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盤點:二戰時期歐洲風雲人物都有誰?誰才是你心中的英雄! ?

盤點:二戰時期歐洲風雲人物都有誰?誰才是你心中的英雄! ?

原標題:盤點:二戰時期歐洲風雲人物都有誰?誰才是你心中的英雄! ?


希特勒(1889~1945)


阿道夫·希特勒,出生於奧地利布勞瑙,奧地利裔德國人,德意志第三帝國元首、總理,納粹黨黨魁,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


1914年8月,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1919年9月,加入德國工人黨(納粹黨)並擔任黨主席團委員。1921年7月,成為德國工人黨元首。1923年11月8日,發動啤酒館暴動失敗。1933年,成為元首。1938年3月11日,佔領奧地利,掀開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序幕。1939年至1941年,相繼佔領歐洲14個國家,並把羅馬尼亞、匈牙利、保加利亞、南斯拉夫變為僕從國。1941年6月22日,進攻蘇聯,陷入蘇德戰爭的不利局面。1945年4月30日下午3點30分,在德國總理府地下室自殺。


希特勒積極宣揚法西斯主義、極端民族主義、反共產主義、反資本主義、反猶主義,改組並建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試圖在歐陸建立以納粹德國為首的新秩序,力主擴大日耳曼人的生存空間並重新武裝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犯下種種罪行,並迫害和屠殺六百萬的猶太人。

隆美爾(1891~1944)


埃爾溫·隆美爾,納粹德國陸軍元帥,世界軍事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術家、理論家。綽號「沙漠之狐、帝國之鷹」,一戰時隨軍開赴法國,後又在東線與羅馬尼亞人和義大利人作戰。被德皇授予藍馬克斯勳章。一戰後曾擔任過步兵營長、陸軍學院教官。1938年隆美爾少將任元首大本營司令。1942年6月隆美爾上將被晉陞為德國陸軍元帥。二戰期間,隆美爾被卷進了密謀推翻希特勒的計劃中,在希特勒的逼迫之下,隆美爾被迫於在1944年10月14日在卡車上服毒自盡,時年53歲。 隆美爾既曾經是希特勒麾下最得力的將領之一,又是納粹政權的侵略工具,因此也被稱為「二戰縱火犯」。隆美爾一生奉行禁欲主義原則,不喝酒、不吸煙,一生鍾愛妻子,死後仍受到敵人尊重足見其人格魅力。


曼施坦因(1887~1973)


曼施坦因生於柏林。1906年從柏林軍官學校畢業後在步兵團服役。1913年入軍事學院。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任副官和師作戰科長,參加東、西兩線作戰。1934年任第3軍區參謀長,1936年任陸軍總參謀部第一總軍務長,參與制訂入侵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法國的作戰方案。1938年任第18師師長,參加佔領蘇台德區的行動。


1939年9月任南方集團軍群參謀長,參加德波戰爭。11944年3月被解職,1945年被英軍俘獲。1949年被英國軍事法庭判處18年徒刑。1953年獲釋,成為了西德政府的高級顧問,並成為其名譽參謀長。


古德里安(1888~1954)


他雖為納粹賣命一生,戰功顯赫但是卻沒有被晉陞為元帥,反而屢遭解職,根本原因還是因為他不是黨員。這個人就是被西方軍界譽為「裝甲兵之父」和「閃擊英雄」的納粹德國裝甲兵總監,參謀總長古德里安。他開創了裝甲兵集群作戰的先河,成為各國陸軍紛紛效仿的對象,在對波蘭、法國、蘇聯的戰爭中給予敵人以重創。1945年被逮捕入獄,1952年被釋放後在美國國防部任高級顧問。


莫德爾(1891~1945)


