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潘安,千古悲情男人花薦讀

潘安,千古悲情男人花薦讀

至美

「貌若潘安」,我總是窮極想像,這究竟是怎樣的美呢,讓後世被讚揚的男子,是眉清目秀、溫文爾雅,是高大威猛、器宇軒昂,還是面如傅粉、口若塗朱?我想都不是,若是其一,那不是太普通庸常了嗎?我常想,那驚世駭俗的美,該是融合了陽剛與陰柔的圓熟之美,該是自然天成的「恰好」之美。

坊間流傳,「竹林七賢」之一的山濤,為報復嘲笑他是一頭「大蠢牛」的潘安,便誣告他「欺君之罪」。山濤說「潘安之容貌,並非真美,而是一種化妝術。時值盛夏,如此這般,便能讓潘安露出真面目」,晉武帝大悅。潘安不知是詭計,便應詔穿戴冬日朝服,烈日炙烤下候旨待召,直至大汗汩汩而下,他才被召進大殿。此時的他,臉上非但沒有汗水沖刷的脂粉痕迹,反而艷若桃李,俊秀襲人。晉武帝都看呆了,不禁讚歎「潘安啊,真乃奇美男子,一朵男人花」!

稱女人如花,並不稀奇,可是連皇帝都稱潘安是一朵奇美的男人花,可見他真美到超絕凡塵了。我時常想,這一朵男人花,到底多麼絢麗和流光溢彩,讓晉武帝也為之傾倒?我時常想,這一朵男人花,到底多麼俊秀和明目善睞,讓洛陽城的窈窕淑女擲果盈車?

「岳美姿儀……少時常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之者,皆連手縈繞,投之以果,遂滿車而歸。」《晉書》如是記載。

這一部堂堂國史,300年後的房玄齡和他的修撰班底,如此關注這一美事,如此關注一個男人儀錶,我們可以想像,潘安的儀錶之美,該是驚世駭俗到了什麼程度啊!

1700年前,八月的洛陽城外,火紅的秋海棠,熱辣辣地裂開了花瓣;淡黃的菊花,雪白的月季,艷紅的玫瑰呢,它們都悠閑地徜徉在爽朗的金風玉露之中。再看驛道兩旁,棗樹上結滿繁星閃爍的蜜棗,梨樹上綴滿金黃的甜梨,李樹上掛滿艷紅的酸李。乳白的桂花,遠遠搖曳出濃郁的醉人清香。

這真是郊遊的美好時節,一群又一群結伴遊玩的富家少女,她們頭上插滿剛採擷來的鮮花,手捧剛摘取的新鮮果子,徜徉在花香和果香的幸福里。

可是她們驚呆了。

一個駕著馬車,腰挾彈弓出遊的少年,驚若天人一般出現熙來攘往的古道上。

這個少年便是潘安,他如美玉閃閃發光,他如珍珠熠熠生輝。毫無疑問,這是一種與生俱來難以遮掩的光華,它頃刻吸住千百個少女的目光。這些如花少女,她們情不自禁地向他走來了,似蜜蜂迷戀馨香的蕊,如蝴蝶追逐鮮艷的花。

這群天真可愛的少女,她們手牽著手,一起去圍堵潘安的馬車,把剛剛採摘的鮮花和水果,像拋繡球一樣拋到他的馬車上。這便是潘安,這便是潘安美貌的吸引力。

也許另一個相反的場景,會讓你更加深刻領悟潘安的魔力了。

「左太沖絕丑,復效岳游遨,於是群嫗齊共亂唾之,委頓而返。」《世說新語》這樣說鼎鼎大名的左太沖,可謂丑到比東施還丑,比嫫母還丑。這個左太沖,簡直丑到了令人咂舌、不忍相看的地步了。話說這個左太沖,就是那個因《三都賦》而令「洛陽紙貴」的左思,他效仿潘安走在洛陽大道上,也很想贏得美女的芳心,可是他丑到令美女們吐唾沫、啐口水,只好垂頭喪氣狼狽而歸。

「擲果盈車」只屬於潘安,它已經成為我們民族文化中的基因。那一束束鮮花,那一顆顆水果,帶著縴手凝香,輕輕拋過來的,不再是鮮花和水果,而是一個個少女拋過來的一顆顆甜美的心。千百年來,有左思之心者,不計其數,但有左思之鑒,恐怕沒人再願意去做小丑了。可是少女們,一切正常的人們,我們對美的追求,卻永不停步。

