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天這個野菜嫩芽肥胖,營養豐富,常是農家餐桌上的一道時鮮美味

春天這個野菜嫩芽肥胖,營養豐富,常是農家餐桌上的一道時鮮美味

這個早春的三月,儘管感覺還有一點點的寒意,但春天已經不知不覺擠進了季節的門檻,帶著些許的微溫,漾開了人們臉上的一絲笑意。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呼吸著春天的氣息,心中不由得就想念兒時掐苜蓿芽的歲月。

苜蓿

春雨飄過,苜蓿像似被注射生長劑。瘋長如潮,綠意襲人。鮮嫩無比,惹人喜愛。掐苜蓿的人,一波連著一波。碧綠如毯,齊刷刷的苜蓿地里。苜蓿手拉手,昂著頭,胖乎乎,憨態可掬。諺語說「三月三苜蓿芽芽纏攪團」。每年三月苜蓿新發,嫩芽肥胖、營養豐富,常是農家餐桌上的一道時鮮美味。嫩綠的苜蓿,讓我們嘗到春天味道。

苜蓿

當柔柔的春風喚醒了沉睡的大地,苜蓿芽兒在綿綿細雨的滋潤下,脫掉枯黃的外衣,從枯蒿草、干萱草身下探出她那胖乎乎、憨態可掬的小腦袋時,掐苜蓿便成了我們鄉下小孩子課餘的主要工作。

苜蓿,俗稱草籽,這種身份卑微的植物,不用耕耘,也不需澆灌、施肥,任憑它自管自地生長。而它卻也不辜負這美好的春光和安閑的環境,擠擠挨挨地綠成一大片。那油油的嫩嫩的綠著實誘人,在春光中儼然成為一道風景。據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苜蓿原出大宛,漢使張騫帶回中國,然今處處田野見之」。唐《除風州教授》一詩中有:「絳紗諒無有,苜蓿聊可食。」《辭海》里還有一種「清苦」的解釋。

苜蓿

凡是生活在農村的、掐過苜蓿的人都知道,最早露頭的苜蓿藏在陳年的苜蓿茬里,要一朵一朵地用手從舊茬里掐出來,不僅要有十分的耐心,更要忍受苜蓿堅硬的舊茬扎爛手指的痛苦。

鮮苜蓿含有鈣、鐵、維生素等微量元素,具有解毒,利尿、抗發炎、抗黴菌、降低膽固醇、平衡血糖等功能。苜蓿的做法很多。菜湯,最清爽的湯。煮熟,涼拌,拌上鹽醋辣子。做湯麵,下進麵條里。做菜疙瘩,菜饅頭,菜糰子。樣樣都鮮美至極,不吃苜蓿,就嘗不出春天的味道。

涼拌苜蓿

以前農村最常見的吃法是將苜蓿掐來洗乾淨後,將洋芋切成小塊摻入其中,上面均勻地撒上糜面或玉米面,漩上適當的水,將鍋蓋蓋好、捂嚴,用柴火燒上半小時左右即可。揭開鍋蓋後,用鏟子或筷子趁熱攪拌,面和苜蓿黏在一起,一人盛上一碗苜蓿饃,作為一頓主食。

苜蓿饃

在兒時的記憶中,人們都把苜蓿當作填飽肚子的主食。在那種歲月里,童年一片灰色,挖野菜便成了一種享受。左鄰右舍的孩子們穿梭于田間地頭,你追我趕,嬉戲玩鬧,自有許多樂趣在其中。現在回想起來,依然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歲月更迭,每年春天,對於我和同齡人來說,我相信許多人都有一份情結,有一抹關於春天裡的記憶,就是對苜蓿菜的一種無法釋然的情節。

如今,農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苜蓿已經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但存留在心中的那份美好回憶,好似時光之河中一幅幅黑白照片,那麼珍貴而永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 的精彩文章:

春天孩子長個早餐很重要,這個餅營養又快手,不用油更健康!
秋葵營養高有助於治療咽喉腫痛,但這類人並不適合食用

TAG: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