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標準鑽石王老五遲遲不願找對象,寧可和狗待在一起,他說……

標準鑽石王老五遲遲不願找對象,寧可和狗待在一起,他說……

在楊林(化名)的卧室里有整整一個柜子的高達模型,多達70種款式,便宜的兩三百,貴的要上千塊。

上個星期六晚上看完《頭號玩家》出來的那天,他摘下3D眼鏡,給自己的RX78-2拍了張照,他說除了這個機型,他手上的任何一個都完爆那隻鋼鐵哥斯拉。

這兩天,遊戲玩家和二次元死忠粉們在電影院的巨幕廳里玩得很樂。

現年72歲的斯皮爾伯格在新片《頭號玩家》里,向我們講述了藏身廢墟的未來少年韋德·沃茲一邊吃著政府救濟糧,一邊像吸電子鴉片一樣沉迷VR全息網遊「綠洲」,尋求自我解脫的故事。

當預知現實生活正在變得越來越遭,虛擬世界中直感而富饒的歡愉,成了這個年輕小夥子抵抗現實世界乏味與無趣並最終重啟自我的最好方式。在逐步破解遊戲開發者詹姆斯·哈利迪留下的三個謎題的過程中,困守一隅的韋德也最終頓悟了一個道理——真正的現實僅存在於我們的生活里。

《頭號玩家》首周末票房3.88億元,用119個密集彩蛋打動了一眾阿宅們的心。

電影中韋德居住的貧民區

而更值得一提的是,它在輸出某種文化印跡的同時,也成了某一族群在當下最真實的人生寫照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確實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像戴上了遊戲鋼盔一樣,宅在自己的小房間里,選擇長時間閉門不出,並在再度打開房門的那一刻,重新開啟了自己的人生。

今天我們想說的就是他們的故事。

Part

1

整個人像「關機」了一樣

每個星期六晚上的8點30分,通常是「冷麵刀鋒」起床的時間。這時候,他會接到一通越洋電話,來電者是他的母親。

雖然每次的通話內容都不會超過3分鐘,但母親有她的堅持。這是她直接獲取兒子生活信息的唯一方式。

3年前,她和丈夫來到美國,留下兒子一個人在杭州念大學。

電話里,「冷麵刀鋒」的名字是阿文(化名)。而放下電話,進入遊戲世界,他就又成了「冷麵刀鋒」。

瞞著母親在杭州的出租房裡沒日沒夜地打遊戲,差不多已經有大半年的光景。阿文和韋德一樣,是許久「沒有生活在現實世界中的人」。這是他對自己的評價。

阿文是舟山人,1992年出生,中等身材,樣貌清瘦,家境曾經很不錯,卻是「落魄公子命」,從小好吃好喝的用慣了,過不了「一般人」的苦日子,但現實生活卻硬生生地把他往人群裡面推。父母負債遠走他鄉,家裡一本亂賬等著他去清算,沒有辦法,他只能在保障「品質生活」的同時盡量過得節儉一些。

他大學念的是中外合作辦學的專業,學費高得嚇人,四人寢的宿舍在學校里已經是豪華配置,但他住不習慣。他認為自己屬於網路社交型人格,遊戲里的朋友交了很多,但就是和寢室里的人處不來。

「住在一起時間長了,矛盾就會自然而然地多起來。」這直接導致他後來選擇的都是「最清靜」的單身公寓。

一個人住的時間長了也有壞處,阿文並不是自控力特彆強的人,因為沒人管,屋子裡簡直一團糟,垃圾一個星期才倒一次,快遞箱和外賣盒簡直堆積如山

畢業之後,阿文找了一份銷售理財產品的工作,收入很高但是壓力也大,沒有業績的時候只能喝西北風。他抱怨,在外面東奔西跑的日子不適合自己,於是工作了一年就辭職了。

阿文並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網癮少年」,他是在半年前待業在家之後才開始瘋狂打遊戲。

阿文玩的這款遊戲,叫《夢幻西遊》。他在遊戲中是元老級的人物,從小學的時候開始一直活躍在戰局一線,「冷麵刀鋒」這個名字就是他小學時候起的,中二味十足。曾經的他單純是「氪金玩家」,現在主要以倒賣裝備賺錢,多的時候一個月能掙到4000多塊,加上之前上班時攢下的存款,基本可以維持日常開支。

