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帶領中國燒傷醫學走向世界領先,卻未能改變民間「土方法」盛行

他帶領中國燒傷醫學走向世界領先,卻未能改變民間「土方法」盛行

他帶領中國燒傷醫學走向世界領先,卻未能改變民間「土方法」盛行

平常生活里,我們時常聽到對付燙傷的一些偏方。

比如往傷口上抹蛋清、牙膏、醬油、豬油、鹽水等等。

但它們都是非常不可取的,還容易引起感染、加劇傷情。

他帶領中國燒傷醫學走向世界領先,卻未能改變民間「土方法」盛行

對這些「土方法」的熱衷,其實是來自於人們對燒傷醫學發展的藐視。

實際上,WHO早已將燙傷(高溫液體)、灼傷(火焰)、接觸燒傷(高溫固體引起),都統一稱為燒傷。

據估計,燒傷每年都會導致大約18萬的病人死亡,上千萬人需要緊急就醫,治療情況不容小覷。

不過,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我國已經從30%面積燒傷就必死的落後水平,提高到了世界領先地位。

我們成功救活了幾乎100%的燒傷患者,打破國際上認為絕對不可能活下來的傳統,創造了屬於中國的醫學奇蹟。

而這耀眼的成績得歸功於一群中國燒傷外科的開拓者在背後全心全意的付出。

他帶領中國燒傷醫學走向世界領先,卻未能改變民間「土方法」盛行

盛志勇院士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也是中國燒傷外科的奠基人之一。

近70年的醫學生涯中,他帶領團隊收治燒傷患者2萬餘例,燒傷總治癒率達99.8%。

他帶領中國燒傷醫學走向世界領先,卻未能改變民間「土方法」盛行

1920年7月1日,盛志勇出生在上海的一個醫生家庭里。

父親本是寒門子弟,靠著艱苦求學才成為了醫生,自己開設了一家診所。

秉承著懸壺濟世的古訓,父親經常免費幫助看不起病的工人進行治療。

在父親的影響下,盛志勇從小就將救死扶傷作為自己人生的志向。

他帶領中國燒傷醫學走向世界領先,卻未能改變民間「土方法」盛行

盛志勇的一家

16歲那年,他憑藉著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上海醫學院。

6年的寒窗苦讀之後,盛志勇也終於如願以償成為了一名醫生。

抗日戰爭期間,他發現當時的醫療知識遠遠不足夠醫治同胞所受到的外科創傷。

所以,他於1947年前往美國留學進修,並在次年拒絕導師的挽留回到了祖國。

他帶領中國燒傷醫學走向世界領先,卻未能改變民間「土方法」盛行

留學時的盛志勇,圖來自中國科學博物館

當時戰爭爆發,盛志勇冒著生命危險,來到了齊齊哈爾,加入了志願醫療手術隊。

他就守在前線上浴血奮戰的志願軍的身後,為他們提供醫療幫助。

每當有許多被燃燒汽油彈燒成重傷的戰士送來時,他都率先衝上去為他們進行緊急救治。

他帶領中國燒傷醫學走向世界領先,卻未能改變民間「土方法」盛行

在他和其他小組成員的努力下,挽救了數以萬計傷員的生命。

當時前線歸來之後,戰場那些被燒的「面目全非」、「皮開肉綻」的情況著實讓人心有餘悸。

大多數醫療工作者都表示不願意再去做燒傷臨床醫生,因為實在是太可怕了。

他帶領中國燒傷醫學走向世界領先,卻未能改變民間「土方法」盛行

盛志勇卻意識到,燒傷可能是未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意外傷害之一。

而當時中國燒傷治療的大致水平是:凡是有30%面積的燒傷,幾乎都必死無疑了。

唯有全身心地投入到燒創傷醫學事業中,才不至於讓更多不幸的傷者失去性命。

他就漸漸地將自己的全部心血都花在搶救燒傷病人的研究工作中。

他帶領中國燒傷醫學走向世界領先,卻未能改變民間「土方法」盛行

1971年盛志勇在山西幫一對母女看病

我們知道燒傷的嚴重程度是與燒傷的面積和深度有關的。燒傷的面積越大,治療越困難。

在我國,醫生在估算燒傷面積時多採用「九分法」,即頭部9%,軀幹3×9%,雙上肢2×9%,雙下肢5×9%,不可描述部位佔1%,全身合計約100%;

