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頭號玩家》導演斯皮爾伯格的過去與未來

《頭號玩家》導演斯皮爾伯格的過去與未來

編者按:Steven Spielberg,又譯史蒂芬·史匹柏,也稱斯蒂芬·斯皮爾伯格。

美國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的新作Ready Player One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譯名,中國取名《頭號玩家》,台灣稱為《一級玩家》,香港和新加坡共推《挑戰者1號》。不同華人地區對中華流行文化的口味不太相同,可是對好萊塢電影的喜好卻很統一。

中國雖然有保護國產電影的機制,每年最賣座的十大影片還是有四至五部是好萊塢大片。至於門戶大開的台灣、香港和新加坡則十之八九都美國電影。史匹柏是好萊塢電影工業的重量級人物,最新作品又是他善長的科幻片,所以中、港、台、新四地和美國幾乎是同步上片。差別就只在譯名而己。

1975年史匹柏因為執導《大白鯊》一炮而紅。這部作品不僅叫好叫座,更是開創好萊塢電影商業新模式的重要里程碑。在此之前,一部新電影推出時只會在少數影院放映,在一個地區的大城市放映之後再換到另一個地區的大城市,之後再到小城市的二三輪影院上映。《大白鯊》一改這種緩慢上映的傳統。在上映以前,它先在電視頻道的黃金時段大打廣告,引起民眾注意,進而對電影產生期待,然後同時在485家電影院上映。

這個電影行銷策略很成功,僅兩個星期《大白鯊》就賺回900萬美金的製作成本。上映78天就創下的北美電影票房最高紀錄。兩年後累積的票房更創下當時全世界電影票房達4億美元的新紀錄。《大白鯊》之後,放映前大打電視廣告、媒體造勢、同時間在多個地方上映的模式成了行銷電影的主流,這個策略到今天還在用。史匹柏新作《挑戰者1號》就沿用了《大白鯊》開啟的行銷模式。不同的是這次同時期上映的銀幕數比當年多太多了。在首映週末,北美以外的全球電影市場共有62個國家的35,600個銀幕同步上映這部電影,幾天之內就取得了1億2千7百50萬美金的票房。

《挑戰者1號》不僅只是因為行銷策略成功才得以取得如此成績,在叫座之餘它也讓影評人和觀眾贊聲連連。電影故事說來簡單。在2045年的未來世界,一名科技界天才臨死前宣布,只要有人可以在他建構的虛擬世界裡,解開他所設下的三道謎題,就可以取得主牢這個虛擬世界的權力。這個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各方的明爭暗鬥,包括醉心於虛擬世界遊戲的男主角。結果當然是代表正義的男主角和他的團隊取得最後的勝利。

故事簡單易懂,結局也不難猜,可是這部片子的精彩在觀影的過程。電影未來時空里的虛擬世界是透過一個接一個七、八0年代美國流行音樂、電影、電視和電玩元素建構起來的。在那個年代聽過、看過、追過和玩過這些流行歌曲、主流電影、電視節目和電子遊戲的成年人們,會在這個過程中會驚喜連連、樂趣不斷。史匹柏這部新作讓全世界百萬計的成年觀眾走了一趟懷舊之旅,再次感受上個世紀美國流行文化的美好。

作者介紹

符詩專副教授,新躍社科大學中華學術中心主任

本文原題於《史匹柏的過去與未來》刊發於《聯合早報》,感謝作者授權新加坡眼發表。

新加坡眼,帶你看新加坡。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號kanxinjiapo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加坡眼 的精彩文章:

遇到這樣的人我只能說:為了孩子的安全,請避開他!
在新加坡看櫻花,怎樣才能當合格的照騙?

TAG:新加坡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