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國御史雷淵 嫉惡如仇,杖殺500犯法豪強

金國御史雷淵 嫉惡如仇,杖殺500犯法豪強

金國御史雷淵 嫉惡如仇,杖殺500犯法豪強

抗元戰爭。(資料圖片)

甲骨文「雷」字

大篆「雷」字

金文「雷」字

宋元時期,除同州郃陽縣(今陝西合陽縣北)雷德驤家族一門「四世五傑」外,在其他地方也出現了一些雷姓名人和家族。如在北方的金國,應州渾源縣(今山西渾源縣)人雷淵,因鐵腕治貪而名留青史,他的兒子雷膺曾在四川做官。在南方的福建,今清流縣城關人雷三益父子4人在南宋末年英勇抗元,全部戰死沙場;今建甌市的雷德潤家族,精通《周易》,時人稱為「雷門易」。

雷淵的父親雷思,進士出身,官至同知北京轉運使,有注釋《易經》傳於世。

雷淵因為是庶出(非正妻所生的兒子),年紀最小,在家中不受哥哥們的待見。

雷淵3歲那年,父親去世,他在家裡更受歧視。7歲時,雷淵開始發憤讀書。

因為窮,他穿著破爛,鞋子露出腳趾頭,床上連席子都沒有。不過,雷淵並不在意這些,經常袒露上身、光著腳丫坐在那裡專心致志地讀書。

有賓客往來,他都不予理睬,不迎接也不送客,大家都以為他很高傲。只有雷淵的好友商衡為他的行為辯解,並經常周濟他。

至寧元年(1213),雷淵考中金國的進士,任涇州(今甘肅涇川縣)錄事(相當於主簿,掌管文書事務)。因捲入名士高庭玉被誣謀反案,雷淵差點掉了腦袋。

後來,雷淵出任徐州觀察判官,切實為民辦實事,老百姓把他的像畫下來掛在家裡,以示感念。

興定5年(1221),雷淵出任英王府文學兼記室參軍,後轉任應奉翰林文字,授職監察御史。

作為言官,雷淵上疏談了五大事情,受到金宣宗完顏珣的賞識。

有了皇帝在背後撐腰,加上又是監察御史,雷淵在這個職位上做出了驚天動地的事情來。

雷淵為人剛直,身材高大雄偉,一臉虯髯,面色像關公一樣紅潤,遇到不平的事情,厭惡之情立即溢於言表,有時甚至咬牙切齒地大罵不休。

雷淵曾痛下決心想改變自己,但怎麼也改不了。應該說,這與雷淵自幼的遭遇有一定的關係。

雷淵認真履行監察職責,對違法亂紀的權貴毫不避諱,直言彈劾。

他到各地巡查時,發現「奸豪不法之徒,立予笞殺」。

在蔡州(今河南汝南縣),有500名犯法的豪強,雷淵全部予以杖殺,震動朝野,人送外號「雷半千」。

雷淵由此遭到豪強們的嫉恨,豪強群起攻之,雷淵被罷免官職。

數年後,經宰相侯摯推薦,雷淵被起用為太學博士、南京轉運司戶籍判官,後進入翰林院任職修撰。

48歲那年,雷淵突然得暴病而死。

雷淵交往廣泛,權貴、布衣、名士,都有來往。在京師的時候,家裡賓客盈門。儘管雷淵家裡不富有,但他對待賓客從來沒有怠慢過。

雷淵學問廣博,文章師法韓愈,做詩受蘇軾、黃庭堅影響,追求新奇。他撰寫的《祭高獻臣文》,用詞高古,曾傳誦一時。

他的書法也很有造詣,喜好收藏古人書畫。他的詩收入《中州集》有30首,《歸潛志》中也收集有他的作品。

雷淵的兒子雷膺,雷淵去世那年才7歲。

母親侯氏帶著雷膺回到渾源老家,以紡織為生,供雷膺讀書,非常艱辛。雷膺與雷淵小時候的境遇差不多。

雷膺繼承了父親勤奮好學的優良基因,對母親非常孝順,遠近聞名。

蒙古滅金後,渾源成為元朝的領土。元太宗窩闊台在位期間,下令各地設科選試,20歲的雷膺被選上,由此開始進入仕途。

丞相史天澤坐鎮真定時,徵召雷膺為萬戶府掌書記。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後,任命雷膺為大名路宣撫司員外郎。

中統2年(1261),雷膺成為翰林院修撰、同知制誥,兼任國史院編修官。

3年後,雷膺調任陝西西蜀四川按察司參議。

至元4年(1267),忽必烈派兵進攻四川,雷膺「佩金符,參議左壁總帥府事」。

回到京城後,雷膺出任監察御史。歷史總是如此的驚人相似,他的父親雷淵在金國也曾任此職務。

雷膺像父親一樣,以「正君心、正朝廷百官」為言,剛直不阿,不畏權貴。

至元11年(1274),雷膺被加授為奉議大夫,僉河東山西道提刑按察司事。3年後,進朝列大夫、山南湖北道提刑按察副使。

當時,元朝剛征服江南,各大將領為擴大戰果,強行把很多百姓淪為奴隸。雷膺嚴令禁止,使得數千人還籍為民,避免了更為悲慘的境遇。

至元23年(1286),還在為母親居喪的雷膺被起複為中議大夫、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使。