他帶領中國燒傷醫學走向世界領先,卻未能改變民間「土方法」盛行

燒傷面積計算的九分法

燒傷深度根據皮膚表層分四級三度,即Ⅰ度、淺Ⅱ度、深Ⅱ度和Ⅲ度。

Ⅰ度燒傷、淺Ⅱ度燒傷一般會紅腫,有灼痛感,但避免感染後都可以自愈,不會留疤。

深Ⅱ度燒傷則傷及皮膚全層,接受系統的換藥治療及預防感染後可癒合,但遺留瘢痕。

Ⅲ度燒傷最為嚴重,會傷及皮膚全層,甚至是皮下脂肪、肌肉、骨骼。

它的皮膚會表現得像焦炭一樣的焦痂。

此外,皮膚感覺喪失後,病人也不覺疼痛,所以治療起來困難。

他帶領中國燒傷醫學走向世界領先,卻未能改變民間「土方法」盛行

傳統觀點認為燒傷已使患者休克 , 如早期做創面切痂處理會使其休克加重 , 主張燒傷5天後再分期完成切痂處理。

然而這一做法常常伴生感染和膿毒症 ,那麼問題該如何解決呢 ?

盛志勇想到,治療休克無外乎採取輸血、輸液等治療手段。

按理說,提早切痂應該是不會影響對休克的治療的,兩者是不是能同時進行呢?

他帶領中國燒傷醫學走向世界領先,卻未能改變民間「土方法」盛行

於是 , 他大膽假設,如果在燒傷48小時內就進行切痂手術和傷口處理,是否會減少感染和膿毒症的發生 ?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盛志勇帶領團隊對患者進行動態血流動力學監測,探索採用漂浮導管,以保證切痴手術不會使患者的休克惡化。

結果證明 : 早期切痂不僅能降低患者的高代謝率,膿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的發生率,還能縮減患者抗生素使用量和患者創面癒合期。

註:患者在嚴重創傷、感染、大手術、休克復甦過程或復甦後 , 短時間內同時或相繼出現兩個或兩個以上系統、器官功能障礙 ,搶救不及時,患者 病情進一步加重,最終發展為多個器官的衰竭導致病人死亡。

他帶領中國燒傷醫學走向世界領先,卻未能改變民間「土方法」盛行

除此之外,盛志勇還提出了燒傷休剋期的新補液公式,並逐漸普及到全國各地。

按他的新公式進行補液,患者的併發症及創癒合時間明顯減少,大大降低死亡率 。

就這樣,盛志勇和他的團隊用智慧和心血,挽救了無數瀕臨死亡的重度燒傷患者。

他帶領中國燒傷醫學走向世界領先,卻未能改變民間「土方法」盛行

這一系列的醫療創新技術也將我國危重燒傷救治水平推向世界領先地位。

我國燒傷總治癒率和半數致死燒傷面積分別達到99.80%和98.97%。

這遠高於全美國28個燒傷中心的95%和81%的平均水平,以及英國伯明翰燒傷中心94%和42.83%的治療水平。

這也就意味著,我國大面積重度燒傷患者的生存率領先世界 , 而且優勢相當明顯。

他帶領中國燒傷醫學走向世界領先,卻未能改變民間「土方法」盛行

1995年的一天,一個鍊鋼廢物處理池發生意外事故,高溫液體瞬間淹沒了整個房間。

6名被嚴重燒傷(燙傷)的工人被緊急送到醫院的急診室。

經過初步診斷,傷勢最重的兩名工人確認全身達100%的燒傷。

他們伴隨著的還有呼吸、腎功能衰竭,雙腿肌肉大面積壞死等情況。

按照國際的做法,醫生們只能直接放棄治療,眼巴巴地看著病人死去。

實際上,如何讓100%燒傷患者能活下來,是難以被攻破的世界性難題。

不過,盛志勇他們早就對這樣的情況於心不忍,一直緊盯著它進行攻克研究。

他帶領中國燒傷醫學走向世界領先,卻未能改變民間「土方法」盛行

盛志勇早前先用狗進行研究

而這一次,面對嚴重「群傷」,盛志勇與同事郭振榮、柴家科等人則根據經驗爭分奪秒地進行急救手術。

接下來一個多月里,僅其中一位100%的患者就先後被搶救了8次,包括切開氣管、抗休克、抗腎衰、抗感染等手術。

經過3個多月全力救治之後,醫護人員才從死神手中救回了兩名鮮活的生命。

他帶領中國燒傷醫學走向世界領先,卻未能改變民間「土方法」盛行

在盛志勇帶領的燒傷團隊中,創造了一次又一次像這樣的奇蹟:

