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邢台最著名的18大寺廟,也是香火最旺的18大寺廟

邢台最著名的18大寺廟,也是香火最旺的18大寺廟

01

大開元寺(市區)

大開元寺,原名開元寺,又稱東大寺,位於邢台市開元北路88號,唐開元年間敕建,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為我國歷代名剎,是禪宗二祖的傳缽之地和禪宗七祖神會大師的駐錫之地,曹洞宗的發源地之一,也是「大開元一宗」又稱「賈菩薩宗」的祖庭,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9月,邢台市人民政府決定恢復大開元寺為佛教活動場所,並禮請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北省佛教協會會長凈慧法師於此修復。2006年10月18日,舉行修復奠基典禮。在各級領導全力支持,各位護法檀越發心護持之下,歷時7載,一座莊嚴巍峨的佛國凈域、眾望所歸的心靈家園,呈現於邢襄大地。

02

凈土寺(開發區)

邢台凈土寺乃邢台古剎原在天寧寺東北處,椐記載,為十六國後期趙時, 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據邢台舊志記載:此寺唐時原名凈土禪院,五代、宋時仍用其名。金時改名為凈土寺,沿用至今。明清兩代凈土寺道風遠揚,香火鼎盛。凈土寺歷來為名家輩出之地,曹洞宗風於此傳播九州。建國前,由於戰亂等其他原因,凈土寺鐘偃鼓息,僧遁寺荒,寺地建作他用,凈土寺空留其名。

2000年,市政府為滿足廣大信教群眾的願望,批准異地重修凈土寺。現寺地址位於市開發區。2003年4月,凈土寺舉行大雄寶殿落成暨佛菩薩聖象開光慶典,從此凈土寺晨鐘暮鼓,經聲佛號,早暮課誦及各種法務活動有序開展。凈土寺現在還是邢台市佛教協會和邢台市佛教培訓中心所在地。

03

崇光寺(柏鄉縣)

柏鄉縣出土了一批古代石刻佛像文物。一座被歷史風塵淹沒了千年的古迹被揭開了冰山一角。據柏鄉縣舊志記載"崇光寺在縣城東街,舊有明正統崇光寺碑記。碑記雲,有古石佛穹然而高,左臂破裂。舊有石幢系開元二十五年建,作八棱形,周圍皆刻陀羅被經,風剝雨蝕,殘闕僅存百餘字尚可辯識,書法最精最古"。

正德時期明代佛教達到了鼎盛。根據這次出土資料顯示,"宗聖寺"創自北魏,歷東魏、北齊、隋、唐五個歷史時期,文化連續傳承。如此悠久的佛教寺院,在當時社會上的影響非同凡響。所以"宗聖寺"深邃的歷史文化背景和當時繁榮的經濟形勢應是事成敕賜"崇光寺"的重要原因。

04

雲台寺(寧晉縣)

雲台寺又名雲台庵,坐落於寧晉縣城南柏房村南,是漢光武帝劉秀奠基的,到現在有近兩千年的歷史。在建元開皇年間(公元518-600年)雲台上建立寺廟,唐朝開元年間寧晉縣誌對雲台庵已有記載。隨著歷史的發展,雲台庵成了周圍幾百里進香拜佛的活動基地。傳說唐太宗李世民曾在雲台庵拜佛、避難。唐玄奘曾到雲台庵訪禪、修鍊。雲台寺香火鼎盛、遠近聞名。1998年經市主管部門批准,同意重修雲台寺。雲台寺大雄寶殿、天王殿先後於2005年和2007年11月8日落成並開放。2011年4月23日,河北省寧晉縣雲台寺為尼泊爾式白塔舉行奠基儀式。

05

南海觀音寺(橋東)

位於橋東馬市街。公元603年,當時正逢邢州大旱,形態的先人們跪求上蒼,望降喜雨。那個時候還是隋唐,兩位高僧,一位叫做慧安,一位叫做通理,雲遊到邢州南馬市街這裡。傳說中,南方突然佛光四放,一聲雷響,觀音為這裡降下了甘霖。慧安、通理誦念「阿彌陀佛」,稱呼此地「真是靈地也」,立誓建造觀音寺。

公元613年,寺成。

歷史上的南海觀音寺鼎盛的時候,氣勢雄偉、威嚴壯觀,香燭澄明,設有大雄寶殿、西方三聖殿、貔樓蘆殿、菩薩三十二化身殿、千手千眼大殿、蓮花生大殿、南海觀音殿、天王殿,佔地二百餘畝,在晉冀魯豫這麼大的範圍內,都有很大影響。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間,觀音寺多次重金擴建,光是大型的修繕就有十數次之多,邢台南海觀音寺以「順德府南壇」之稱與北京天壇一起著名於世。

