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曾經倒下,但一直堅強

我們曾經倒下,但一直堅強

我們曾經倒下,但一直堅強

主旋律的電影總是會給人亦或狗血亦或雞湯的印象,但彼得伯克紀錄片式的電影《恐襲波士頓》卻讓人心甘情願的喝下這碗雞湯。電影根據2013年4月15日波士頓恐怖襲擊事件改編,整部電影不是在講述一個故事,而是復刻下當初留在這座城市的傷疤。

你不會知道明天是天氣晴朗、空氣清新、出門就會碰到暗戀的那個女孩給你打著招呼。還是大街被鮮血染紅,滿目瘡痍。人們在愛國者日的前一天還在享受的生活的美好:小夫妻在談論著一天工作的點滴,波士頓學院的學生沉浸在成果完成的幸福中,舒緩的音樂陪襯著他們度過這個平常美好的夜晚。第二天,隨著愛國者日的默哀倒計時結束後,馬拉松比賽開始,一切都按照應有的樣子往下走。音樂驟停,噩夢來臨,接著是刺痛耳膜的尖叫和警笛,恐怖襲擊一瞬間就把城市推入恐慌。恐怖襲擊發生部分把氣氛推到極致,真實記錄的影像和拍攝的畫面交叉一起,時時讓人忘記這只是電影。

恐襲結束,這僅僅只用了電影的20分鐘,但電影並不是去記錄災難帶給城市的傷害。如果只是為了銘記,那麼博物館比電影更加直接。導演以一個普通的警察的視角去串聯電影,小人物更能讓人們以一個帶入者的身份去體會全波士頓、全美、甚至是是全世界的善意。普通的警察湯米能記得街道上每一個攝像頭的位置,爆炸後截肢的妻子醒來的第一刻是詢問自己丈夫的下落,父親一直擔心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孩子的下落,劫匪搶戰時居民把家裡的鎚子遞給警察,騎警守在屍體旁邊一天一夜一動不動直到收納屍體的車來到。當柔和的光從騎警的臉旁打過,這是這座城市不會倒下的意志,是波士頓復甦的希望。警察所做的工作是保衛這座城市,同樣也是對城市歸屬感最強的人之一。導演以一個警察的視角去記錄一切,就是想要告訴人們波士頓曾經倒下,但一直頑強。

電影沒有警匪片式大量的激烈對戰,除了巷戰部分的槍戰,甚至少有大場面。以開頭平靜安穩的生活開始,同樣也以這樣的方式的結束。導演似乎就是想完成一個別樣的紀錄片,像電影中穿著凱爾特人球衣的人一樣,自此這部電影,這份屬於波士頓的意志也是這座城市的標誌。我們也同樣希望擁有一部屬於自己的類似的電影,因為我們也希望我們的城市同樣堅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奚山 的精彩文章:

TAG:奚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