我們追求的是一種什麼美呢?潘安的美,不是塗脂抹粉的美,而是一種充滿生命力的美。在中牟遊玩時,我看到潘安的雕像高大潔白,豐滿俊秀。在河陽縣看到他的雕塑,更是一位漂亮的烏紗官袍官員。史書記載,「潘安挾彈出遊」,他自己崇尚的則是一種力量的行為之美。無論哪一種美,潘安都美到了極致,我以為他已經是一位具有審美意義的男神了。

至才

眾所周知,魏晉是極自由、解放,極富於智慧和熱情的一個時代,也是極具有藝術精神的一個時代。在這樣獨特的時代,《世說新語》記錄了潘安、裴楷、王衍、衛玠等一大串美男,卻只有潘安名聲大噪,成為千古的超級大帥哥,成為跨越時空的美男符號。

這不是偶然,我以為那個時代的人看重一個人的錦繡皮囊,但更看重一個人的錦繡內涵。用今天的話講,唯有「美貌與智慧」並重,方能成為人上人。換句話說,擁有了超級才華,你的美貌才會成為一種普遍的審美,而熠熠生輝。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謝靈運如是讚美曹植。曹植當然才華橫溢,一篇《洛神賦》便使其名實相符。

曹、潘二人在才華上不分伯仲,曹植七步成詩,傳為千古美談。潘安到底有多大才華?晉朝建立後,20歲的潘安被授為司空掾,類似今天農業部部長秘書。那年正月,晉武帝率文武大臣耕田祈求豐收。天子親耕,一干文臣都寫文章頌揚。

「故躬稼以供粢盛,所以致孝也!勸稼以足百姓,所以固本也。能本而孝,盛德大業至矣哉!」這是潘安《藉田賦》中,歌頌皇帝躬身耕種美德的重要段落。

《藉田賦》恢弘千言,文辭俊美,情感豐沛,晉武帝看後十分喜愛,潘安從此聲振朝野。所謂禍福相依,才華和名氣日盛的潘安,因此遭人嫉恨。這嫉恨他的人,還不是一般的平庸之輩,恰恰是文學史上的大人物,「竹林七賢」里的山濤。這便引出前文所說的山濤等人構陷潘安之美是「化妝術」事件。自此,這個集內秀外秀於一身,既有才華又有美貌,簡直堪稱完美的年輕人,很快被排擠出權力的中心地帶。

「陸才如海,潘才如江。」這是說陸機的才華就像大海一樣波濤洶湧,潘安的才華就像長江之水滾滾而來。在西晉的文壇上,潘安跟陸機並列出現,是公認的文學泰斗。南北朝時代的鍾嶸,在其著名的《詩品》中,將潘安的詩皆列入上品。

但是潘安之才,更是在大賦上,如滔滔江水,非陸機之才所能匹敵。

——《西征賦》《秋興賦》《藉田賦》《閑居賦》《笙賦》……這些大賦,情感之充盈、辭彩之華美,在整個西晉都是出類拔萃的。

在崇尚寫大賦方能是「大才士」的西晉文壇,潘安可謂獨樹一幟,獨領風騷。在那個時代,能寫出大賦的人越來越少,潘安《西征賦》6000多字,是晉代篇幅最長的作品。與之相比,左思寫《三都賦》3000多字,只能算是小兒科了。左思10年寫成《三都賦》,雖有「洛陽紙貴」之美名,其藝術成就不能與《西征賦》比肩。而陸機呢,傳世作品只有一篇《文賦》。《文心雕龍》的作者劉勰說它「巧而碎亂」,當然不是褒義了。劉勰還說,彷彿西晉,只有潘安寫大賦從容不迫,其大賦「鋒發而韻流」,十分順暢。潘安的這些大賦,都收錄在《昭明文選》中,對後世影響至大。劉勰在《文心雕龍》評潘安,說他是「魏晉之賦首」,共八家,潘安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

潘安還是寫哀誄文的能手。

「潘岳之文,以哀誄最為著名,彷彿漢末蔡邕。」這是讚揚潘安善於寫祭祀文章,有人說他給皇帝、公主、重臣等寫了很多鑽營的文字,可以搞成一部西晉前期帝王權臣的哀誄史了。但從個人角度講,那些達官貴人也是人,也都有個人的私人情感,為什麼就不可以為他們寫一些哀悼的文字呢?我以為,當然可以。不過他最出色哀誄文,當是為親友所撰寫的一些篇章。

