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資源庫要與主題教學打好配合

資源庫要與主題教學打好配合

教師是幼兒園主題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者、使用者、調整者和完善者,資源庫的建設凝聚了教師的智慧。通過將不同的信息資料匯聚到一起,並創造性地使用它們開展主題教學,不但可以使教師積累資源、建構新知識,還可以使幼兒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與充分的個性發展,因此,資源庫與主題教學打好配合至關重要。

有計劃地儲備資源庫

為了順利開展「自信的中國人」這一主題活動,我們首先針對主題進行了資源收集。

在資源收集前,年級組針對主題先進行了課程審議,在確定主題目標的基礎上設置了系列主題學習活動,如「我的祖國」「國旗紅紅的哩」「四大發明」「京劇」等。接著,根據學習活動的內容確定需要收集的資源。

首先,我們在班級門口設立了一個資源收集架子,註明標誌,請家長、幼兒一起參與資源收集。我們還告知家長具體的收集內容,如祖國各地風景名勝的圖片、紀念品,四大發明的圖片或模型、京劇臉譜、民族服裝的圖片與實物等。

在家長的協助下,我們收集了豐富的資源。面對琳琅滿目的資源,我們開始思考如何通過規範分類完善該主題資料庫的體系。我們先對收集到的資源進行了篩選,確定凡是入庫的材料必須是精細的、有循環使用價值的,如精美的藝術字、模型挂圖。另外,我們也特別關注那些主題實施中教師需要卻又不能隨意獲取的材料,如家長協助提供的比較獨特的照片、實物等。

接著,我們根據學習活動內容把入庫的資源歸為兩類,一類是實物,一類是電子素材。實物主要是材料庫與文字型檔,如家長與幼兒遊覽祖國各地的照片,各種臉譜圖片以及文字說明,用於科學發現區的指南針、地球儀等照片,用於語言區的風景名勝的講述圖片等。電子類資源主要包括一些京劇唱段、臉譜的課件,天安門升旗的視頻以及奧運會上奮力拚搏的運動員比賽的錄像等。我們也注重充分利用家長的特長,比如邀請擅長京劇及中國結編織的家長走進幼兒園開展教學。另外,我們還充分挖掘社區資源,請家長陪同幼兒一起參觀博物館等場所,欣賞民間藝術作品。這樣收集的資源實用、有價值,能夠為主題活動開展準備有益的前期經驗。

資源庫充分介入主題教學活動

在主題活動開展時,我們的主題資源包已準備完畢,有結構清晰的課程信息卡、圖文並茂的亮點活動區、面向家長展示的活動發布單等,這些都為主題活動的順利開展埋下了伏筆。

社會活動「京劇」是「自信的中國人」這一主題中的一個教學活動。在活動開展前,我們事先與擅長京劇的家長溝通,讓他們擔任助教。在活動中,我們先請家長表演了京劇唱段,並請他們向幼兒講解京劇作為國粹的發展進程,讓幼兒感受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接著,教師出示各種京劇臉譜,讓幼兒通過觀察,發現其中的特點。最後,請家長教幼兒學唱簡單的京劇唱段,邊唱邊做一些簡單的京劇動作,讓幼兒在體驗快樂的同時,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這一教學活動中,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前期準備好的資源庫。

另外,我們收集的資源還在區域活動中投入運用,從而實現了對主題活動內容的延伸與拓展。建構區中,我們展示了天安門城樓的圖片,投放了小旗、小人等輔助材料,讓幼兒試著以中軸線為中心,用左右對稱的方法,多人合作,呈現天安門城台和城樓。美工區中,幼兒利用京劇臉譜等圖片,動手設計裝飾平面臉譜和立體空白面具,他們還製作了新疆帽,學習了編織中國結。扮演區中,幼兒跟著京劇伴奏進行表演,還使用自製的服裝自主裝扮、自主表現。語言區中,幼兒不僅根據自己旅遊的照片向同伴介紹祖國的風景名勝,還把收集到的各種資料製作成了簡報。

