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如此深情的語句最早並不是讚頌男歡女愛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如此深情的語句最早並不是讚頌男歡女愛

公元1190年,他出生在山西秀容一個世代書香的官宦世家(相傳他的祖先原為北魏皇室鮮卑族拓跋氏)。自此,兵荒馬亂的金元之際誕生了一位當時屈指可數的文壇大師,他就是元好問。元好問從小就展示出他聰穎過人的一面,7歲能賦詩,14歲師從郝天挺,歷時6載而學有所成。

故事始於那一年。他16歲,恰是束髮之際,正是「陌上誰家少年,足風流」的年紀。為求功名,他參加了當年在并州的科舉考試,開啟他人生中應試之旅。而恰恰是在前往并州的路上,他遇到了一件令人稱奇的事,並激起了他少年情愫,寫下了《摸魚兒·雁丘詞》,也許他壓根兒就沒想到,他的這首詞能與宋詞媲美,流芳千古,成為不朽的名篇。

在這首詞的前面有一則小序,通過這段小序,我們就能知道元好問創作這首詞的背景了。

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壘石為識,號曰「雁丘」。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詞》。舊所作無宮商,今改定之。

原來在元好問16歲那年前往并州的途中,他偶遇一位捕雁的老者。老者告訴他一件奇怪的事情:他在早晨用網捕捉到了一隻大雁,然後殺了這隻大雁。而另外一隻從網中掙脫的大雁悲鳴,盤桓不去,最後竟然撞擊地面而死去。或許是大雁的痴情深深打動了元好問,於是他買下了這對大雁,並將它們合葬於千百年來流淌不已的汾河之上,並給這一方小小的墳地起名為「雁丘」。與元好問同行的人大多紛紛為這件事賦詩,自然他也不例外,寫下了《雁丘詞》。只是當時不協音律,後又進行了修改定稿。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或許在尚未經歷愛情的元好問看來,大雁的痴情絕對不遜於人世間的愛情,心中的那種悲苦、那種感傷,怎能不有所抒發呢?於是,他想發問,他一直不解這世間的「情」究竟是什麼,有誰能告訴他?為什麼「情」這東西能讓兩隻雁做到生死與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我們一起飛過了天南地北,我一直陪在你的身邊,未曾遠離。多少個寒來暑往,我們年年如此,我們比翼雙飛,世上沒有什麼能將我們分開。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我們在一起時是多麼的快樂,形影相隨。但真正到了離別的時候,才知道那分離的痛徹心扉。我們的愛也和那世間的情愛相似,或許我們比那世間的兒女更加相愛吧!

君應有語: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但你還是走了,雖然未曾想過是以這樣的方式。那些我們一起朝朝暮暮的情景已經不再有了,看著渺茫的天際,前路漫漫,每年要飛越千山萬水,晨風暮雪。而今只留下了我孤零零獨自一個,即使苟活在世上,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這汾水一帶啊,曾是當年漢武帝遊樂之地,那時笙簫齊奏、棹歌四起,場面何其壯觀,何等的繁華熱鬧啊!而今卻只剩下這荒煙枯草,蕭索一片。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武帝已死,就算招魂又有何用?縱山女暗自悲啼,卻也枉然,死去的是不會再回來的。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雙雁生死相許的這份情深義重,恐怕上天看了也會心生嫉妒。這殉情的雙雁定不會象那黃鶯、燕子之類,死後只能化為一抔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它們的愛情故事會千古流傳、與世長存。多年以後,定會有墨客騷人狂歌縱酒,尋訪這雁丘的所在之地,前來祭奠這對相愛的伴侶。

多情、感性的元好問,於如此年齡,逢著如此動情之事,寫下了如此動人的文字,多少人為之動容,為之潸然淚下。我們應該感謝那一天、那一事、那一人。要不是有這些,我們或許就看不到如此動人的一首詞,或許就少了「千山暮雪、萬裡層雲」這樣富有意境的詞語,或許就少了「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這樣動人的千古名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陌上榆 的精彩文章:

這19句用情至深的詩句,當你飽受相思之苦時定會明白

TAG:陌上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