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丁奉的奇蹟只能說明三國後期蜀中無大將了

丁奉的奇蹟只能說明三國後期蜀中無大將了

丁奉(?-271年),字承淵,廬江安豐(今安徽霍邱,一說河南固始)人,三國時期孫吳後期名將。

丁奉年少時以驍勇為小將,經常奮勇殺敵,屢立功勛,此後又於太元二年(252年)的東興之戰中「雪中奮短兵」,大破進犯東吳的魏軍。吳景帝孫休在位時,丁奉設計除掉了東吳的權臣孫綝,被拜為大將軍,後為右大司馬、左軍師,建衡三年(271年)去世。

丁奉一生征戰,與北方政權從曹操時代交戰至司馬炎時代,侍奉了孫權至孫皓四位吳國君主,見證了三國的盛衰興亡。

如前所說,吳帝國後期的將領們對於統一中國並不是特別的熱衷。

因為那是他們上一輩甚至上上輩人的理想。

但是現在的情況是司馬師不讓他們活下去,那他就決不能答應了。

諸葛恪雖然是一個庸才,但他畢竟有帶兵與「山中越族」作戰三年的經驗。

所以呢,吳帝國的將士們緊密團結在了諸葛恪的身邊,開始了保衛家園的任務。

丁奉是一個從基層一步一個腳印而崛起的高級指揮官。

他曾先後在甘寧、陸遜、潘璋等人手下工作,本身沒有出色的家庭背景,也不具備太多的軍事天分,但是通過戰爭的磨練,他最終成為了一名合格的武將。

當司馬師的軍隊逼近自己故鄉的時候,丁奉的表現簡直可圈可點,也說明了吳國的一些情況。

諸將皆曰:「敵聞太傅自來,上岸必遁走。」奉獨曰:「不然。彼動其境內,悉許、洛兵大舉而來,必有成規,豈虛還哉?無恃敵之不至,恃吾有以勝之。」

得知諸葛恪親自帶兵來前線後吳國的將軍們紛紛認為敵人一定會退走,唯有丁奉認為不可能?

(我很想知道,他們哪裡來的自信呢?)

原來,他們大多是依靠家庭關係而獲得權力的富家子弟。

所以他們會說出這樣的話並不令人奇怪。

丁奉征戰沙場數十年,其能力雖然不算優秀(對比名將),但放在公元252年已經算是矮子裡面拔將軍了。

及恪上岸,奉與將軍唐咨、呂據、留贊等,俱從山西上。奉曰:「今諸軍行遲,若敵據便地,則難與爭鋒矣。」乃辟諸軍使下道,帥麾下三千人徑進。

吳國和魏國的軍隊正在按部就班的打仗,所以了進入戰場的時間都是慢吞吞的,拉開架勢。

唯有丁奉認為當務之急是迅速搶佔有利的地形,於是他竟然直接甩開主力部隊而帶領三千人前往最前線的戰場。

丁奉的行為說明兩件事情:

一,當時戰爭雙方都缺乏哪怕是具有正常軍事素養的統帥,真正的英雄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二,丁奉的軍隊也是吳帝國內部大大小小軍閥中的一支,上級?那是個什麼東西?

不過,諸葛恪卻來不及處罰他,因為不久後便傳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丁奉取得了勝利了。

時北風,奉舉帆二日至,遂據徐塘。天寒雪,敵諸將置酒高會,奉見其前部兵少,相謂曰:「取封侯爵賞,正在今日!」

乃使兵解鎧著胄,持短兵。

敵人從而笑焉,不為設備。

奉縱兵斫之,大破敵前屯。

會據等至,魏軍遂潰。

遷滅寇將軍,進封都(亭)侯。

丁奉非常敏銳地察覺到了自己的對手並沒有就地設防,相反卻在陣地上飲酒狂歡,

於是他不顧已經下雪的寒冷天氣而脫去了衣服,然後對士兵們喊道:「建功立業的機會就是現在,大家沖啊!」

鑒於敵人如此的彪悍,他們最終撤走了。

司馬師的失敗讓驕傲的諸葛恪產生了一個愚蠢的念頭,

即自己可以實現孫權和叔叔諸葛亮的願望統一全國,於是他在第二年不顧眾人的反對而發布了總動員令,

然後在公元253年春調集了二十萬軍隊向魏帝國發起了攻擊,隨後便包圍了合肥城,

這便是歷史上的第五次合肥戰爭。

但是諸葛恪本人並不具備指揮一場如此大戰爭勝利的能力——他在之前抵禦司馬師的戰爭中的貢獻也幾乎為零,但是他自己卻不知道這個事實,所以第五次合肥戰爭還沒開始就已經註定了會失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 的精彩文章:

呆萌新人還是強勢黑馬?新晉戰隊Hero久競、BA深度測評及出線預測
三國神人諸葛亮臨死前告誡阿斗6個字,可保蜀漢天下,可卻記反了

TAG: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