如果說曼斯坦因、古德里安、隆美爾是德軍進攻型將領的代表,那麼莫德爾就是防禦戰的大師。號稱希特勒的救火隊員,


奧托·莫里茨·瓦爾特·莫德爾,德國陸軍元帥,著名的軍事家、統帥。1891年生於東普魯士歌廷根的一個中產階級的家庭,1938年莫德爾晉陞少將,1939年升任駐德累斯頓第四軍參謀長,參加了波蘭戰役,該軍在拉多姆附近參加了對強大的波蘭軍隊的圍殲戰。1945年4月21日於森林向頭部開槍自殺。


戈林(1891~1946)


一戰時的王牌飛行員,參加了啤酒館政變,對希特勒上台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德國納粹黨的二號人物,希特勒指定的接班人,德國空軍元帥,德國帝國元帥,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作為元帥的指揮才能實在糟糕,而且好大喜功,愛誇海口,他在補給、後勤、戰略、飛機性能、技術與工程等諸多領域幾乎可說是無知的,但他又因為與希特勒密切的政治關係而不會被撤換,致使德國空軍在進入戰爭的考驗時暴露出一連串領導層的缺失,這方面戈林有很大的責任。1945年4月25日被盟軍逮捕,在紐倫堡審判中,戈林被控以戰爭罪和反人類罪並被判處絞刑,但他在執行絞刑前數小時在獄中服毒自殺。


希姆萊(1900~1945)


海因里希·希姆萊,是臭名昭著的納粹德國黨衛軍頭目,二戰戰犯。希姆萊曾是納粹德國的重要人物,他是巴伐利亞教師之子,當過兵,辦過養雞場,1925年加入納粹黨,1934年後成為德國秘密警察(蓋世太保)首腦、將黨衛隊發展為控制著整個納粹帝國的龐大組織。擁有貌似莊嚴的黑色制服以及恐怖的骷髏標誌。他屬下的集中營屠殺了六百萬猶太人。1944年後兼任德國預備集團軍司令、上萊茵集團軍群司令和維斯杜拉集團軍群司令,接連戰敗,他企圖單獨和英美談判被發現後被免除一切職務,化裝逃亡途中被俘後自殺。


鄧尼茨(1891~1980)


爾·鄧尼茨(Karl D?nitz,1891~1980),納粹德國海軍元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曾任海軍總司令、總統兼武裝部隊最高統帥。1891年9月16日,鄧尼茨出生於柏林近郊的格林瑙鎮。母親早逝。父親是工程師,總是督促他努力學習,並注意培養其學習興趣。


1910年4月,鄧尼茨在魏瑪高中畢業後,便參加德國海軍,先在赫爾塔號巡洋艦接受艦上訓練,後考入弗倫斯堡—莫威克海軍學校。1912年秋天畢業後,分配到布雷斯勞號巡洋艦任候補軍官。是年冬,巴爾幹戰爭爆發,鄧尼茨隨艦到地中海參加封鎖黑山港,向俄國支持的塞爾維亞人耀武揚威。次年5月,參加西方列強在阿爾巴尼亞的登陸行動,阻止塞爾維亞人在亞得里亞海邊定居。1918年10月4日在襲擊了一隻英國商船隊後被俘。


在戰俘營中開始研究新的潛艇戰術,即「狼群戰術」,該戰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在大西洋曾給英美等國的海上運輸造成極大威脅,也因此被盟軍稱為「面目猙獰的海底魔王」。


戈培爾(1897~1945)

保羅·約瑟夫·戈培爾,1897年10月29日,戈培爾出生於德國萊茵地區雷特城的信奉天主教的職員家庭,他在海得爾堡大學取得哲學博士學位。20年代初加入了納粹黨。納粹德國國民教育與宣傳部部長。希特勒納粹德國政府重要的宣傳大臣。 二戰戰犯。


德國政治家,演說家。其擔任納粹德國時期的國民教育與宣傳部部長,擅長講演,被稱為「宣傳的天才」,「納粹喉舌」,以鐵腕捍衛希特勒政權和維持第三帝國的體制,被認為是「創造希特勒的人」。



斯大林(1878~1953)