當時蘇州、湖州洪澇成災,莊稼沒有收成,百姓沒有存糧,鬧起了饑荒。

雷膺請求朝廷撥發20萬石米賑災。江淮行省認為20萬石米太多了,想扣留三分之一。雷膺對此堅決反對,最終把米全部下發給災民。

62歲那年,雷膺退休。至元29年(1292),雷膺被征拜為集賢學士。

元成宗即位後,召集退休故老諮詢國政,雷膺提出的多個建議受到肯定。

大德元年(1297),雷膺因病去世,享年73歲,被追贈為通奉大夫、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參知政事、護軍,馮翊郡公,謚號文穆。

雷膺的兒子雷肇,官至順德路總管府判官;孫子雷豫,官至南陽府穰縣縣尹。

南宋末年,因為抗元,出現了許多名留史冊的英雄人物,其中包括今福建清流縣城關人雷三益父子4人。

《清流縣誌》記載,雷三益身材魁偉,臂力過人,智勇雙全,在當地很有名氣。

景炎元年(1276),文天祥進入福建汀州(州治在今長汀縣)招募抗元義兵,雷三益帶領雷丙、雷戊、雷庚3個兒子應召入伍。

隨後,雷三益父子跟隨文天祥開展抗元鬥爭。

最初,文天祥坐鎮江南,指揮抗元,收複數十個州縣,對全國抗元形勢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

景炎2年(1277)七月,元朝調集40萬大軍前往鎮壓,文天祥的大本營、今江西興國縣城遭到突襲。

文天祥只有5000人馬,在方石嶺與元軍發生了一場激烈的遭遇戰,抗元大軍損失慘重。

景炎3年(1278)十二月的一天,文天祥的部隊正在今廣東汕頭市潮陽區境內的五坡嶺埋鍋做飯,元軍突然而至,文天祥被抓。這一戰,文天祥的部隊幾乎全軍覆滅。

雷三益父子在哪次戰鬥中全部陣亡,目前的資料都沒有記載,不得而知。

但可以推斷的是,雷三益父子犧牲的時間應在1277年7月或1278年12月的這兩次戰鬥中的一次。

在清流縣七星岩景區,有一個景點叫石壁羊道,民間傳說與雷三益有關。

一次,雷三益帶兵抗擊元軍,結果寡不敵眾,被元軍追殺到七星岩石壁,後無退路,前無去路,情況危急。

突然,林中跳出一頭岩羊,從懸崖上疾行而去。雷三益等人緊隨其後前進,甩開了元軍的追趕,化險為夷。

如今,石壁上仍有一個個羊蹄印,據說就是當年引領雷三益等人脫險的那隻岩羊留下來的。

雷三益父子死後,清流縣當地人為紀念雷三益,為他修建專祠,春秋兩季祀奉。

宋末元初的雷姓人,以建寧府建安縣(今福建建甌市)的雷德潤家族最為有名。

雷德潤的遠祖可追溯到西晉的雷煥,雷煥第23世孫雷鸞,在唐朝天復2年(902)因避戰亂進入福建,定居在建安縣璜溪(今建甌市房道鎮),雷德潤是雷鸞的第18世孫。

雷德潤精通《周易》,著有《周易註解》。他的3個兒子雷機、雷栱、雷杭也都深得家傳,精於《周易》,時人稱為「雷門易」。其中,以雷機最為有名。

雷機,字子樞,延祐5年(1318)考中進士,由此進入仕途。

雷機以懲治強暴、善於斷案稱著,清理了不少冤案,伸張正義,深得百姓擁戴。

為增強斷案能力,雷機經常翻閱舊案到深夜,深感「人命至重」。

在福建沙縣知縣任上時,雷機遇到了一樁積案。當地有個家境殷實的人死時,兒子尚幼,當地豪強大族想奪其產業,由此引發訴訟。

豪強對縣府上下官員都打點到位,導致案件一直拖延到雷機上任。雷機依靠尚存良知的廉潔小吏一同辦案,最終使得案情大白於天下。

雷機在出任興化府(今福建莆田市)知府期間,當地有幾家豪強大族胡作非為,為害百姓。

雷機毫不畏懼,深入訪查,明察秋毫,將其一一繩之以法,當地百姓稱他為「雷神」。

在延平府(府治在今福建南平市延平區)推官任上,順昌、尤溪、沙縣、南平幾縣積留多年的疑案,雷機都一一審理結案,無一爭議。

雷機很關心教育,在多地任上時,興辦學校,請舉人、進士擔任老師,啟發民智。

雷機年老時,上表請求退休,朝廷知道他為官廉明,任命他為翰林院待制(地位在學士、直學士之下,隨時等待皇帝詔命)。

雷機傳世作品有《龍津》《龍山》《鄞川》《環中》《黃鶴磯》《梅易齋》《碧玉環》等。

稿件采寫: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黃勇特别致謝:

本期雷姓稿件的採訪和資料,得到雷志祥、雷其武先生的大力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府早報 的精彩文章:

我的雙胞胎弟弟
審議大會各項決議草案和有關建議表決稿

TAG:天府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