而在寺內的老槐樹下,至今仍有一通殘碑安靜地斜靠在那裡,碑上「宣授慧安通理大禪師提點擎公壽塔」的字樣,雖經歷史,但仍舊清晰可辯。這通殘碑,在觀音寺給提供的資料里,顯示是唐朝的李世民為了表彰慧安、通理操勞十餘載、建寺有功,專門下令鐫刻的。而經過多次的修繕與擴建,在公元618年到907年之間,觀音寺的僧眾已經達到二百餘人,佔地規模二百餘畝。

06

普光禪寺(任縣)

普光禪寺,位於河北省邢台市任縣境內天口鎮。始建於明萬曆四十一年,歷名為「崇興庵」、「崇興禪寺」,是一個名勝古寺。雖有清代康、乾各朝,不斷修繕,但歷經朝代替更,兵荒馬亂,文革肆虐,後來寺院毀敗,荒廢不興。當地村民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發心重修,重修後更名為「普光禪寺」。

07

玉泉禪寺(邢台縣)

玉泉寺位於邢台市西北四十里皇寺村,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又稱為皇寺村,為北方名剎之一。重修於金,中興於元,代有重修,元順帝曾駐蹕寺內,朱元璋北征也曾於寺內歇兵喂馬。寺南有兩座水池,上池常年流水,俗稱「流不幹」,下池進水不外溢,俗稱「灌不滿」,名「玉泉夕照」為古邢台八景之一。玉泉寺歷史上高僧輩出,尤其寺內烏柏茶柏奇景為他處所罕見。玉泉寺歷史文化古迹眾多,千百年來,任30里外的順德府出將入相、蒼狗白雲,依然保留著自己濃濃的古韻。

玉泉寺文物眾多,其古柏尤為奇特。其中一株名鳥柏,傳說曾有鳳凰率白鳥棲息其上,樹身有白鳥紋。另一株為茶柏,其針葉可入茶,清香爽口。玉泉寺於2002年9月由凈慧大法師前來駐寺重修,大殿、二殿在省文物局的指導下按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裝修,又建有新殿舍多處,現佔地20畝。

08

封巒寺(沙河市)

封巒寺坐落在河北省沙河市冊井鄉白庄村西的大安山腳下,南、北、西三面環山,東向開闊有路通,南北山間有河谷,舊時謂其山環三匝、水繞兩河、嶺危巒秀、雲蒸霞蔚,乃靈岩勝境,佛門凈地。封巒寺是沙河市僅有的兩座皇家敕建寺廟之一,其遺址現為邢台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古碑十幾通、古蓮池、大殿遺址、對角三孔橋、八步三眼井、兩槐夾一碑、塔林、九龍廟、觀音殿、僧綱墳等。古碑中最早的刻於宋代,保存基本完好。

09

白雀庵(南和縣)

白雀庵位於河北省邢台市南和縣東北10公里處白佛村。始建於南北朝北周時期,庵院座北朝南,佔地百餘畝。現任方丈釋悟貴法師。在南北朝後期觀世音菩薩以妙庄王之女化現順德府(今邢台)白佛店出家修行。又為父舍目療疾,慈心至極,而道業成就,感生「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護持眾生。由此,「白雀庵觀音菩薩女道場」的世名由此而生。

10

雲通寺(臨城縣)

雲通寺,原名同果寺,坐落在臨城縣臨城鎮北盤石村國家4A級生態旅遊區豐樂園內,肇建於唐玄宗開元十三年,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歷史。唐朝末年,唐武宗「會昌法難」時遭廢。明憲宗成化十一年重建,明神宗萬曆二十五年再修。一度僧徒眾多,香火興盛。後屢遭天災兵禍,幾興幾廢,終被歷史煙塵湮沒。

重建於2006年5月,2007年10月竣工。佔地面積2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據《臨城縣誌》記載,臨城歷史上有佛教寺院近三十處,但都蕩然無存。雲通寺的重建開臨城古寺恢復擴建之先河,也填補了臨城縣沒有載冊寺院之空白。

11

觀音禪寺(平鄉縣)

平鄉縣觀音寺坐落在平鄉縣城南5公里處,大劉庄村東,現佔地40餘畝,是座千年古剎.始建與唐貞觀年間。在經過近十幾年的建設,在先前的舊遺址上後經過數位主持和居士的擴建,到了現在的規模。(此圖的大雄寶殿為舊殿,建於2006年,是由大劉庄陳存祥居士自籌自建,歷經數年而成。)

