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為了你能擁有更好的人生起跑線,爸媽決定搬到貧民區住

孩子,為了你能擁有更好的人生起跑線,爸媽決定搬到貧民區住

他很想從起跑線開始。但起跑線究竟在哪兒?

——伊萊亞斯 · 卡內蒂

清明小長假,印度電影《起跑線》在全國上映,影片講述了服裝店老闆拉吉為了女兒能進名校與妻子做出的種種匪夷所思的努力,令人捧腹。電影上映僅三天便票房破億,在網上也引起了廣泛的討論,畢竟,孩子的人生起跑線是大部分為人父母者都會關心的問題。

有意思的是,這部電影的英文片名叫Hindi Medium,中文片名才叫起跑線,可以說是很中國特色了。大多數人聽到起跑線一詞時,想到的往往不是百米競賽前運動員們蹲守準備的白線,而是自己的孩子和曾經的自己。


什麼是起跑線?

起跑線三個字簡明扼要地概括了很多中國家長的教育理念,那就是相信人生是一場跑步比賽,有贏有輸,有些人光腳跑向終點,有些人開著超跑瞬間飄過。雖然是人生競賽,但終點卻不是死亡,而是成功。

電影中,皮婭的母親米塔隱約將終點定在了女兒找到好工作這個階段。為了到達這個終點,米塔決定讓女兒從幼兒園開始起跑。最好的方式自然是接受名校教育,一路順利升上名牌大學,步入人生巔峰。

當夫妻倆找到幫助女兒進入名校的諮詢老師後,卻意外得到了這樣的答案:「你們已經來晚了,其他家庭從妻子懷孕早期就預訂了這裡的學習班。」

看來,有些人的人生起跑線甚至在人生之前。


起跑線成家長接力賽

雖然名校的入學名額有限,但對此虎視眈眈的家長們卻似乎有無限多。為了讓心愛的女兒進名校,爸爸簡直「嘔心瀝血」,又是排百人長隊拿報名表,又是求神祈福,一度還想賄賂校長,種種看似搞笑實則心酸的舉措中,倒有幾樣與我國國情非常相符。


原來印度也有學區規劃,不過電影中的學區房簡直是「業界良心」。歐式別墅,環境清幽,鄰居都是上流社會,對比國內的很多9萬一平的老舊學區房,感覺父親拉吉真的賺到了。


想讓孩子未來成為社會精英,爸媽們也得起到表率作用,著裝上非名牌不穿,為了被別人看出是名牌,衣服首飾上一定要帶著大大的LOGO,如今很多80後90後一般拒絕走這樣的土大款風,電影中,拉吉一家也被專業的造型師糾正,學起「less is more」的低調奢華路線。


在印度,會不會說英語成了公校學生和私立名校學生之間的一個顯著差別。電影中,皮婭因為說印度語還被上流社會的孩子們排擠,為此,母親要求女兒日常交流也只能用英語。

光是孩子說英語也是不夠的,最後還得讓連「swimming」也拼不出的父親徹夜查印英詞典為孩子寫推薦詞,才能勉強增加進入名校的幾率。

如此煞費苦心的一番周折之後,拉吉的女兒仍沒有進入名校,原因竟是他的職業。雖然拉吉自稱商業大亨,也無法抹滅曾是窮人家小孩的事實。在上流社會眼中,暴發戶恐怕是教育不好孩子的。

熱熱鬧鬧的一場入校名額爭奪戰,最終顯露出它殘酷的真相:孩子的起跑點背後都是家長們日以繼夜的接力賽。一個好的人生起點有時是祖輩幾代人的共同努力。


為了起跑線啥都能做

為了孩子將來的命運,拉吉夫婦堪稱「無所不用其極」,最後只能用裝窮人的辦法混上一個貧困生名額。為此,他們先是搬到貧民區居住,像窮人那樣擠上裝有「450人」的公交車去工廠上班,忍受著連上廁所次數都要受限的廉價流水線工作。取水要排隊,買米也要看人臉色,晚上還要在破房子的地板上追趕老鼠。

在經歷種種折磨之後,他們終獲成功,卻也間接搶走了自己在貧民區好友的兒子的入學機會。後來他尋回初心,不願女兒在這種不公正的環境里成長,決定退學去讀公校。米塔也放棄了讓女兒進入上流社會的夢想,她承認道德比成功更重要,如果女兒未來成為像父親一樣的人,那也沒什麼不好的。

中國版起跑線

電影雖然結束了,但真實的生活中仍在每天重複上演著「起跑線」的故事。

上圖並非什麼野外露營愛好者的大聚會,而是家長們為搶幼兒園入學名額提前5天搭帳篷排隊的場景。不過能在這兒排隊的,多半還是有入學資格的,沒有入學資格的家長們也只好去買9萬一平的學區房了。