斯大林曾協助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列寧逝世後擔任蘇聯人民委員會(後改稱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在任期間提出了「在一個國家首先建立社會主義」的主張,放棄了列寧的新經濟政策,全力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使蘇聯成為重工業和軍事大國,他還樹立個人崇拜,發動「大清洗」運動,大量屠殺和壓迫流放反對派領導人以至普通幹部和群眾。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領導蘇聯紅軍,與盟軍協力擊敗軸心國,取得了蘇聯衛國戰爭的勝利。戰後他扶植了社會主義陣營,在冷戰中與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峙。1953年3月5日因腦溢血病逝於莫斯科,年74歲。


朱可夫(1896~1974)


格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蘇聯軍事家,蘇聯元帥(1943年1月18日,朱可夫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因其在蘇德戰爭中的卓越功勛,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優秀的將領之一,也因此成為僅有的四次榮膺蘇聯英雄榮譽稱號的兩人之一。他被俄羅斯人民尊稱為「蘇沃洛夫式」的民族英雄。


羅斯福(1882~1945)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美國第32任總統。美國歷史上唯一連任4屆(第4屆未任滿)的總統,羅斯福家族在美國大約有近300年的歷史,美國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是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堂叔。


羅斯福在20世紀的經濟大蕭條和第2次世界大戰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羅斯福政府重新定義了自由主義,並根據他的新政聯盟重組了民主黨。被學者評為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同華盛頓和林肯齊名。美國在線曾於2005年舉辦票選活動《最偉大的美國人》,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被選為美國最偉大的人物中的第十位。羅斯福曾多次被評為美國最佳總統


艾森豪威爾(1890~1969)


美國第34任總統,陸軍五星上將,是個難得的軍人政治家外交家。艾森豪威爾在具體戰役指揮上並沒有太多亮點,但在政治協調能力上極具才能。他以堅定、鎮靜而又平等待人的態度贏得了廣泛的信賴和支持。他還善於發現人才,所以蒙哥馬利、巴頓、范佛里特等一大批名將,都能為他所用。由於他的努力,對反法西斯聯盟起到了促進作用,諾曼底登陸戰的勝利,使艾森豪威爾的聲譽達到頂峰。1952年退出軍界,參加總統競選,以壓倒多數當選。1953年就職後,簽定了《朝鮮停戰協定》。1957年提出「艾森豪威爾主義」,企圖控制中東地區,但隨著國務卿杜勒斯的逝世,艾森豪威爾主義也黯然失色了。


巴頓(1885~1945)


喬治·巴頓,美國陸軍的一位上將,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先後指揮美國陸軍第7集團軍和第3集團軍而聞名。巴頓於1885年出生在一個歷史悠久的軍人家庭中,他先進入維吉尼亞軍事學校學習,之後入讀西點軍校。他參加了19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現代五項的比賽,並為M1913型軍刀的設計者。之後他加入了美國遠征軍新成立的坦克軍團並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戰間期,巴頓一直是美國陸軍裝甲戰學說發展的一個核心人物,在全國各地出任過眾多職位。他的軍銜不斷得到提升,並在美國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成為美國第2裝甲師的指揮官。1945年12月21日,巴頓在歐洲發生一場車禍後逝世,享年60歲


尼米茲(1885~1966)


切斯特·威廉·尼米茲,1885年2月24日出生於得克薩斯州的弗雷德里克斯堡,是一位美國海軍將領,最高軍階為五星上將。尼米茲早期以研究潛艇為主,而後成為美軍中柴油引擎技術的專家,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尼米茲擔任了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太平洋戰區盟軍總司令等職務,主導對日作戰。」戰後,尼米茲擔任海軍作戰部長,一直至1947年退役為止。尼米茲於1966年2月20日逝世。美國海軍為紀念尼米茲,而將其去世之後所建造的第一艘、也是當時最新銳的航空母艦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以他為名,也就是日後的尼米茲號航空母艦。此外,美國夏威夷檀香山及加州舊金山有以他為名的尼米茲高速公路。


