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與戰國的六種分界線,你認為哪一個更合理呢?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一段大分裂時期,持續了550年。前半時期,各諸侯國爭相稱霸,是為春秋時代。後半時期,各諸侯國相互征伐,是為戰國時代。數千年來,關於春秋戰國的分界線,存在許多分歧,大致有六種說法,你認為哪一個更合理呢?
周天子
1.前481年為分界線
來源於《先秦史》,這是史學家呂思勉的劃分法。公元前481年,是《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的絕筆之年。
優點:春秋一詞來源於魯國史書《春秋》,戰國一詞則來源於《戰國策》。
缺點:將勾踐的統治時間劃分到了戰國時期。
春秋五霸
2.前475年為分界線
來源於《史記·六國年表序》,這是司馬遷的劃分法。與孔子著作的《春秋》有關,上承西周,下至孔子生活的年代,而他於公元前479年病逝,周元王於公元前475年即位,時間接近,因此司馬遷將兩者聯繫起來。
優點:以周天子的即位為分界依據,具有權威性。
缺點:將春秋最後一霸勾踐的統治時間一分為二,其巔峰時間算到了戰國時期。
戰國七雄
3.前473年為分界線
來源於《春秋史》,這是史學家童叔業的劃分法。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攻破吳國,吳國滅亡。春秋時期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大國之間不滅國,不毀祀。
優點:越王勾踐的滅國之舉,符合戰國時期的特徵。
缺點:春秋最後一位霸主的統治時間,被一分為二,其巔峰時間算到了戰國時期。
三家分晉
4.前468年為分界線
來源於《戰國紀年》,這是史學家林春溥的劃分法。《春秋三傳》有三本書,公元前468年,是《春秋左氏傳》的絕筆之年,也是周定貞王的登基之年。
優點:以周天子即位為分界依據,具有權威性,而且是《春秋左氏傳》的絕筆之年。
缺點:此時荀瑤的實力最為強勢,趙魏韓三家實力弱小,不能算戰國。
春秋禮儀之戰
5.前453年為分界線
來源於《中國古代史分期商榷》,這一年,韓魏趙三國分晉。
優點:戰國七雄雛形已成,末代霸主越國已經衰弱。
缺點:韓魏趙三國沒有得到周天子的承認。
戰國毀滅之戰
6.前403年為分界線
來源於《資治通鑒》,這是司馬光的劃分法,這一年,周天子承認韓魏趙三家為諸侯國。
優點:戰國七雄已成。
缺點:韓魏趙三國早已獨立,不能以周天子的承認而劃分界線,這樣沒有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
1.《史記》


※漢朝軼事:如果韓信採納蒯通之策,三國將提前四百年
※戰國軼事:秦滅六國的順序,為什麼是韓趙魏楚燕齊?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