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奉新漫山遍野的小竹筍到底長在哪裡?一想到就流口水了……

奉新漫山遍野的小竹筍到底長在哪裡?一想到就流口水了……

奉新商家福利,開搶吧!

GIF

奉新的農村山裡有一種美味的筍。春風一起,在大片竹子生長的地方便會長出這種筍,這個大自然的饋贈可謂是一個山珍之味。

濃白的湯,混合了筍和肉的鮮甜,便是春天最家常而鮮靈的味道。難怪會說:嘗鮮莫過於春筍,三月不知肉味。

你若只吃過暖棚里種出來的筍,從未嘗過山裡野生的鮮美,就不算。

在大山裡,小竹筍一根根冒出小腦袋,吸納著春天的雨露陽光,生機勃勃地生長著。因而,一到這個季節騎著電動車、開著小汽車,一撥一撥來到大山裡掰筍子。剛長出來的竹筍,嫩的可以掐出水來,確實十分惹人。

在奉新,還有「人無肉會瘦,人無竹會俗」的說話,也有立夏時候,「吃了筍子節節高」的習俗。

竹筍,自古被視為「菜中珍品」,清代文人李笠翁把竹筍譽為「蔬菜中第一品」,認為肥羊嫩豬也比不上它。而野生小竹筍營養豐富,鮮嫩味美,被稱做竹中之竹。

小竹筍不但營養價值豐富,還有藥用價值, 中醫認為,小筍子味甘、淡、微苦,寒,有清熱利尿、活血祛風功用,可治風濕、食積、咳嗽、瘡瘍等症。

筍是南方山中的奇妙的產物。一場春雨過後,土地盡濕,山間竹林里冒出好多筍尖兒。嫩黃之色,肥憨之態,一根一根,掛著水珠兒。尚在黃泥中,還沒來得及露頭。

人往山中竹林走去,從黃泥上的蛛絲馬跡,來辨識尋覓泥土中還未露頭的筍子,真的是一件相當有趣味的事。

竹筍的種類很多,叫法也多,依時節的叫法:春筍、夏筍、冬筍、栽禾筍;依形態的叫法:毛筍、鞭筍、紅殼筍、白殼筍;依品種的叫法:雷竹筍、水竹筍、苦竹筍等。名目混亂,即便是生長在竹鄉的人也是不易分清的。但由此也可以看出,竹筍一族,其員眾多吧。

筍之味,冬筍在厚,春筍在鮮。食冬筍,宜冬降大雪,圍爐煮筍,大塊的冬筍煮大塊的鹹肉,大碗喝酒。筍也厚,酒也厚,人也厚,小日子就富足。食春筍,則宜小炒,宜煮湯,宜賞春花。所以筍也鮮,人也鮮,景也鮮,滿眼都是清新。

小時候,老家的後山有一大片竹林。但凡有竹林的地方,大多也都伴隨著各種鬼故事,夜晚是堅決不敢靠近。

每到4、5月一群小夥伴總喜歡趁著白日陽光正好,拿著袋子或竹簍上山拔竹筍,那時候拔的人很多,小竹筍很少。掰竹筍可是個辛苦的活,一不小心就會不同程度的挂彩,臉上、手上、腳上,衣服也不例外,所以掰竹筍前要把自己全副武裝一下再進山吧。

拔竹筍的樂趣,無法阻擋,有時候放學回家,還會特意繞道,走有小竹子的地方,看看有沒有意外收穫,這樣晚上就可以加菜了。

回到家之後,大人們會把竹筍切得很碎,放上野蔥,或者小蔥,炒上兩個雞蛋。那種味道,現在回憶起來,依然濃香撲鼻。

農貿市場,一到應季的時節,一捆一捆剝了外殼沒撥外殼細長的竹筍,放在大盆子里販賣。

剝去一層層筍殼露出了青嫩的筍肉,想想做成菜的美味,都要流口水了…....它可是純天然的純綠色食品,小編小時候最愛的是小筍炒蛋,不懂為什麼大人們都愛竹筍炒臘肉,可是現在小編最喜歡的也是竹筍炒臘肉啊。

還記得有一首古詩是這樣寫的:「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小竹筍屬於天然低脂食品,是減肥佳品哦。

連蘇東坡這樣一個愛吃肉的人都說了:「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依我看,這話是絕妙的,沒有肉,住在竹子邊,那還有吃不完的筍呀。

- END-

來源:網路

整理:小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流口水 的精彩文章:

鄧莎錄節目,嘴裡吃著冰淇淋,身邊的大麟子,饞得直流口水
男子在街邊賣的這種特色小吃,味道好吃到飛起,看著都要流口水

TAG:流口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