12

興固寺(平鄉縣)

興固寺位於平鄉縣豐州鎮竇馮馬,始建東漢末年為印度僧人所造。元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興固寺經大規模修繕。明清兩朝,興固寺享有「出京第一寺」之美譽,與天竺白馬齊名。民國時期,軍閥混戰,興固寺屢遭劫難,漸至衰敗。平鄉解放後遣散僧人,先後被平鄉縣第四區公所、馮馬鄉政府、糧站、供銷社、衛生院、馮馬中學等單位分割佔據,多次對興固寺改建、添建、拆遷,面目全非。「文化大革命」期間破壞尤甚,眾多歷史文物被竊走、焚燒、砸爛,致使千年古剎毀於一旦。興固寺歷經1935年、1939年、1943年和1947年四次浩劫,舍利和經卷運出地宮後大部分散失。

1992年,平鄉縣政府批准興固寺作為佛教活動場所,把擴修興固寺列為旅遊開發重點項目,馮馬鄉政府、糧站、衛生院、供銷社和馮馬中學等單位陸續由興固寺遷出。現存大殿、三殿、金剛舍利殿三座古殿和釋迦牟尼佛三顆真身骨舍利。2007年興固寺被列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馮馬村被評為河北省歷史文化名村。

13

青龍寺(廣宗縣)

青龍寺位於廣宗縣馮寨鄉北孝路村北、孫庄村東,始建於漢代,相傳東漢光武帝劉秀遭王莽追殺,曾在此地避難。北宋年間,楊五郎在此地落髮,當地廣為流傳「五浪落髮台,好馬跑不過三遭來」。2002年正式批准開放為宗教活動場所後重建,佔地面積21畝,建築面積4156平方米。

14

普彤寺(南宮市)

南宮市普彤寺位於南宮市西丁辦事處北舊城內,始建於東漢漢永平十年(即公元67年)。該寺佔地面積約100畝,建築面積約2000平方米。

據史料記載,該寺比洛陽白馬寺早一年,考究確為佛法由印度傳入中國的第一座古寺,堪為「西來第一古剎」。最初建築為漢代佛塔,幾經歷史變革和歷史上幾次滅佛運動,漢代佛塔已蕩然無存。現存佛塔是明嘉靖時期重修實心青磚佛塔,共9級,塔高33米,底直徑5米,塔身每級出檐,檐下翹置斗拱。至今也有近600年歷史,2013年5月3日,被國務院、國家文物局列為國家級文物

15

普濟寺(威縣)

普濟寺坐落於威縣洺州鎮北關村,該寺始建於唐朝,於1984年被批准開放,並重新修繕,佔地3996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800平方米。

16

弘法寺(臨西縣)

臨西縣弘法寺位於臨西縣河西鎮黃庄村北,北環路南100米處。弘法寺佔地5184平方米,建築面積670平方米。弘法寺原名紅寺,始建於唐武原會昌元年,即公元841年。歷經宋、元、明、清等四個朝代。興盛時高僧雲集,建有大雄寶殿、經庫等數十間房舍。紅寺毀於歷代戰亂。上世紀80年代初批准開放,後更名為弘法寺。2008年再重建,2009年建成使用。

17

崇興寺(清河縣)

崇興寺位於清河快活林,據傳始建於隋朝,後幾經戰亂,時至今日已損毀無存。1998年批准開放為佛教活動場所。崇興寺佔地20餘畝,建有大雄寶殿、天王殿、觀音殿、三聖殿、山門、寮房80間,流通處3間,齋堂3間,火房3間,周邊信眾800多人,信徒遍及海內外。

18

聖全寺(南宮市)

聖全寺位於南宮市王道寨鄉半壁店村,起源於宋朝末年,始建於元朝至元九年,即公元1272年。明初遭火焚壞。明萬曆年間,萬曆皇帝駕臨新河縣,輕裝微服駕臨聖全寺,並命國庫撥銀修繕,御書「聖全寺」三字。抗日戰爭時期,日寇入侵中國,聖全寺慘遭日軍蹂躪,變得面目全非,大部分磚瓦木料被掠走,建築成了炮樓工事。千年古寺毀於一旦。2009年11月經政府批准開放, 2010年春重建聖全寺,佔地面積23畝,,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邢台信息港 的精彩文章:

姜已:邢台歷史上第一位女宰相

TAG:邢台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