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旅德靈魂歌手烏仁娜

旅德靈魂歌手烏仁娜

駿馬

 生命

烏仁娜 

00:00/06:19

大概21世紀初,以呼麥、長調為主的蒙古原生態音樂開始流傳,許多曲子都能喚起人們對蒙古大草原和蒙古生活的聯想,讓聽者身臨其境。那廣袤無垠的天籟之音,是無數人心中的「烏托邦」。

在內蒙的老人,常常說蒙古的音樂和歌唱,都跟大自然有特別密切的連接和關係。所以我們聽到的蒙古民歌,有很多寫生活的,寫草原,寫大自然,寫父母……

自豪的牧羊人在廣闊的大草原上

生活變成了一種旋律響徹世界的盡頭

我將不厭倦地守護著我的羊群

安詳地在豐美的草場上吃草

孕育自家鄉搖籃的

我的傳統、歌謠,及故事

我將帶著它們到遠方

——《在草原上》歌詞

正如烏仁娜自己寫下的歌詞,草原生活是她在音樂中不斷回溯的源頭。

在蒙語中,「烏仁娜」表示「靈巧」,也帶有「勇往直前」的意思,這似乎預示著她的音樂征程。

從離開故鄉到上海讀書,再至走出國門與海外音樂家合作,20多年來,烏仁娜巡演全球,如今已「游牧」60多國,輾轉待過柏林、開羅等地。

旅居歐洲多年,吸取外來文化的同時,始終不忘民族根源。祖輩留下的曲調,甚至動物的聲音,都成為她的音樂靈感。她已能說漢、德、英、阿四國語言,但無論走到哪裡,仍堅持用蒙語歌唱。

只要她的歌聲響起,人們能立刻感受她的情感,也很容易就理解了她傳遞的信息,這種人與人之間心靈的共鳴是很多技巧、語言都表達不了的上帝的禮物。

她的歌聲就像天地那樣遼闊,沒有邊界。也許烏仁娜最大的魅力就在於能夠超越語言和文化的阻隔,把故鄉的精神呈現給全世界。

烏仁娜的父母愛好唱歌,姥姥更有著蒙古草原上特別好聽的歌喉。枕著姥姥歌聲,聽著草原上各種傳說長大的烏仁娜像「蒙古音樂古老傳統的一顆種子」,天生就會唱歌。

烏仁娜從小生活在草原上,有的時候看羊,有的時候看牛。很多時候,看著看著就很自然地唱出了自己的歌。

漸漸地,連家人會好奇地問烏仁娜在唱什麼,因為對他們來說,不是耳熟能詳的傳統民歌。是他們不熟悉的旋律。

是游牧的孤獨,還是走在路上的思索?這種發自肺腑的,很原始的聲音表達。隨處可見的事情都可以編成歌來唱,才顯得歌聲那麼真摯原始,看見那些草原那樣的人,就是想到那樣的聲音。

對於錄音師來說

烏仁娜的聲音總給他們無窮的想像

跨越四個八度的音域

讓錄音技術能無保留地徹底發揮

烏仁娜從來不練聲,她拒絕接受學院聲樂訓練但她常常唱歌,像小時候那樣,用歌唱與自己的內心和自然交流,旋律對於烏仁娜來說好像大片的草場,生機勃勃,不停地生長。

她的聲音空靈並不在於技巧多高深,是豐富的表情,豐富的地域意蘊,給人鋪了一張從東到西的音樂地圖。

從家鄉鄂爾多斯到上海,從上海到巴伐利亞,烏仁娜的腳步遍布歐亞,游牧民族流浪與遷徙的本質在烏仁娜的靈魂里從來都不曾被稀釋。

有的只是自始至終的娓娓道來,就那麼安靜地坐著,然後唱一首歌,情緒從喉嚨流淌到指尖。烏仁娜的聲音就和廣袤無垠的草原牛馬一樣,可以有那麼大個世界,可以把心胸覆蓋地那麼遠。

在定居德國巴伐利亞後,烏仁娜繼續著她的事業。烏仁娜把她的家鄉,將故鄉的美通過音樂分享給全世界的人。

2010年,烏仁娜參與拍攝的電影《成吉思汗的兩匹駿馬》在德國上映,這是發生在烏仁娜身邊故事:

來源於一首13世紀流傳於蒙古族的民間敘事詩,烏仁娜的姥姥珍藏著一把馬頭琴,琴上鐫刻著《成吉思汗的兩匹駿馬》民間敘事詩的文字。文革年代,琴身遭毀,只留下馬頭和殘缺的詩詞。

奶奶臨終前囑託烏仁娜,一定要找到完整的詩詞。為了完成奶奶的遺願,烏仁娜一路找尋,從內蒙來到外蒙……她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找到這首歌,最後發現外蒙這首歌已經不叫這個名字了,蒙古史詩中兩匹駿馬最終回到了成吉思汗身邊。

片中烏仁娜用質樸而深情的吟唱,為我們演繹了一個可歌可泣的古老傳說。

烏仁娜出生於被當地人們稱作『歌之海』的內蒙鄂爾多斯草原,她與圖瓦共和國的Sainkho被並譽為兩位「亞洲歌后」。但從沒一個蒙古人像烏仁娜那樣,被傳統文化充分滋養後,在音樂旅途上走得那麼遠,為聽眾開闢出一個如此廣闊的聽覺世界。

「大自然有海、有草原、有山,它們都有聲音,它們都有生命,它們都有力量。我們真的很尊重大自然的話,它會給予我們人類想像不到的一種力量。所以我們一起去聽、一起去把握、一起去愛護、一起去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豆鯊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森林醫生——啄木鳥

TAG:豆鯊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