命文化,提出了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革命文化綱領,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創造性地轉化並創新性地發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無論是孫中山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其所創新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統價值底蘊,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其中最為典型的,是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粹。在這個問題上,表明中國共產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

繼承和發展中華文化,對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源頭活水,是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歷史價值支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關於治國理政的歷史經驗,對於我們今天的政治文化、管理文化,具有重要的資治作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民為邦本、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和而不同、剛健有為、為政以德等重要思想,對於我們豐富、充實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對於治國理政和人們安身立命,對於社會主義道德建設,都有積極的價值和重要的啟迪。

中國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繼承和發展中華文化,對於增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對於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互鑒,可以提供可資借鑒的思想資源,可以豐富世界文化的思想寶庫,並提供新的價值之源。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認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正是在文化自信的精神引領下,我國近年在推動中華文化與時俱進、繼承創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這主要表現為以中國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為指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將其與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相貫通,從而使其獲得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創新性發展的生命力和文化空間。同時,把中國共產黨自覺地放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的地位上,為推動中華文化與時俱進、繼承創新奠定了領導基礎。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指引下,明確提出並系統地從文化政策文化方針的角度提出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體系,反映了新的文化自覺和更高基礎的文化自信,為中華文化的新發展創造了新的優良條件。堅守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脈,成為黨和國家的文化使命,反映了新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這樣,就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把傳統與現代相貫通,把中國與世界相聯繫,展現了多元開放的文化價值觀和堅定不移的中華文化立場,為中華文化的與時俱進、繼承創新開闢了廣闊的道路,為中華文化展現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創造了條件。

原標題:展現中華文化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張卓晶 排版編輯:張卓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19世紀後期澳大利亞社會變遷
柴焰:英美新馬克思主義文論研究的困境及啟示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