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稻作起源研究的新進展

稻作起源研究的新進展

稻作起源是人類文明進程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其主要研究內容涉及水稻馴化的起始時間、地點和動因。以往的研究發現,我國南方新石器早期遺址似乎不利於水稻大植物遺存的保存,難以成為探討這一重要科學問題的可靠依據。

植硅體明顯不同,它耐腐蝕而易保存,可望成為稻作起源研究的重要對象。

圖1 荷花山遺址發掘區和取樣位置 (吳妍供圖)

中科院古脊椎所吳妍副研究員及其團隊與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選取了錢塘江上游的荷花山遺址(圖1、結合出土陶器的文化類型和夾植物陶片的AMS碳十四測年數據分享,該遺址屬於上山文化)的植硅體系列樣品,開展了全面分析,結果發現,源自稻葉的扇型植硅體,其含量和形態特徵均出現了歷時性變化,隨著時代的拉近,其總體趨勢為:數量增多、尺寸變大、魚鱗狀紋飾遞增(圖2)。而令人振奮的是,居然在生土層中發現有野生性狀水稻扇型和水稻雙峰型植硅體,這一事實暗示全新世早期人類活動以前,該遺址所在地即生長有野生稻。人們不難猜想,上山文化時期,先民不僅認識到野生稻可以食用充饑,逐漸學會了採集、儲存野生稻,並有意、無意地嘗試了栽培。這就是說,上山文化時期應是水稻栽培和馴化的早期階段。

結合上山文化的相關考古發現與研究,完全可以說,錢塘江流域不僅是浙江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發源地,也可能是中國稻作農業的搖籃。

圖2 新石器時代早中期水稻扇型植硅體魚鱗狀紋飾的歷時性變化(吳妍供圖)

相關成果(New evidence for rice cultivation from the Early Neolithic Hehuashan site)發表在SCI和SSCI雙索引期刊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上。該項研究獲得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項目的資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古脊椎所 的精彩文章:

埋藏環境研究新進展
2018年度「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獲獎者

TAG:中科院古脊椎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