「但是一個個打怪太耗體力,賺夠吃喝拉撒的錢,我基本上要從晚上起床之後打到第二天早上,然後第二天接著睡補精力,醒來之後再接著打。」他坦言,這讓自己有些吃不消。

他看過一段時間的中醫調體質,期間喝過很多中藥,可身子還是虛到不行,只有躺在床上會好受一點,所以更不願意出門。「我一出門就會亂花錢,呆在家裡也是一種資產管理。」

阿文說想過去做遊戲主播,這會省力很多,打賞的金額也更高。「說說話就可以了。」他有幾個朋友是幹這一行的,曾嘗試拉他進圈,但他也只是嘴上應了幾句,最終不了了之。

自從辭職呆在家裡,他感覺自己越來越懶,不想有任何變化,整個人像「關機」了一樣。他也預感到再這樣下去自己就要完蛋了,所以找了工作,但是沒幹幾天還是灰頭土臉地回來了。「杭州消費太高,真的待不下。」

現在,他回了老家,住在父母的老房子里,回憶起那段時間的生活,感覺像夢一樣不切實際。

Part

2

還是動漫和模型最實在

楊林常說,夏天到來的時候,杭州樓宇間涌動的孤獨感會在熱浪灼燒下變得更加灼熱。

那時候每到五點多鐘,他就經常開著一輛SUV迎著日落回家,看著沿途紅綠燈閃爍,心中無限凄迷。

並不是所有人都因為工作不順或是遊戲上癮而選擇閉門不出。楊林選擇長時間宅在家裡,僅僅只是因為對於社交的厭倦與疲乏。

楊林是同事眼中出了名的黃金單身漢。IT行業,主管職位,賺得多,長得也好,外人一直很好奇他為什麼到現在一直沒有結婚,操心的姐姐、阿姨們給他介紹過不少人,但見了幾次面之後就沒了下文。

他有過一段感情經歷,由於出軌背叛,此後對感情這件事慎之又慎。失戀的那段時間,他關在家裡整整三天,公司也沒去,感覺時鐘變得很慢,最後被朋友一通電話罵醒,終於走了出來。

現在他養了兩隻狗,一公一母,都是柯基,性格和他一樣敏感,只要有外人進來就躲在角落裡面亂吠。

楊林通常只在半夜三更的時候出門遛它們。常規路線是小區後山的那條小道,他不喜歡路人摸他的狗,「這感覺就像是自己被調戲了一樣。」

在朋友眼中,楊林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宅男,他曾經請了一個星期的年假全都耗在家裡。周末不加班的時候,他就和他的狗呆在一起蹲在電腦前。當OP(片頭曲)響起的時候,家庭影院的音響效果製造出玄妙的儀式感。

「還是動漫和模型最實在。」楊林也曾是一名遊戲玩家,做過論壇管理員,投進去不少錢,但他現在覺得「所有的中國網遊都是坑」,所以很早之前就退隱江湖。如今,收集高達模型成了他最熱衷的事情。

現在宅在家裡的時候,他時常還會感覺無聊。雖然覺得social是件沒那麼重要的事,但他還是想要找個女朋友,最好是能陪他一起呆在家裡的那種。

Part

3

宅家6個月以上成為「蟄居族」

類似阿文、楊林這樣關上房門的經歷很多人都曾經有過,只是走出來的時間或長或晚。有的需要專業人士的幫助,而有的過幾天就能夠自我痊癒。

記者之前和一位精神科醫生在採訪中聊到過這個話題。她的一位患者也曾出現過和楊林類似的情況,因為失戀的原因,生活作息完全亂掉,失去正常的社交慾望,最後是在姐姐的一頓痛罵中醒悟過來。

日本人Ikuo Nakamura走出房間花的時間比他們都要長。來自越南的攝影師Maika Elan用影像的形式記錄下了他的故事。34歲的他有過7年的蟄居歷史,因為對社會生活失望透頂,選擇長時間待在家裡,並一直恐懼外出。

Ikuo Nakamura蟄居7年

日本厚生勞動省將像他這樣超過6個月未與外界人員發生互動或者未走出家門的人們定義為「蟄居族」。有研究人員指出,他們從上個世紀80年代就開始出現,大多數是年輕人,總人數預計超過100萬。

「蟄居族」的現象有可能出現在我們的身邊嗎?