「鳥鳴於柏,烏號於荊;徘徊躑躅,立聞其聲。相彼羽族,矧伊人情;叩心長叫,痛我同生。」

《陽城劉氏妹哀辭》,如是以比興開篇,在誄體文中實屬罕見。此處用之,讓人「立聞其聲」,潸然淚下。潘安之文才,可謂大矣,有黃鐘大呂般的大賦,有哀傷凄婉的誄體文,更有沉痛嗚咽的悼亡詩。在中國文學史上,「他最先創作了悼亡題材的文學,也因停不了的悲傷創作了最多也最感人的悼亡文學」。

可是時人和世人多喜歡膚淺的趣聞軼事,對潘安的錦繡皮囊津津樂道,用以娛人和娛己,故而虛構一個「擲果盈車」的段子,來宣揚一個男人的極端美貌。我以為,一個崇尚開放、多元、個性、文才和智慧的時代,是他的個性和文才使他的美貌熠熠生輝,美女們這才會「擲果盈車」了。

至性

說潘安是個至情至性的人,我這並不是誇讚他,而是從史料研究中得到的結論。換句話說,我的結論只是事實的一個記錄和呈現。潘安19歲時,寫有《內顧詩二首》:

其一:靜居懷所歡,登城望四澤……漫漫三千里,迢迢遠行客。馳情戀朱顏,寸陰過盈尺。夜愁極清晨,朝悲終日夕。山川信悠永,願言良弗獲。引領訊歸期,沉思不可釋。

其二:爾情既來追,我心亦遠顧。形體隔不達,精爽交中路。不見山上松,隆冬不易故?不見陵澗柏,歲寒守一度?無謂稀見疏,在遠分彌固!

那時的楊蓉姬,與父親生活在揚州,與潘安所在的洛陽,迢迢三千餘里。兩地相隔千山萬水,卻隔不斷兩人的一往情深。此時的潘安,是一個眉目青山秀水、輪廓分明如畫的青年才俊。在洛陽大道的疏枝繁花下,他瀟洒前行,人如珠明,讓每一個見到他的女性都覺得滿目光彩。可以說,這時的潘安,有著難以抗拒的吸引力,正是洛陽麗人「擲果盈車」的歲月,正是洛陽美女「投懷送抱」的年齡,他有足夠的理由「亂入花叢」中。可是他的心扉緊扣,卻只為一個人開啟,這個人就是楊蓉姬。

潘安從訂婚到完婚,經歷漫長17年,他跟楊蓉姬矢志不渝,之後長相廝守24年,偕老到白頭,情感篤厚,已經是血濃於水了。公元298年,楊蓉姬離世,潘安悲痛欲絕,他便以華美的詩文悼念愛妻。數十首詩文,諸如《悼亡詩》《楊氏七哀詩》《悼亡賦》《哀永逝文》等,都寫得情深義重。

「豈曰無重纊,誰與同歲寒?歲寒無與同,朗月何朧朧!展轉眄枕席,長簞竟床空。床空委清塵,室虛來悲風。」——《悼亡詩》如是凄清傷感,讀來潸然淚下。這是潘安用真情和才華寫就的一束憂鬱之花,這一束祭獻亡妻的鮮花,是百結斷腸纏繞的凄涼,是碧血和淚水凝結的哀傷。自此,潘安孤獨晚年,再未續弦,直至老死。這便是「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的絕唱。如是說,「情如宋玉」這個我們文化中的符號和基因,可以改碼成「情如潘安」了。

「西晉縱慾之風大盛,士人社會存在一種尋歡作樂的濃烈氣氛。道教養生術之一的房中術在當時上層社會十分流行,這給縱慾提供了理論根據,或者說提供了一種借口。」南開大學羅宗強教授在《西晉士人心態變化與玄學新義》中如是說,我深以為然。我更深以為然的是,潘安是這種「縱慾」時代里的另類,他是那個時代一個對愛情堅守的人,是那個時代唯一一朵舉世獨遺的高貴之花。

至孝

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恩情最深重的莫過於父母了。這個道理,2000年前,知書達理的子路懂得;1800年前,孩童黃香懂得;1700年前,大才子潘安更是懂得,但潘安更懂得的是「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於孝敬父母」,所以他做到了。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除長安令,征補博士,未召,以母疾輒去官,免。」《晉書》如是記載。