同時,我們的主題牆也充分運用了資源庫。我們不僅展示了家長、幼兒與教師一起設計的主題網路圖,清晰地呈現了主題開展的歷程,還展示了家長與幼兒共同收集的主題照片,幼兒可以在來園活動或語言區中自由講述。另外,我們還在主題牆上布置了幼兒自製的旅遊簡報「娃娃游中國」,他們可以向同伴介紹簡報內容,這也促進了幼兒語言能力和同伴交往能力的發展。

資源庫的建設為教師實施課程提供了豐富、優質的課程資源及相關信息,拓寬了教師的課程思路和視野,增強了幼兒園課程的豐富性和適宜性。每開展一次主題課程,從搜集各類信息到主題牆布置,從活動區創設到操作材料的更換,都凝聚了教師的智慧,記錄了課程實施的足跡和成果。

通過管理實現資源庫循環再利用

回想以前,每次開展主題活動都要麻煩家長提供各種材料,家長有很多怨言。同時,為了開展主題活動,教師經常要抽出時間自己製作教學具,但由於幼兒園沒有教學具的回收制度,也缺少與課程相配套的教學具,導致教師每年都需要重複製作,這樣就浪費了不少人力、物力和財力。現在,教師在尋找資源時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資源庫。正因為資源庫符合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實際,針對性強、適用性高,因而大大提高了開展活動的效率。在資源庫建設過程中,教師是操作者,同時也是受益者。大家能夠共享資源,從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教師有了更多的時間、精力去引導幼兒的遊戲、學習和生活。

為了讓資源庫能被循環利用,每個課程主題結束,教師就會把主題資源整理後交給資源總管理員,總管理員對這些資料統一標註好名稱、適用範圍、數量等,再定期將匯總目錄發放到教師手中,供教師查閱使用。這是一個從「點」到「線」到「面」再到「點」的過程。為了讓教學資源庫與課程更加有效地整合,我們優化了資源庫管理工作。首先,實施主題資源庫借閱制度,建立借閱登記規章,明確使用要求,這樣既能保持原有材料的完整,又能在原有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其次,我們還制定了資源包跟進位度,在使用中採取了「補缺失,強亮點」的跟進策略,用制度跟進來推動資源庫完善。另外,有的資源我們從資源庫中借用或下載後,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補充、修改,從而不斷優化資源。這個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全體教師善於合作與分享,只有這樣,才能讓資源庫更好地服務課程、服務教師。

資源庫與主題教學的配合讓教師們獲益良多。但是,在主題資源庫建設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如資源庫中的數據信息往往只是簡單地堆砌,缺乏完善的信息整合。當教師通過資源庫查找到相關資源後,有的還需通過後期製作,對資源重新整合後才能真正運用。這讓一些教師覺得不便,使用積極性不高。也有的教師在借閱材料後沒有很好地愛惜,導致資源流失。另外,隨著時間的推移,資源庫中有些資源的更新相對滯後,也造成了教學資源的相對不足……這些問題還需要我們在後續的工作中不斷摸索,爭取找到好的解決辦法,從而為教師提供更多便利。

(作者:李舒玙 王小英,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震澤中心幼兒園;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平望幼兒園)

延伸閱讀

資源庫小妙招

1.資源庫分類箱上要讓幼兒自己動手做標記,這樣的標識幼兒易懂且具有兒童特徵。

2.發動家長收集資源時,應當根據家長掌握資源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安排,避免每次全班參與導致某些材料過多,其他材料則無人問津。

3.課程資源擺放要有序,分類應更規範、科學,便於幼兒與教師取放與操作。

4.結合區域遊戲的特點,盡量做到一物多玩,讓同一種資源在不同幼兒手中玩出不同的花樣。

5.資源庫可以設計成材料超市,從而多維度地滿足幼兒對遊戲材料的需求。

6.資源庫中的材料要及時整理、更新、增補,讓教師和幼兒活動時材料更加豐富。

7.每一個主題教學活動結束後,教師都要及時把相關資源交給資源管理員登記入庫。同時,資源庫中的某些材料,如課件、ppt等,不能簡單地堆砌,而應當有專門的教師或者建立一個團隊來整合、管理。

《中國教育報》2018年04月08日第3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回鄉大學生在當地開展義診活動
「減負」,還得釜底抽薪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