1998年,8例瀕臨死亡的燒傷患者,全部救治成功;

1999年,109名重型、特重型燒傷患者在內的376名危重燒傷患者,無一例死亡;

2006年5月,黑龍江發生森林大火 , 35名武警官兵被燒傷,其中23名危重者被轉送至盛志勇所在的醫院進行搶救,全都挽回了性命。

他帶領中國燒傷醫學走向世界領先,卻未能改變民間「土方法」盛行

除了挽救燒傷患者的性命之外,盛志勇還做出了許多其他的科研成果。

就比如,如何最大限度地恢復燒傷病患的身體機能和外貌,也是他孜孜不倦在探索的。

為了解除患者的精神負擔,他最早研製出適用於燒傷患者塗用的化妝油彩,解決了淺度燒傷癒合後皮膚色素沉著或脫色素的問題。

他帶領中國燒傷醫學走向世界領先,卻未能改變民間「土方法」盛行

他還曾研究出用液氮儲存皮膚的玻璃化儲存方法,建立了全國第一家、亞洲最大的低溫異體皮庫,使皮膚移植後的存活率穩定在95%左右。

對於大面積汗腺種植這個國際尚處空白的領域,他也表現地十分關注。

他從2000年起帶領課題組進行培養再生汗腺的研究,並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資助。

他帶領中國燒傷醫學走向世界領先,卻未能改變民間「土方法」盛行

他在1996年就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先後獲科研成果獎58項。

作為燒傷醫學專業的主要開拓者,他發表了學術論文900餘篇,主編和撰寫專著27部。

他帶領中國燒傷醫學走向世界領先,卻未能改變民間「土方法」盛行

不過,他最期望的還是燒傷能離生活越來越遠,儘可能減少它給人們帶來的傷害。

為了提高人們的安全意識,他時常組織燒傷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工作。

他認為燒傷也是可以預防的,比如在粉塵多的地方就不要有明火,儘可能保持通風等等。

他帶領中國燒傷醫學走向世界領先,卻未能改變民間「土方法」盛行

一旦有人不幸被燒傷(燙傷)了,最先是要大致評估受傷的程度。

若是淺度燒傷的話,可以冷水對創面進行淋洗、冷敷、直到創面不感疼痛或疼痛顯著減輕為止。

他帶領中國燒傷醫學走向世界領先,卻未能改變民間「土方法」盛行

對於燒傷情況嚴重的,首先可以拿一塊乾淨的紗布將受傷處覆蓋起來,避免與接觸外界,防止細菌入侵。其次是送醫院進行處理,比如用藥物沖洗、包紮;

不管傷情如何,都最好不要用蛋清,黃油等所謂的「土方法」來進行處理,以免引起感染加劇病情。

他帶領中國燒傷醫學走向世界領先,卻未能改變民間「土方法」盛行

而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燒傷給人們帶來的傷害,才是盛志勇最欣慰的。

這同樣也是中國燒傷醫學背後辛勤的工作者最關心的事。

對於我們來說,保護好自己,不輕信民間的偏方也是對他們工作最大的尊重。

*參考資料

費菲,黃暉.盛志勇:率隊成就燒傷醫學「中國夢」[J].中國醫藥科學,2013,3(13):1-3.

黎潤紅,張大慶.回憶三次戰地醫療活動——盛志勇訪談[J].中國科技史雜誌,2011,32(02):231-242.

於麗.堅守在燒傷、創傷邊緣的衛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盛志勇一席談[J].中國處方葯,2006(09):30-3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METalk 的精彩文章:

最通俗最應景最美輪美奐的月亮科教片
他的兩項發明危害人類幾十年,自己也死在他的個人傑作之下

TAG:SMETalk |