那麼,長安令是什麼官職呢?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長安這個縣的「一把手」,可謂是一個實權派。博士呢?在當時是掌管朝廷書籍文典、通曉史事的官職。毫無疑問,這兩個官職在今天都是肥差。即使如今再怎麼高風亮節的官員,也肯定不會因為母親微恙和思鄉而辭去官職。可是潘安就做到了。

這個故事發生在公元296年,潘安50歲時。這個故事,在《二十四孝》里記錄更為詳細:

潘安任河陽縣縣令時,他父親已經去世了,就把母親接到任所侍奉;後來任長安縣令時,母親染病思歸故里,潘安便遵順母意,辭官奉母回鄉。這時上司再三挽留,潘安說:我若是貪戀榮華富貴,不肯聽從母意,那算什麼兒子呢?如果連孝順自己的母親都做不到,又何談體諒百姓的疾苦,又怎麼稱得上一個好官呢?上司被他的孝心和仁愛之心感動,便准許他辭官。

這便是著名的「棄官奉親」。

「棄官從母孝誠虔,歸里牧羊兼種田。藉以承歡滋養母,復元歡樂事天年。」這是後世人們對潘安的讚歌。

潘安帶著母親回到中牟大潘庄,他母親的病好了,可是他卻因此而失去俸祿,家裡變得貧窮不堪。他只好自己動手,耕田種菜,靠賣菜為生,每次賣菜回來,都要買母親最愛吃的食物。他還在家裡養一群羊,每天擠羊奶給母親喝。

「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以俟伏臘之費。」這些都是潘安在《閑居賦》記錄下的珍貴鏡頭,對老人的關愛無微不至,感人至深。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孔子對於孝,如是說。也就是說,如果不能從心裡尊敬父母,也不是真正的孝道。孔子講的「孝」有兩種,前一種奉養父母,安度晚年;後一種對父母要敬重,是一種更深刻的「內安其心」的孝。在民間版本潘安「棄官奉親」是這樣的:

有一天,潘母產生了強烈的思鄉之情,很想回歸故里頤養天年。潘安得知母親的心意後,隨即決定滿足母親的願望,送母親回鄉,跟隨母親回家奉養、以盡孝道。

民間版「棄官奉親」沒有提及潘母生病,強調的是「強烈的思鄉」,是孔聖人提倡的對父母更深刻的「內安其心」的孝。《二十四孝》中「棄官奉親」的故事,在當時和後世影響巨大。我以為這是一種人倫情感的基本內涵,潘安做到了,後世的包拯也做到了。那麼今天的我們,公務員不用「棄官奉親」,商人不用「罷商奉親」,我們是可以用行動,為父母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孝」文化永遠不會過時,感恩之心將永遠閃耀光芒。

這便是潘安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標杆意義和價值。

悲情

潘安生於公元247年,卒於公元300年。這一時期正是戰爭頻仍、朝廷動蕩、權勢角力的大時代。

潘安祖父潘瑾任安平太守,曾風光一時;可是到父親潘芘那一輩,就只能做到琅琊內史;臨到潘安,最大的官職就只能做到縣令。即使他娶望族楊肇之女楊蓉姬為妻,可楊肇的家族勢力,在進入西晉時已經日薄西山,不能顧及他了。

我們從《閑居賦》中可以知道,潘安在五十二歲之前,由於自己「拙政」,「孝乎惟孝,友於兄弟」,太過拘泥於「至情至性」而不能圓滑於官場,故「八次調換崗位,一次提陞官階,兩次被撤職,一次被除名,一次沒就任,三次被外放」,始終沒走出一個縣的權力範圍。一個「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人,一個「頻宰二邑,勤於政績」,深受百姓愛戴的基層官員,始終不能升遷,始終不能以更多的才華擔當更多的責任,是謂「懷才不遇」。

這真是一個巨大的悲劇,可是更大的悲劇還在後面。

據唐人修撰的《晉書》記載,晉惠帝皇后賈南風垂簾聽政後,潘安為討好上司賈謐,一看見他出門立刻望塵而拜。後世詩人元好問作詩「高情千古《閑居賦》,爭信安仁拜路塵」諷刺潘安,「拜塵」一詞,就成為諂媚權貴的代名詞了。我以為這事兒即使是真的,即使潘安巴結了賈謐,以我們時代的觀點看也無可厚非。那個時代,對上司有「望塵膜拜」,更有「五體投地」;如今呢,有「夾道歡迎」,更有「送暖偎寒」。這些不過是官場、職場的虛與委蛇,倘若都以道德評判,我們今天就沒有一個好人了。