麥克阿瑟(1880~1964)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美國著名軍事將領,1944年授銜五星上將,並且曾任菲律賓陸軍元帥。20世紀30年代任美國陸軍參謀長,是太平洋戰爭中盟軍主要指揮官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歷任美國遠東軍司令,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司令;戰後出任駐日盟軍最高司令和「聯合國軍」總司令等職。他因在菲律賓戰役中的表現獲頒榮譽勳章,他和父親小阿瑟·麥克阿瑟是史上第一對同時獲得榮譽勳章的父子。


丘吉爾(1874~1965)

丘吉爾還可以稱之為預言家、發明家、戰略家、外交家。他早在三十年代對未來戰爭中的一些重大技術發展所作的預見後來都變成了現實;他以超乎尋常的驚人敏感和極大的勇氣,冒著和平主義浪潮的巨大壓力和「在政治上幾乎有被消滅的危險」,一天也不放棄向國人發出預言式的戰爭警告,使英國人作好了戰爭來臨的精神準備。他在用雷達偵察來襲敵機的方法正式使用前4年就提出對此問題的研究。他因動用海軍經費改進和大量建造「陸地行舟」,使輪式裝甲汽車演變成為威力巨大的現代坦克而被尊為「坦克之父」。他主持制定了「二戰」中的許多戰略計劃。他親自有意培育了在當時乃至後來左右世界政治格局的英美關係。總之,丘吉爾是一位人生內涵極為豐富的傳奇人物。」


蒙哥馬利(1887~1976)


納德·勞·蒙哥馬利,英國陸軍元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傑出的指揮官之一,1943年,參加攻佔西西里和登陸義大利,1944年統率盟軍進入法國,6月6日指揮盟軍進攻諾曼底,取得了諾曼底登陸作戰的勝利。後晉陞陸軍元帥,受封子爵,1946-1948年任帝國總參謀長。蒙哥馬利生前曾幾次會見毛澤東,留下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往事。蒙哥馬利始終是一位謹慎、徹底的戰略家。他堅持在每次出擊以前,在人力、物力上做好充分準備,雖然對於戰爭來講,延緩了進程,但卻穩妥可靠,並保證了他在部下當中的聲威。


龍德施泰特(1875~1953)


龍德施泰特全名為卡爾·魯道夫·格爾德·馮·倫德施泰特,納粹德國陸軍元帥,軍事家。1892年,龍德施泰特在格羅斯利希菲爾德高級軍校畢業,被派到駐卡塞爾步兵團任職;1900年升任步兵團中尉副官;1907年從軍事學院畢業,任步兵團上尉連長。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龍德施泰特初任預備第22師參謀,繼任喀爾巴阡山某軍首席少校參謀官;大戰結束時,任西線第15軍參謀長。戰後,龍德施泰特歷任騎兵第3師參謀長、第2集團軍參謀長、騎兵第2師師長、步兵3師師長、第3軍區司令等職務,曾獲得橡葉帶寶劍騎士鐵十字勳章。1932年10月晉陞為步兵上將,任第1集團軍群司令;1940年7月19日晉陞為元帥。



馬歇爾(1880~1959)


喬治·卡特萊特·馬歇爾,美國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陸軍五星上將。他是一位從未親自帶兵打仗而僅僅憑藉在作戰圖上揮動小小一支紅藍鉛筆, 就眾望所歸地獲得了五星上將的最高軍銜的參謀軍官。他於1901年畢業於弗吉尼亞軍校,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24年夏到1927年春末,在美軍駐天津第15步兵團任主任參謀,學習了漢語。1939年任美國陸軍參謀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幫助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出謀劃策,堅持先攻納粹德國再攻日本帝國,為美國在二戰的勝利作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45年退役。後出任美國國務卿和國防部長,以出台馬歇爾計劃聞名,1953年獲諾貝爾和平獎。


歡迎大家點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雄 的精彩文章:

揭秘:中共史上最危險的叛徒「顧順章」留下4大謎團
他是民國裝甲兵之父,和白崇禧是同學,就連杜聿明都是他帶出來的 ?

TAG:歷史小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