在知乎上,關注這個話題的人有811個,子問題數超過1000,很多人將這個名詞與「宅」或是「家裡蹲」聯繫在一起,並在網路上分享了自己呆在家裡幾天乃至幾個月的一段經歷。但大多數人並沒有達到蟄居的程度——6個月。

網友前奏說,中學時代的自己就是家裡蹲,沒錢出去玩,在家就吃吃飯不費錢。後來上大學了,獨立意識慢慢覺醒,自己出去打工,和朋友出去旅遊,覺得這樣挺好的,以後也是自己賺錢自己花。

網友獃獃的阿修分享了一位室友大學四年的寢室宅生活,理工男,整天窩在床位上打遊戲,課也不去上,差點被退學,畢業之後竟然奇蹟般地在上海找到了一份照相館的工作。

網友七章說自己工作3年之後提不起勁,待業在家長達1年,整天混吃等死,嘗試靠網戀尋求解脫,最後成為公眾號寫手,每天在和閱讀量的鬥爭中精疲力盡……

「宅」當然不能和「蟄居」划上絕對等號,但是二者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當一人食、一人旅行、一人遊戲變得愈發風行,選擇宅在家裡的人遠比我們想像得要更多。

國內的一項調查研究表明,如今有超過80%的95後在休息日選擇宅在家中,大部分人選擇上網來消磨時光。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也顯示,短短5年之間,全國一人戶家庭佔總戶數比例增長了4%,空巢青年人口已經超過5800萬人,其中20歲到39歲的人口達到了2000萬人。因為缺乏物質基礎與情感寄託,「宅」成了他們生活的主旋律,遊戲、動漫帶來的慰藉相比現實世界要好得多。

Part

4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宅在家裡?

原因是多種多樣的。除了網購的興起,外賣的發展,家庭娛樂方式越來越多,心理因素在這裡則佔據了大頭。

有心理專家認為,很多人選擇宅在家裡,是出於對外界生活環境的不滿。在心理學上,對外界的不接納,代表著對自己不接納。自我評價體系存在問題,所以不願和其他人有過多交流。

此外,還有很多人從內心深處盼望著質量高的人際交往,但現實中的人際交往難以達到這種標準,加之年輕人社交能力不足,所以便迴避社交,變得越來越宅。

在心理學上還有「倦怠期」的概念,指的是人們對於生活、工作、學習及人際交往方面的懶散、鬆懈、無力的一種狀態。

現代人工作應酬,社交頻繁,每天見得人太多,感覺身體太勞累就會趨向於宅在家裡,他們希望用休息緩解工作疲勞,把純粹的身體休息當做身心休息。

Part

5

什麼樣的人更易出現蟄居的情況?

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早期干預科副主任醫師王奕權告訴記者,害怕失敗、習慣逃避的人最容易中招。這類人從小依賴父母,導致自我約束性和規律性不強,缺乏獨立辦事的能力,獨自待在家裡或是沒有外在框架約束的時候就會顯得手足無措,不能照顧好自己的生活。

造成這種現象的問題有很多,從小的教育方式是很重要的一點。現在很多家長喜歡包辦一切,讓孩子們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概念性的東西缺失了,獨自生活的時候便會無所適從。

此外,家庭關懷、人際互動以及情感交流的缺失也會帶來「蟄居」現象的出現。

在王奕權看來,除了追求學習成績以外,家長們還要積極引導和培養孩子面對困難的勇氣,並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這有助於整體人格的完善,並讓他們更好地進行情感表達,以適應社會生活。

長時間宅生活的確會給自己帶來各種各樣的不適感,這既有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

Part

6

如何避免宅著宅著就「走不出來」了?

王奕權告訴記者,從意識上不斷提醒自己和現實社會互動,不給自己的人際交往設定過高的標準,主動營造良好的社交氛圍是擺脫「宅生活」的不錯選擇。長期待在家裡的人一定要學會合理規劃自己的生活,放假待在家裡的時候也要有計劃性,可以適當晚睡、晚起一點,但要有時間觀念。

空下來的時候,可以嘗試運動鍛煉,或是參加一些有意義的社會活動,有計劃、有安排才能避免自己的生活完全亂掉,讓自己時刻做好準備,以便隨時打開那扇被關起的「大門」。

記者:賴金鑫 通訊員:李彬

監製:曹漪潔

主編:尉潔婷

責編:陳雨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浙江在線健康網 的精彩文章:

整個3月都要下雨?與其愁衣服,你的身體更叫人憂心

TAG:浙江在線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