可是一個「望塵膜拜」,就把潘安置於死無葬身之地了。

這是一個悲劇。倘若這一切成立,潘安的悲劇就越來越悲了。

公元299年,潘安53歲。這年年底,發生了一樁很大的事:愍懷太子被廢為庶人。愍懷太子非賈皇后親生,對賈后、賈謐專權深為不滿,一旦太子即位,賈家很可能有滅頂之災,所以賈皇后、賈謐處心積慮要廢掉他。

《晉書》這樣記載:某天晚上,賈南風皇后派人將太子灌醉,哄他抄寫一篇草書。太子醉得一塌糊塗,就照著筆畫亂抄一遍。隨後太子的文章被技術處理,其中有「陛下宜自了,不自了,吾當入了之……」竟然成為一篇有謀反之意的文章。

據說潘安就充當了處理太子文章的角色。倘若《晉書》記載真實,潘安只是一個派系鬥爭的命令執行者,在國家機器面前,他似乎不能有自己的辦事準則。潘安最後因賈謐集團瓦解而受牽連,「夷三族」,是一個時代政治運動的犧牲品,而不是一句「性急躁,趨炎附勢」就能說清楚的。

蹤跡

前些年春天,去潘安當縣令的河陽,就是今天的孟州,正值桃花、梨花開滿山坡,不是一個山坡,是許許多多的山坡,粉白相間,裝扮了整個春天,真是如詩如畫。與當地居民閑聊,得知這山坡上的桃梨,都是潘安那時候種的。我莞爾一笑,我當然知道這只是一個美麗的謊言。這些桃樹梨樹,即使跟潘安有關係,那也是後世托潘安的名而栽種的罷了。這便是「河陽一縣花」「花縣令」典故的不太確切的證據了。

我很感動老百姓不計較潘安最後年月「莫須有」的污點,而是驕傲地喜愛他,並給予他最高的評價,跟我閑聊的幾個老百姓都說,「潘安是古代河陽縣最好的一任縣令」。

我輾轉多處,又找到潘安「澆花息訟」的那口澆花井,可惜年月久遠,澆花井已經不存在,只剩下一個支離破碎的遺址,讓人們來深切地緬懷他。2016年10月,我又跟隨中牟的朋友走進潘安故里,曲徑通幽處,池水蕩漾,垂柳依依。潘安的墓地隱藏在蔥鬱的桃樹、梨樹後面,想必一到春天,墓地周遭便盛開飛霞的紅和飄雪的白了。這桃花和梨花,是潘安喜歡的花。

喜歡花的男人,情感多細膩啊,人性多美好啊。回想潘安的一生,至美、至才、至性、至孝,這男人中所有的美好品質和品德,都給予他了。

我突然感覺,這一朵男人花,花瓣卻滲透出殷紅的顏色……潘安是男人中的極品,我不忍有人撒給他「莫須有」的污點。即使有,千百年後的歲月滄桑,他也以自身的遭遇,警告過貞潔的文人,遠離波譎雲詭的政治鬥爭,安心地做好文、做好人。

走出潘安故里,走出中牟縣,我心中仍舊想著那一尊昂首挺立的潘安雕像,他高大潔白、豐滿俊秀;在陽光下,他的奕奕神采,彷彿穿透了千古歲月。潘安彷彿活過來了,我突然感覺,他驅車疾馳而過,他仍舊在忙於「修身、齊家、治國和平天下」。我哈哈大笑,也一路疾馳而去。

本篇審稿 王銀玲 星子 組版 王睿鵬

GIF

作者簡介

衣水,青年詩人、作家、編劇。現居鄭州,《三悅文摘》半月刊主編。

本文作者衣水授權河南思客獨家刊發

轉載請註明出處:河南思客

博客/微博/微信/客戶端:河南思客

河南思客2018年編委會

編  委 胡耀楨 王銀玲 庄鳳娟

陳 旭 王立國 李智信

張紅陽 胡建武

總 策 劃 呂佩義

統  籌 楊海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女人為什麼要學化妝
非吃貨女友的修行之路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