如果連學區房也買不起的話,就只好像拉吉一樣,用點非法的手段了。

南通一位老人為了孫女能上好學校,找人偽造了戶口本和學區房的房產證,被發現後捉拿歸案,最終被判緩刑,罰款4000,不知道孫女會不會感謝這個差點為她吃牢飯的爺爺。

然而,這一切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其中一條起跑線。如今家長們已經不滿足於求學之路這條單一起跑線了,他們「開疆拓土」,不斷開發出新的起跑線出來。

單單功課好是不夠的,還要會幾門才藝,像鋼琴這種樂器,絕對是很多小朋友的童年噩夢。區區英語已經拿不出手了,最好還要會幾門小語種。當然,能文能武才叫兩全其美,於是各類跆拳道、擊劍、游泳等等培訓班也應運興起。

誇張點說,即使人生真的有起跑線,也絕不是一場馬拉松比賽,更像是全家披荊斬棘過戰場的感覺。幸而,並非每個家長都那麼瘋狂,面對人生起跑線,很多人還有不同的看法。


人生真的有起跑線嗎?

很多家長也並不是想讓孩子功成名就,建立偉大功業。只是不想孩子循自己舊路,為生存費盡精力。畢竟,殘酷的社會競爭是不爭的事實,如果沒有不懈的努力,很快就會被「淘汰出局」。

BBC曾拍過一部《人生七年》的紀錄片,對來自14個不同階層的英國小孩進行跟蹤拍攝,每隔七年再做一次現狀調查。結果就是,只有極少數孩子在長大後實現了人生逆襲,大部分人仍然停留在自己原先的階層中。

由於中產階級的家長們擁有更好的教育資源,教育環境,他們孩子的起跑線也更具優勢。由此更加不難理解,為啥很多家長為了孩子有個好開局要付出這麼大的心血,因為他們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在長大後還要為水電房租累得焦頭爛額。


但是還有一類家長並不相信人生起跑線一說。畢竟,除了獲得世俗意義的成功外,人生還有很多事情。比如內心的平靜、夢想、知己好友、幸福感和滿足感……這些珍貴的體驗並不需要通過競爭獲得,也沒有哪家培訓機構可以提供給你。

而且,生命處處有轉折,誰能保證我們擁有的一定能永恆存在,我們沒有的就一定永遠得不到?與其讓孩子在焦慮中成長,不如讓他們走自己喜歡的人生劇本。

很多人可能看過《虎媽貓爸》的電視劇,對趙薇飾演的虎媽印象深刻。然而虎媽最早的原型可以追溯到一位華裔母親蔡美兒。她曾出版《虎媽戰歌》一書講述自己的育兒理念。

蔡美兒本人為兩個女兒打造出一條非常嚴苛優秀的人生起跑線,她不準女兒的任何一門成績低於A,大女兒3歲就能閱讀《小婦人》,14歲就在卡內基音樂大廳彈鋼琴。小女兒從被媽媽逼著學小提琴,12歲就成為首席小提琴手。

看到這裡,很多讀者可能覺得又是一個別人家孩子的故事。可惜,這兩個別人家的孩子對母親的高壓教育非常厭倦,儘管她們本來能成為非常優秀的音樂家,卻還是選擇奮起反抗母親規划出的巔峰之路。大女兒最終選擇去參軍,小女兒放棄了訓練多年的小提琴,改打網球。

對她們來說,人生並不是馬拉松,積累多年的成就與經驗依然可以放棄。就算真的有人生起跑線,恐怕也是在脫離母親束縛追求獨立夢想的那一刻才算開始。

如果用現在流行的一個詞語形容,這類家長恐怕可以稱為「佛系爸媽」,他們相信基於社會階層、天賦的不同,每個孩子的面前確實存在著一條看不見的人生起點線。但對此起跑線,家長們應該量力而行,不要做出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

像影片中那樣,為了孩子鋌而走險欺騙他人,絕不是一個家長應該做出的表率。但如果像《虎媽貓爸》中那樣,賣方賣車買學區房甚至辭職監督孩子學習,也實難讓人接受。「佛系爸媽」們更相信順其自然的態度,讓孩子自然成長,畢竟,孩子並不是人生的全部,每一個家長也應該有自己獨立的個人生活,不要把精力全放在孩子們的未來上。

GIF

人生到底有沒有起跑線,家長們該怎樣對待孩子們的未來,這是每一個為人父母者都應該思考的問題。看過電影或看完此文的朋友們,也不妨在評論區談談你們的看法哦。

更多育兒文章,可點擊閱覽:

二胎夫妻挑戰獨立帶娃、不靠爸媽,看完日程表才知道他們有多拼

十年來絕不帶孩子掃墓,即使她爸去世!是我太忌諱了嗎?

教娃叫「媽媽」他非要叫「爸爸」,李安琪很無奈,李小鵬偷著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媽咪Jane育兒妙方 的精彩文章:

如果可以三孩,你還願意再拼一個嗎?據說只有這6種父母有資格
穎兒產後首次亮相瘦成一道閃電,從120斤瘦到95斤,她說秘訣只有五個字!

TAG:媽咪Jane育兒妙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